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7-06朱玉娟
朱玉娟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育和教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新的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本文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目前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体的问题
(1)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的问题. 国家关于新课改的要求下达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对新课改的目标、理念和精神进行学习,但是很多老师对于新课改只是停留在知道和学习的层面上,没有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和落实到实处,很多老师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里还是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没有进行过方法改进和内容创新. 还是传统的认为小学阶段就是学生了解“是什么”的阶段,他们不要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能力也做不到去知道“為什么”的高度,因此教师一如既往的采取“填鸭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只是单纯的把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想法直接、简单地告诉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理,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
(2)小学阶段学生的问题. 国家根据时代改变提出新的课标要求,主要是为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人才,可是学生们并不知道也不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在数学课堂上他们更喜欢直观和简单的知识学习,所以他们还是用传统的学习方法进行着学习,不愿意更多地去思考和谈论,他们仍然是通过大量的习题和作业来训练自己对知识的熟练程度,更多走的是熟能生巧的路线.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规则和规矩最少的阶段,他们应该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可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先天优势,更没有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于是新课标下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没有大步伐的改变和效果.
(3)双边主体的配合程度不高.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个过程共同完成,现在普遍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体的角色. 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务,双方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进行相互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没有把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表达出来,所以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2. 小学阶段教材等相关的问题
小学阶段数学教材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1)教材排版不合理,导致很多知识割裂,不利于学生数学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2)新增知识灵活度太高,和旧有知识不匹配,在学习跨度上差距太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有畏难情绪和畏难心理;(3)新课标下教材过度在乎创新和思维改变,忽视了小学阶段需要适当知识复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整体年龄特征. 另外,小学阶段测评方式的简单化,和新课改目标不匹配. 新课标要求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却依然陈旧和落后,仍是沿用传统的试卷测评方法,试卷的出题形式和难易程度都没有跳出传统习惯的圈子. 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考察到学生的真正实力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最后结果是新课改的作用不明显,目标没完成.
二、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改进的建议
1. 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创新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模式. 首先,改变教师思想观念. 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很重要,要让广大教师们知道不仅是思想上学习就可以,还要充分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让教师们充分发挥自己对教学改革的创设性,争取每人都拿出自己的改革作品. 其次,明确新课标改革目标. 我国新课改是为了培育出能力上更出色和思想品德上更优秀的人才,这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同等重要. 要让老师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不要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它是衡量学生的一项准则,但不是唯一准则,要让教师把学习和素质教育摆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主体进行改变. 首先,确立学生主体的课堂地位.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主体这点是不能忽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这一点,所以一定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让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学生主体主动的吸收式学习. 其次,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 传统教学下学生的观念是学会和记住就可以,就算完成学习任务. 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为什么”. 这样就要求学生必须改变思想观念,由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主动思考者和提问者.
3. 不断地调整教材,提高教材的合理性. 教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是最重要的学习工具,教材知识合理编辑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结果. 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教材的反馈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和改革:(1)尊重小学阶段数学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知识创新性;(2)对于新增加的知识,要充分考虑它的灵活性和难易度,以及它和旧有知识的联系程度,不要显得过于突兀;(3)重视复习和练习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适当的增加练习题量.
4. 丰富测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情况. 首先,开展考试方法多样性,不再以试卷视为唯一. 我国新课标改革想要培养的是全方位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不是除了读书就没有长处的可怜虫. 考试是考察学生的一种方式,但是不要把所有精力和关注度都放在考试上,除了对学生的每张卷子的成绩了如指掌外,对学生其他方面一无所知. 学校和教师要多角度、全方面考查学生和记录学生成绩,新课改下学生的成绩应该是立体的,而不是一份平面的成绩单.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改革也会一直持续,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广大的一线教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再抱有等和靠的心理状态,要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