陶行知:平民教育家
2015-07-06
陶行知(1891—1946),本名陶文濬,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为知行。1934年,因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陶行知为徽州歙县人,幼时进入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师承传教士唐进贤。后经唐介绍,入读金陵大学。1917年,陶行知留美,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归国后,陶行知结合中国国情,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相信,教育改造是中国社会改造最为有效之道。1927年至1930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外的晓庄师范践行这一理论,取得极大成功。
陶行知语录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腹有诗书气自华】
陶行知:平民教育家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1914年,23岁的陶行知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并在毕业典礼上宣读论文《共和精义》。时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的黄炎培正于台下观礼,对陶的论文印象十分深刻,以至32年之后陶去世,他题写挽诗,想起的仍是那次见面的场景,“秀绝金陵第一声,当时行知号知行”。
入读金陵大学,是陶行知人生重要的转折点。此前,他是徽州歙县的一个穷小子。直到1909年进入汇文书院后(金陵大学前身)才得以改变——在金陵大学的5年时间,陶行知“如鱼得水,甚为欢洽”,崭露头角。金大也让他身上的基督教气息渐浓——金大为教会高校,陶行知浸染其中,逐渐被基督教精神影响。在赴美留学之前,对陶行知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物无疑是王阳明。当时思想学术界极为推崇“王学”,以其“知行合一”的思想改造中国人,原名陶文濬的陶行知亦被这一浪潮影响,1911年,改名为“知行”,寄托自己积极入世、改造社会的想法。
1914年9月,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留学。1915年9月,陶行知就转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在这里的两年时间,陶行知师从孟禄、杜威等名教授,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1917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开展得轰轰烈烈,“新教育”也被提上日程。这一年,陶行知应郭秉文的邀请回国,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教育学专任教员兼教务助理。1921年,蒋梦麟等人倡导的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陶行知被聘为主任干事,开始介入到“平民教育事业”中去。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陶行知开始大力推广“平民教育”。费正清日后评价:“陶行知是杜威的学生,但他正视中国的问题,则超越了杜威。”
1927年3月15日,晓庄师范正式开学,陶行知称之为“生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第一天”。一开始,晓庄师范就和其他的学校不一样。章开沅教授总结晓庄有四个“奇异”:校舍奇异,开办之初没有校舍,所有的宿舍、厨房、厕所,均由学生自己建设;教员奇异,晓庄没有老师之称,只有指导员之称,陶行知称,“农夫、村妇、樵夫都可做本校的指导员”;学生奇异,晓庄的学生数量不多,却质量奇高;经费奇异,几乎全由陶行知私人筹集。
在教学理念上,晓庄也独树一帜——“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后人熟知的口号,陶行知在晓庄师范践行最多,他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社会改造的精神。所以,学生在这里拥有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干农活、看戏剧、学烧饭……
不到三年时间,晓庄就被政府查封,陶行知被通缉,流亡日本。1932年,随着时局的变化,针对陶行知的通缉令被取消。1932年9月,陶行知在上海设立“山海工学团”。这是一个极为朴素的组织,“将工厂、学校、社会打成一片”,以强调“在劳力上劳心”和“手脑相长”。1944年6月,民主运动开展之际,他向育才师生和育才之友宣告:“学习民主,帮助创造民主的新中国。民主的洪流、浪头已经到来,没有力量可以抵抗它。”在这之后,“民主”就变成了一种实践。他加入民盟、参加“上海人民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团”,都是为了表达“我们不要假装的民主”。直至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曾经预料李闻惨案之后的“第三颗子弹”会打在自己的身上,不料,却因脑溢血突发而逝世。
1914年,23岁的陶行知在金陵大学的讲台上大声宣讲:“教育良,则伪领袖不期消而消,真领袖不期出而出。而多数之横暴,亦消于无形。况自由平等,恃民胞而立,恃正名而明。”
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段人生的开始。
(选自人民网教育频道2014年9月5日,有删减)
【操千曲而后晓声】
陶行知的三个“梦”
@东方煜晓
陶行知既反对“老八股”教育,也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真正的教育家。
陶行知的“求学梦”
陶行知出身贫寒,自幼聪颖好学,家里却无力送他入塾读书。在陶行知6岁时,蒙馆先生方庶咸喜其聪颖,愿意免费为其开蒙。15岁的陶行知,进入歙县城内的教会学校——崇一学堂免费就读,陶行知的母亲在学校做帮佣。陶行知学习之余,偶尔帮母亲做杂活。在崇一学堂的三年时间里,陶行知学习了国文、英文、数学、理化等课程,开始接受了西方新式教育。1914年6月,陶行知以全校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在毕业典礼上,他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宣读了自己的毕业论文《共和精义》,阐述了民主共和思想,并提出:“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党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endprint
陶行知的“救国梦”
陶行知始终把“求学梦”与“救国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陶行知从不满足于所学。在金陵大学校长包文先生的鼓励和亲友们的资助下,他漂洋过海到美国求学。1915年陶行知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杜威当时最欣赏两个中国留学生:一个是胡适,一个是陶行知。1917年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这年,他谢绝了导师孟禄挽留他申请博士学位的好意,决定回国,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1917年9月,陶行知先是被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专任教员,次年5月,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期间,陶行知主张教育改革,既反对旧式教育,也反对洋化教育,提出改“教授法”为“教学法”,反对把活泼可爱的学生当成“书架子”“字篓子”。“五四”运动时期,陶行知积极投身到爱国运动之中,参加组织南京学界联合会,痛斥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卖国贼。他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并担任学生联合会顾问。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陶行知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系主任。在“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深受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这对他平民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陶行知的“教育梦”
当时的中国有四亿人口,却只有八千万人有机会读书。陶行知对此触动很大。怀着“要使中国人都能受到教育”的宏大志向,陶行知开始了前无古人的平民教育实践活动。他把教育惠民、教育强国,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伟大目标,并为之不懈探索和努力。
陶行知十分重视农村教育。1926年1月,他提出开展“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他放弃了月薪4000多银元的教授工作,于1927年1月开始创办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当时,南京晓庄村头出现了这样一则有趣的招生广告:“本校准备田园二百亩,供学生耕种;荒山十里,供学生造林;最小数经费,供学生造茅屋居住;中心小学数处,供学生实地学做;指导员数人,指导学生学做……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最好不来。”崭新的教学理念,吸引了一大批有志青少年前来报名。
在教学实践中,陶行知总结、发明了“连环教学法”和“平民读书处”。连环教学法打破了非师范生不能办平民教育的清规戒律,使一家、一店、一庙皆可成为一个有效的教育单位。平民读书处更方便民众读书。陶行知仅在北京就设立了一百多处平民读书处。另外,陶行知还发明了“小先生制”普及教学法。
1934年,陶行知创办了《生活教育》半月刊,发表了大量文章,阐述生活教育思想和如何普及人民大众教育等问题。
陶行知倡导平民教育,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其目的是提高广大国民的文化素质,改造社会环境,创造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
(选自中国作家网2014年1月14日,有删减)
【问渠那得清如许】
屡次改名以明志
陶行知原名陶文濬,在大学期间,因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特改名为“知行”。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知行合一”理论的研究也越发精深,在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虽然王阳明学说含有主观唯心主义的成分,陶行知却从中悟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且终生以此自勉,并在中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实践,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对此,黄炎培先生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致力平民教育的实践家
陶行知从美国学成归国之时,正值国内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他马上以巨大热情投身教育改革,并决心改变只为上层统治者服务的办学方式,用平民教育为“中国教育寻觅新的曙光”。他反对鼓吹“劳心者治人”而脱离生产劳动的不良传统。为了实践理想,1926年,陶行知在南京中央门外的晓庄创建了一所乡村师范学校,自任校长。在这所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一起建茅屋。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生活本领”。之后,又在重庆创办了育才学校,把“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这种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引人瞩目的创举,使陶行知独特的教育理论和实践誉满中外。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陶行知教育学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在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学生们每天上午上文化课:语文、外语、数学、哲学。下午上专业课:文学、音乐、戏剧等。还要进行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在自习时间偷偷地打扑克,他们还说这是“有劳有逸”。后来被陶行知发现了。陶校长就在全校会上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扑克?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自此,学生们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
一代圣哲耀星空
中国古有孔子开私塾提倡“有教无类”,首开平民教育之先河。近代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又出现了一位努力践行平民教育的人物,并根据“生活教育”的理论创办了各类新型学校。这位被人们尊称的“当今圣人”,就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最可贵的是,他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探索,又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于人类的历史星空中熠熠生辉。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陶行知这个人物素材,围绕“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实践出真知”“教育是治国的良方”三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参考示例:
1.在奉献中创造人生价值 人们总在思考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有人把享乐作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有人则把权势视为人生目标,而陶行知却怀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情,在中国贫瘠的教育土地上大力推广“平民教育”。他创办了晓庄学校,创办了育才学校,他一生孜孜以求地进行着富有成效的教育探索,为中国的平民教育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爱国热忱,一生在奉献中创造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被中国人奉为中国伟大的“圣哲先师”。
2.实践出真知 在探求真理的途中,人们总是容易迷失在变幻莫测的世态中,最终付出了努力却一无所得。但陶行知先生是因为在自身的社会探求中获取丰硕的成果。是因为他参照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论,把所学知识投射到社会实践中,查验了真理,为此他还特意改名为陶知行。随着他探索的推进,他从“知”与“行”的关系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本名为陶行知。从陶知行到陶行知,一字之别,境界高下自见,也见证了陶行知先生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思想内核。正是他这种严谨的探求精神,也正是立足于实践之上的研究,最终使得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平民教育的先驱。
3.教育是治国的良方 “秣马厉兵操胜券,强邦兴国献良谋”,治国方略,总是跟军事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可随着历史的发展,教育治国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以救国”始,多少仁人志士期望通过文字的手段唤醒民众的种种努力并未能获得预期的效果,终有人意识到“教育”方是培养健全民众的第一步。在这方面,陶行知先生是身体力行,他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平民教育”的体系,更在实践层面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求。在他的引领下,“平民教育”在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奠定了我国教育的基础。这一事实证明了教育是救国、治国的一剂良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