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问题的探究
2015-07-05杨正云
杨正云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本文拟就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和主导艺术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语文同行参考,共同提高语文教学艺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艺术 主导作用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5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如何搞好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呢?
一、提高提问的艺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的提问显得很随意,有时候提问很难,有时候提问又太过于简单,这些都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目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也是一门值得探究的艺术。那么,如何提问才能够促进学生学好语文呢?
(一)在有矛盾的地方提问,矛盾是思维的“催化剂”
根据课文的矛盾点设计问题,形成一种认知冲突,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课文的矛盾点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阅读材料本身的“矛盾”。有的课文的语言文字表达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实际上这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一个句子:“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岂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教师设计这个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崇敬总理的情感。
另一类是阅读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的“矛盾”。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写小女孩抽出一根火柴:“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多么光亮的火焰啊……”学生会困惑不解:一根小小的火柴发出的光和热,真有那么温暖、那么光亮吗?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教师由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矛盾,想原因,找答案,明好处,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在课文精彩的地方提问
不少课文,尤其是文学性较强的课文,作者在描景状物、记人写事等方面往往有很多生花妙笔,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教师根据课文描写的这些精彩之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精读细析,仔细品味,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如《月光曲》一文第九自然段是课文描写最为精彩的地方,它是景、乐、情三者交融的统一体。《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是借皮鞋匠的联想、通过景色描写表达出来的。
作者是以景色的变化(月升海面——月穿微云——月照浪涌)来表現音乐的变化(徐缓清幽——加快节奏——高昂激越),并将贝多芬和兄妹俩的情感寄予景与乐的交融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一段的景色描写与贝多芬弹的第二首曲子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三)在课文的发散处提问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蕴含着丰富的发散点,根据发散点设计问题,既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训练,又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将相和》一文中心的引申义是:告诉学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是几千年之前写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它,有何积极的、现实的意义?又如《小马过河》一文的概念义就是相对论。课文的创新教育,就在于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相对论。为此,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同样是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松鼠却说水很深?学生回答:因为老牛形体高大,所以说水很浅;因为松鼠形体矮小,所以说水很深。同样是一堂课,你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它时间很短,又在什么情况下觉得它时间很长呢?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促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二、提高“主导”的作用
新课标明确提出现在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既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呢?下面举例谈谈这个问题。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开课时,教师请同学们读课题后,找一找课题中哪一个是重点词?同学们都找了“富饶”这个词,在同学们读全文之前,教师又请大家带着“富饶”这个词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这时,教师引设式的利“导”,给学生的自读自悟指明了方向,学生读完后,收获不少:有的明白了“富饶”一词的意思;有的找出了表现西沙群岛“富饶”的词、句;还有的能体会出这篇课文是围绕西沙群岛物产丰富来写的,所以题目是《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样的“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向明确,使学生的思维直奔主题,课堂效率高。
当学生的思维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教师可以“还有不同的理解吗?”“谁的意见和她不同?”“还可以怎么想?”“从XX方面想一想?”等等言语来引导、激发学生拓宽思路、多角度想问题。如在《翠鸟》的教学中,学生体会“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由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开始,学生都只体会到翠鸟飞得快这一点,就别无他解了,教师此时引导学生“再读读此句,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一句及简单的“导”,使学生的思路大大拓开,纷纷体会到“翠鸟鸣叫的声音很好听”、“翠鸟的动作不仅快,而且很轻”、“翠鸟唱歌一定很好听”、“翠鸟动作轻是怕把小鱼吓跑了”“翠鸟飞的速度十分快,我们眨眼得要一秒钟,眼还没眨完,它就飞到苇秆上了,还不到一秒钟”。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中逐渐开阔起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体验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趋向成熟,而教师则是将学生的思维由表象思维引向深入的引路人,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体会语言文字的美,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一句话的意思上。
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这种表象思维上时,教师应利用解惑式的疏“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以使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翠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此句的写作用意和盘托出,而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写翠鸟捉鱼的动作时,为何要将苇秆和水波也写进来?”使学生的思维由单纯的理解文字内容向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上深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我们能够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提问的艺术,不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