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教学体会

2015-07-05李惠群

南北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李惠群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药多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同時配以模型等直观教具,综合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认知功能,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关键词】教材分析  情况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37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节内容的理解很是模糊而且容易出错,而在课堂教学中,这节的内容又不容易被讲解清楚,现在将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中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第一个知识点。是生物圈中的人这一单元下一级主题“人的呼吸”中的重要主题部分。本章第一节讲述了呼吸道,为学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打下了基础,后面要学习的“肺与气体交换”、“空气质量与健康”又以本节课为基础,可见,“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同时,本节内容涉及到实验《测量胸围差》、演示实验《呼吸运动与膈运动的关系》、技能训练《测量与计算(测量肺的容积)》等科学探究活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通过测量胸围差,能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肺通气)的过程。

(2)能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共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动手操作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四)辅助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的正确使用,可以将抽象知识内容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本节教学中使用课件,将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在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中,将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与课件相结合,使学生在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中理解和掌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好奇、好动,还不具备骨骼、肌肉、气体压力、压强等相关知识的基础,对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胸廓变化的原因难以理解。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但对直观的教学比如说观看多媒体、游戏教学、自己动手做实验很感兴趣,也乐于接受。鉴于此,我采用了多媒体电教手段,同时配以模型等直观教具,综合利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认知功能,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三、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在本节课里精心安排教学的先后顺序,努力创设探究氛围,并增设小实验,并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尽量做到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轻松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以下是我针对这节课内容实施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让婴儿的啼哭声打破课堂的宁静

一上课我先给学生放映婴儿出生时啼哭的画面和声音,学生一下子感觉很新鲜、好奇,然后教师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是哭着来到人世间的,这第一声啼哭意味着我们开始怎样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答出“有了自己的呼吸”,接着教师交代:从此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空气、离不开呼吸了,我们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我们呼吸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它在哪?”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看书47页第二段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的吸气、呼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左右。那么,外界气体怎样进出肺,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出示课题《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以粉笔盒设喻,理解胸廓与胸腔的区别

“什么是胸廓?与胸腔有什么区别?”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用讲台上的粉笔盒作比喻来说明粉笔盒壁相当于胸廓,中央的空腔相当于胸腔,学生就很清楚胸廓与胸腔的关系了。

(三)展示人体骨骼模型

结合书48页图-26和书43页图-25,让学生弄清楚:肋骨、胸骨、肋间肌和膈肌的位置,明白胸廓的上下径、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与胸廓容积变化的关系。

(四)从生活现象入手,融入物理知识帮助理解

在讲解呼吸运动产生的原理之前,由问题引领“外界的空气为什么能进入肺泡,肺泡中的二氧化碳为什么又能顺利出去?”引导学生认同气体能进出肺泡是与压力(气压)大小有关。“压力(气压)大小与容积的大小有关吗?”这样可引用气压变化的实例进行讲解“气压的变化与气体容积变化有关”的道理。

方法:用一个气球演示,将球内充一定量的气体,然后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地缩小气球的体积(即气体的容积),当缩到某一极限时,再继续缩小气球的体积,气球将发生爆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遇到类似问题)。

通过这一现象可充分地说明:“气体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若气体的容积变小,其气体所产生的气压升高(变大);相反,若气体的容积变大,其气体所产生的气压降低(变小)”的道理,从而使学生对气压的变化与气体容积的变化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五)通过体验活动、观看演示实验、动画课件,探究呼吸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

当学生了解了气压的变化与气体容积变化有关之后,设计这两个问题:①吸气和呼气时与胸廓容积的改变有关系吗?②为什么吸气时外界气体会进入肺,呼气时肺内的气体可以顺利排出体外?通过学生猜测后进行探究。具体操作如下:

问题1:胸廓扩大时,胸骨向什么方向移动?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胸廓缩小时,胸骨向什么方向移動?此时是吸气还是呼气?

学生带着问题活动,体验呼吸运动过程中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在此基础上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并填写表格1。

1.体验前后径的变化。两人一组,甲把手放在胸前,深吸气、深呼气,同时乙观察甲胸前的手随胸骨怎样移动了?互相观察,指名说观察结果:“吸气时手随胸骨向前移动、呼气时手随胸骨向后移动”,然后教师由表及里,屏幕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把学生看不到的胸廓运动真实呈现出来,并得出“吸气时,胸廓前后径扩大;呼气时,胸廓前后径缩小”的结论。

2.体验左右径的变化。双手放在肋骨两侧,深吸气、深呼气,同时体会双手随肋骨怎样移动了?学生很容易得出:“吸气时双手随胸廓向外移动、呼气时双手随胸廓向内移动”,教师由表及里,屏幕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再一次把学生看不到的这一过程真实呈现出来,并得出“吸气时,胸廓左右径扩大;呼气时,胸廓左右径缩小”。

然后,教师通过先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观察、得出结论,再把看不到的结论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得出:当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骨向前移动,胸廓扩大;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骨向后移动,胸廓变小。

(六)实测胸围差,用数据进一步明确胸廓的变化

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想不想知道呼吸时,胸廓横径扩、缩的幅度到底有多少?”“怎样才能知道?”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接着通过小活动——测量胸围差,教师和一组学生示范,并由全班同学记录测量结果、计算平均数,最后得出被测同学的胸围差。在数据面前,学生再一次明确了呼吸时,人体胸廓横径的变化情况。

(七)模型演示胸廓变化同时肺的变化情况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出示膈肌运动模型,向学生介绍该模型的每一结构代表呼吸系统的哪一结构,弄清书49页的模拟膈肌的运动图与书48页膈肌的运动图的关系。然后提问:想一想,膈顶下降,胸廓发生什么变化?肺会随之怎样变化?此时吸气还是呼气?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师先让生自己试着推测一下,然后教师用膈肌运动模型演示这个过程以验证学生的推测,边演示边观察,最后共同得出:膈顶下降(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大;膈顶上升(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缩小。学生继续完善附一表格中的内容。

部分同学对膈肌收缩与膈顶下移的关系始终感到难以理解,有小部分同学老是认为膈肌收缩时膈顶应上移。我利用人体骨骼模型和一个吹胀的气球结合演示:把吹胀的气球放在骨骼模型胸腔的下方(膈肌的位置),气球壁比作膈肌,当把气球吹大些,气球壁舒张(相当于膈肌舒张),其顶部上移;当把气球缩小些,气球壁收缩(相当于膈肌收缩),其顶部下移。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为综合课(教师讲授、学生实验、教师演示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具,使学生对较为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本节课在设计上突出了新课改理念,在实施上也注重运用了新课改的精神实质,而且较好地完成了预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反馈的很好,对知识达到理解的程度,并突破了难点,在实验中,增强了小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实际测量的能力,并使学生理解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

附一:表格:

附二:板书设计

猜你喜欢

教材分析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从教材分析角度看剑桥少儿英语教材对儿童的适用性
借力信息技术 助力物理教学
“长话短说”栏目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基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初中化学教材分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