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细节描写 写出精彩作文

2015-07-06杨四潮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5年7期
关键词:祥林嫂记叙文人物形象

杨四潮

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细节决定文章的高度,细节决定文章的深度。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定要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形象鲜明、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

因此,在记叙文中有意识地精心编写几处精美的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中生课本中几处细节描写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在细节描写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细节描写的语言要精练,细节描写要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细节描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一、细节描写定义及其作用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把它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或者说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作家韩映山把细节比作“生活的浪花”,非常恰当。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二、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1.语言描写要个性化

著名作家老舍说:“要知道,对话是人物性格的‘声音,性格各殊,谈吐亦异。”这说明了语言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钥匙。投影出示小故事:一个下雪天,庙里来了四个人,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秀才诗兴大发,吟道:“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乘兴接了一句:“正是皇家瑞气。”财主接了第三句:“再下三年何妨?”正在这时,同在庙里避风雪的流浪汉火冒三丈,大声骂道:“放你娘的狗屁!”教师点评:对人物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处境和人生经历等。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说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细节描写,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再如,《阿0正传》中“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啊呀,罪过啊,阿吁,阿弥陀佛!……”“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0且看且走地说。“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吗?你……”阿0没有说完话,拔腿便跑……这段话活画了阿0的无赖嘴脸。

2.动作描写要彰显形象

运用动词,对描写对象作动态造型,是细节描写中十分常见的方法。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战前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举止,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手指可以“伸”到嘴里,手指上的血可以“擦”或用口“吸”,但这不符合水生嫂的个性。突然听到丈夫已参军,她没有思想准备,心灵“震动”,即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此时多少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因此,作者用“放”和“吮”,给水生嫂做了生动的造型,传达出无限的情思,显示出人物的立体感,使这一形象显得真实、丰满。

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药》中:“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对人物的具体行动过程的描写,展现人物形象。如《守财奴》中巴尔扎克对葛朗台老头生动精确的描写:当他看到女儿的金梳妆匣时,“老头儿身子一纵,扑向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这里的“一纵”“一扑”以及当他在弥留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宁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宁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的“一抓”等动作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出葛朗台至死都不改的守财奴本性。

3.心理刻画要细致入微

下面就以赵师秀的《约客》来具体说说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的效果。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前两句描写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家家雨”“处处蛙”读来使人身临其境,写出了雨声不断、蛙声一片的景象,可谓观察仔细,描写细致入微。后两句点出了人和事情,写约客久候不到。从前三句看,此诗生活气息浓厚,语言清丽,除此之外,似乎也无什么奇崛之处。但末句的“闲敲棋子”却使得本诗有了“一语天然万古新”的神奇效果。“闲敲棋子”本是诗人的一个动作,联系上文的“有约不来过夜半”和下文的“落灯花”,仔细体味,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正是这个动作将诗人那焦躁而又期望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所以“闲敲”就可谓是细节描写,貌似闲逸,却奏以小见大之功,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心理描写就是将人物内心的喜、怒、哀、惧、秘密和矛盾,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其方法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另一类是间接描写,它可借助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环境等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例如内心独白就是将自己特定状态下的心里想法,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如下面的例文: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最后一课》)

(简析:这是《最后一课》中一个失去了自己国土的儿童——小弗朗士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他的“最后一课”之后,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上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感到了它无比珍贵。)

由此可见,心理描写的作用是使被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逼真、形象,更具画面感,还有见微知著的妙效,或表现人物心情,或烘托人物形象,或暗示事件背景。

4.肖像描写要生动逼真

例如,鲁迅的小说《祝福》中刻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时,有多处描写祥林嫂眼神的细节。从祥林嫂眼神前后不同的变化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捕捉到她在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了解她被迫害的经过。她初到鲁镇时,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当过了二年,她第二次“站在四叔家堂前”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没有神采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再嫁、再寡、夫死子亡的极度悲痛之后,她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然而,灾难仍向她袭来。同情的人与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起,把她往死里赶,残酷的精神折磨,逐渐使她精神失常,到后来,在别人冷冷的笑容里,她只是“直着眼,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眼睛能够传达出最细微的情绪波动,祥林嫂从“顺着眼”到“直着眼”,这眼神前后差异的对比中,读者不难发现,是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宗教制度,使她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这一肖像描写,把祥林嫂丧夫失子及受鲁四老爷等人的严重打击后,精神完全麻木的状态逼真地凸现了出来。

总之,好的细节往往会使作品生辉,读后使人久久不能忘怀。细节描写应具体、生动,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内容。记叙文在描写人物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是塑造人物形象,而一个人物形象是需要由许多生动具体的细节来完成的。人物形象的千差万别,往往就体现在不同的细节特征上,因而细节的特征往往体现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性格就会越丰满、鲜明。

细节描写是场面中的一个个点,没有它也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中的一粒粒珠子,失去它情节就不会连贯起来。细节描写除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外,还要力求使细节具有典型性、深刻意义。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方法。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为表现中心服务。鲁迅在他的小说《孑L乙己》中写孑L乙己第一次出场,在买酒时他“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典型细节除表现出孔乙己作为底层文人讲面子、穷酸迂腐的个性外,更揭示了封建制度对文人的无形的迫害。

细节,在社会生活中到处都有,俯拾即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选择那些生动精彩的细节,写出丰富多彩的文章。

猜你喜欢

祥林嫂记叙文人物形象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