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015-07-06张璞
张璞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领域,素质教学成为主要教学方向,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提升。在现代,创新水平的高度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保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训成为儿童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训练
目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的主导方法和目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如今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水平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改革幅度较大,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但是,针对儿童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训练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化,执行高效的教学计划,实现小学体育教育的不断进步。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必要性
1.当前,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学者开始关注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建议
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体育教学领域中的必然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将创造性思维融入教学中,才能有助于学生完善、健全的思维系统的形成,为未来学生成长与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体育教学生中,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保证统一性,实现对体育知识的有效传授。同时,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
2.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思维训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模式,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完成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运用中的存在问题和不足
1.体育教学内容与时代脱轨,过于陈旧,不利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身心比较活跃,对体育教学充满兴趣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也是其学习的主要动力。每个学生都希望在体育教学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提升对体育学科的认识。但是,当前的体育教学没有充分应用创造性思维训练,缺乏对学生全面、综合性素质的关注和重视,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同时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因此,学生逐渐产生厌学的想法和情绪,很难实现学习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形成。
2.无法在时间上给予保障
在小学教学中,体育课堂受重视的程度不高,时间上比较有限,甚至严重不足。同时,体育课经常被替代,也就是说,对于体育课程,在教学时间上根本无法得到切实保障。
3.缺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高度重视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整个社会、家长和学校都增加了对小学生的关注,存在严重的娇生惯养的现象。在体育教学中,缺少对学生坚强意志的培养,学生害怕吃苦,耐性较差。在具体教学中,一些强度大、技能水平要求高的运动,学生都不愿意参与其中,导致体育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十分关键,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否则就会影响体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如何加强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重视对学生想象力水平的提升
为了有效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创造性思维中,想象力必不可少,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集中体现。想象力不足,就无法开展创新性的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学可以借助游戏教学,参与教学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同时,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和更新。教师要对体育教学中的拓展性训练进行积极的引导,避免对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
逆向思维在整个创新思维中作用重大。对于一些非常规、特殊的问题,正常的思维方式无法达到对问题的解决,逆向思维却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重视训练形式,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反向游戏。不同的教学行为,能使学生的思维逆向性和敏捷性得到有效的培养,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学生完善的思维系统。
3.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就是对问题进行全面考虑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为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散性思维方式的执行,能够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能有效扩展学生的思维系统,多角度思考问题。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量融入创造性思维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思维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穗平.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教育艺术,2015(01):44.
[2]陈骁.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时代教育,2014(14):230.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