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金圣叹对《水浒传》文本内容的删改

2015-07-05张旭

参花(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韵文说书人金圣叹

张旭

《水浒传》有三个重要的评点版本,分别是容与堂本、袁无涯本和贯华堂本。金圣叹所作“古本”的贯华堂本《水浒传》与袁无涯本最接近。袁无涯本《水浒传》全名为《出像评点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署名李卓吾所评,明万历袁无涯刻本,简称袁本。贯华堂本《水浒传》全名为《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七十回,金圣叹评,明崇祯贯华堂刻本,简称“金本”。金圣叹称贯华堂本《水浒传》是他发现的古本《水浒传》,但对袁本和金本进行细致地比较研究,可以清楚地看出金圣叹删改、评点《水浒传》所依的底本出自袁本系统。本文主要以《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为例,对金本和袁本《水浒传》在文本内容方面进行比较,研究金圣叹对《水浒传》文本内容所作出的删改及其成就得失。

《水浒传》是在一个漫长的流传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书的,大量内容源自历代说书话本。在袁本文本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讲唱文学的痕迹。相对而言,金本文本则比袁本文本案头化、典雅化,金本《水浒传》的文本语言脱离了话本语气,更接近叙事文本。与袁本《水浒传》相比,金本《水浒传》删除了大量的诗词韵文和说书人的套语,并对某些情节或人物语言作出了修改,使之更切合人物的形象。除此之外,金圣叹为了突出他的文法理论,也对《水浒传》的文本做了一些匠心独具的修改。

一、金本删除了袁本中的诗词韵文

在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中,袁本文本仍然是韵散结合的体制,保留着一些诗词韵文,金本删除了本回的诗词韵文共计十四处。这些诗词大多数出现在故事叙述中,以“有诗为证”开头,或充当了“有诗为证”的角色,对小说情节的展开或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不大,过多的存在反而会影响叙事文本的连贯性。如金圣叹删除了潘金莲的“出场诗”,即武松初见潘金莲时的诗文:

武松看那妇人时,但见:

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武松被金圣叹赞为“天人”,从这样的英雄好汉眼中道出潘金莲的淫妇形象,有损武松的形象,实在是不恰当,金圣叹将这段诗词韵文删除不无道理。

本回中,金圣叹删除了两处程式类诗词韵文,这类诗词韵文明显是古代说书人描述一类人或一类事所惯用的套语,只是公式化的重复,低俗且无特色,无任何保留价值。如本回写王婆巧舌如簧、八面玲珑的诗词和男女之欢的诗词,金圣叹将其删除使《水浒传》的文本内容趋于文雅。

金圣嘆删除的其词诗韵文,有的在结构上有总结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其内容只不过是就事论事的伦理说教或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与小说的情节或人物性格并不相关。如:

那妇人情意十分殷勤。正是:

叔嫂通言礼禁严,手援须识是从权。英雄只念连枝树,淫妇偏思并蒂莲。

虽然有些诗词韵文暗示了人物命运,或故事情节的发展、结局等,但是大量诗词韵文的存在对小说的叙事并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破坏小说的内在节奏,阻碍读者顺畅的阅读。诗词韵文在口传文学中能产生声情并茂、热闹应景的效果,但是在案头读物中,过多使用诗词韵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小说的艺术效果。金圣叹将这类诗词韵文删除,使《水浒传》更接近现代白话小说文体,体现了他独到的艺术眼光。

二、金本剔除了说书人的套语

袁本《水浒传》随处可见“却话”、“且说”、“但见”、“有诗为证”之类的说书套语,仿佛说书人语气,金本大量剔除了这些说书人的套语,使小说语言从早期的话本语气中进一步脱离出来,符合现代小说文体的发展潮流。

我们比较一下袁本和金本《水浒传》的文本内容:

金圣叹删除说书人的套语,使《水浒传》的文本内容简洁精准,语言流畅,更适合案头阅读,是对小说文体的一种完善和提升。

3.符合情节或切合人物身份的文本修改

金本与袁本相比,删除了一些重复啰嗦的语言以及与小说情节发展或人物性格塑造无关的语句。我们通过对比袁本和金本的文本内容,可以看出金圣叹对《水浒传》的文本作出的细致修改:

金圣叹往往于细节处着手,仅是改动寥寥几个字,却能点铁成金,经他修改后的字词精妙传神,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更切合人物的身份,小说的情节更合乎逻辑。

4.为突出文法理论对文本的删改

为了使《水浒传》的文本内容更好地体现出金圣叹的文法理论,金圣叹对《水浒传》边改边评,他先修改原文,然后再对修改后的文本作出评点,或指出其中的文法理论,如“倒插法”等,或称赞修改后的文字“妙”、“绝”,如袁本中武大说:“他说的话是金子言语”,金本则改为“我的兄弟是金子言语”,并评点为:“武大叫兄弟处,定带‘我的二字,妙绝”。在金本《水浒传》中,金圣叹边改边批的例子随处可见:

与袁本文本内容相比,经过金圣叹修改后的《水浒传》文本更注重遣词造句,以简练的字词传达出丰富的内涵,文辞更精彩,语言更简洁流畅。鲁迅认为金本《水浒传》“字句亦小有佳处”,“疑此等‘奇绝,正圣叹所为”不无道理。与袁本相比,金本的情节安排合理,人物的行为语言更切合人物身份。

金圣叹对《水浒传》文本内容的删改提高了《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所以贯华堂本《水浒传》一出,其他版本都黯然失色。但是,金圣叹对《水浒传》文本的删改不够严谨,有些修改牵强附会,不免过犹不及,甚至出现了缺文。虽然金圣叹对《水浒传》文本内容的修改有些瑕疵,但总体而言功不可没,他剔除了部分诗词韵文和说书人的套语,文辞精彩,语言流畅,更接近现代小说的观念。与袁本相比,金本的情节安排更符合逻辑,人物的行为语言更切合人物身份,人物形象也更鲜明生动。金圣叹对细节的修改和对文法理论的关注,使得《水浒传》的语言更加案头化、文雅化,既突显出了《水浒传》精彩的艺术成就,也体现了他敏锐独到的文学眼光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推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明]施耐庵.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韵文说书人金圣叹
红色的风景(布面油画)
赛牦牛(布面油画)
明清拟话本小说征引韵文的嬗变轨迹
金圣叹刑场别子
Max讲故事——说书人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幽默到死金圣叹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
金圣叹、张竹坡、脂砚斋点评中“犯”概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