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仁政学说的思想构成

2015-07-05杜美茹

2015年27期
关键词:性善仁政孟子

杜美茹

摘 要:孟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纷争时期,作为一个富有责任心和人文情怀的思想家,他勇于批判残酷现实,提出了以个人“性善论”、“养气说”、“知言言”的秉性和责任出发来培养完整的人格,推及政治,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其仁政思想,并提出具体的社会改造措施。

关键词:性善;仁政;孟子《孟子》

钱穆《四书释义》中《孟子要略》牟言中讲述到:孟子之学,姑较言之,所为有大贡献于后世人群者,厥要有三:一曰发明行善之义。二曰孟子言养气。三曰孟子言知言。

孟子外则发明人性之善,内则自尽吾心,以知言养气为务,性善论可以当作是孟子一生的禀性总结,也是其极力推崇于他人、社会的处世理念,“养气”、“知言”共同支撑起的个人修养提升的“性善论”,才有了以“性善论”为根基的“仁政”思想。

一、个人修养提升的必备条件

(一)性善论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之得知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

孟子的性善论,举一人之力而推于众人,一时之妙推于时时之妙。孟子认为,人人都可以有善心为善事行仁政,不善的人,一是失其本心,二是自暴自弃。孟子的性善论从人类的共同的、区别于动物的自然属性出发,并通过论证提出从善的可能性。

(二)养气说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合乎大群千古之所同,义也,浩然之气集义所生。“孟子道性善,指大群千古同然之本体;孟子言养气,指小我暂乎所独之工夫;必兼二者,而后表裹备,本末俱。此孟子养气之学所为有大贡献于后世人群者又一也。”钱穆先生如是说。

“养浩然之气”,强调的是提高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功夫,也就是人的内在品德的“充实”之美,“养气”需要配义与道,长期修养,才能达到“至大至刚”的境界。孟子的浩然之气,将“义”与“道”共同作用起来,从仁义礼智的角度来培养自己的一身正气。孟子的“养气说”、“性善论”、不仅仅只对普通个人的约束,也包含着对统治者的殷切希望。

(三)言知言

“吾知言,吾善吾浩然之气”。朱熹解释为:“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何谓知言?”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所谓“知言”,是指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能力。孟子自称对于片面的、过分的、歪曲的、闪烁的言辞都能察知它们的蒙蔽、沉溺、叛离、辞屈理穷的实质所在。《孟子·离娄下》又云:“言无实不祥。”要求語言要有真实丰满的内容,这是他“充实之谓美”审美理想的反映,与其“知言养气”之说密切相关。

“知言”植根于“养气”,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做人的品行才能提高,才能更好的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来改变社会。

孟子的性善论是仁政论学说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仁政学说是其所提出的“性善论”、“养气说”“言知言”在政治领域应用的必然结果,仁政和善性是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二、国家政事的处理方式——性善论基础之上的仁政说

(一)性善论是仁政说的思想根基

总体而言,其性善论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

第一,人性之善是先天的。“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臭”。

第二,人自然所具有的是一种向善的可能。“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天生具有仁义礼智的基因——善端,善端是产生仁义礼智的前提,在个人的努力之下才有实现善的可能。

第三,人都有实现善的能力。‘求则得之,舍则失之”。通过个人的努力就可能实现善,不努力就一定不会实现善的能力。

第四,善的实现还有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自身的努力程度和个人操守决定了人是否能够扩充“善端”,而外部的客观条件,大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道德状况,对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五,孟子提出了“教以人伦”一一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社会道德教化与“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个人自我修养。

孟子在“养气”、“知言”、“性善”等崇尚提升个人修养的前提条件之下,结合当时社会环境才构成了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仁政思想的组成部分

孟子“仁政”的主张具有以人为本的进步性,提出了很具体的政治社会主张,但他的主张无论到哪个国家都因当时纷争,成王败寇的道理而遭到拒绝,而始终得不到实行。

据《孟子》来看孟子的仁政思想可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主张以王道统一天下,以仁政治国。反对战争,斥责统治者“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攻略主张。而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确实只有靠武力才能够安定天下,孟子的不嗜杀在当时不现实。

第二,主张民有恒产,将土地作为人民基本的生产资料,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利。“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详谈使民有恒产、薄税敛,实则在反复宣讲他的仁政。

第三,主张减赋轻税,减轻民众的负担,政府要有救济灾民的具体措施;《梁惠王章句》上中,孟子主张对民众进行“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佛之义”的教化,对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予以斥责。孟子还告诫梁惠王“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涕忠信”来实行仁政等。

第四,主张农作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夺农时的同时要对自然资料进行合理的使用。“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署不人污池,鱼鳌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不可胜用也。”勾勒出农村自然经济的图画。主张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保护农业生产,让农民有足够的时间务农,农忙之季不役使民众。

第五,主张兴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斑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主张对民众实行教化,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六,反对统治者的奢侈浪费,主张与民同乐。对于“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不与民同乐、无视百姓疾苦,是孟子始终予以强烈谴责的行为。

综上,性善论和仁政论是孟子学说中极为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两部分,性善论是仁政论学说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仁政学说是性善论在政治领域应用的必然结果。《孟子》从孔子的“仁”发展到“仁政”是一个进步,并提出具体措施,是对儒家的一个贡献,孟子的仁政思想具重大意义。(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洪利.孟子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 龙汉震.孟子[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3] 翟廷晋.孟子思想评析与探源[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4] 刘柞昌.孟子的仁政学说及其进步意义[J].史学月刊,1985,(1).

[5] 孟子.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

[6] 钱穆.《四书释义》.九州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性善仁政孟子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孟子性善研究综述
磨刀不误砍柴工
题柿子树
从善的内涵论孟子性善
处境与心境
孟子“仁政”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孟子说仁德
试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现代价值
《论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