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2015-07-05沙吾丽·达列力汗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提高

沙吾丽·达列力汗

【摘要】我国的双语教学包括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学校使用汉语和本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一部分,发展双语教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讨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关键词】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1-02

我国双语教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与国外的双语教学有所不同,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汉语和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旨在使少数民族同时学好祖国的主流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我国大陆地区民族语言教学主要是针对那些使用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

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使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有了保障。虽然我国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讨论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一、建立适宜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评价是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必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端正双语教学的方向。有了明确的教学评价标准,双语教学就能围绕这种评价标准进行。其二,发现双语教学的有关问题。通过双语教学评价,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每一个教学环节出现的漏洞,找出问题的成因,从而进行调整和改进。其三,检验教学效果。双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学生的多元文化水平等都是通过双语教学评价加以验证。其四,调控双语教学进程。它是双语教学评价多种功能和作用的综合表现,具体表现为对教学方向、目标的调整,教学速度、节奏的改变等。

双语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有很多不同,在开始阶段更是困难重重,采用和传统课程一样的评价手段显然不妥。双语教学评价是对其质和量作出判断,有效的评价切忌外在的、机械的评价,要求激发师生在评价中的创造性,注重师生的自我内在性评价。

我国的双语教学评价主体单一,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逐步转向多元主体评价。评价参与主体应包括双语教学的实施者、接受者、支持者。在双语教学评价体系指标中,必须突出上述主体的话语权。双语教师可以对自身的专业能力、授课技巧和艺术与授课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自我评价;学生能通过自我评价分析,发现学习成效与不足,有效地调控学习过程,促进自己不断发展。每个评价主体都能客观地提出真知灼见,从而能更加体现评价体系的公正性。

双语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充分发挥多种评价方法的优势,使评价过程和结果趋于合理,要将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相结合。也就是将学校的行政评价、督导部门和专家小组的评价与社会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结合起来。

建立一套完善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要区级、地区级和县级教育主管部门三方合作,共同发展完善双语教学的各项制度。

二、完善双语教师培养机制

双语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其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双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语言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策略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学业的成败,高质量的双语教学取决于高质量的双语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些制度包括资格准入制度、人才储备制度、培训提升制度、考核淘汰制度、保障支撑制度五个主要方面。

资格准入制度既要严格规范,又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就是要把好双语师资的入口关。资格准入制度的具体要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双语师资的学历标准、双语师资的师德标准、双语师资的跨文化标准、双语师资的教学能力及双语师资的教育能力。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教师有些欠缺双语教学能力欠缺,有些缺乏教育相关知识。因此,要提高双语教师的准入标准,建立合理的的岗前培训机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发展迅速,导致双语师资严重匮乏。同时,队伍良莠不齐的现状令人担忧。为了解决师资匮乏和储备不足的难题,我国民族地区可以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予以解决,主要解决途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设双语师资专业;加强师资梯队建设;建立校际师资共享。

培训提升制度,旨在端正双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提高他们专业课程教学能力的制度。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师资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对双语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培训;二,对双语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三,对双语教师进行语言能力培训。培养更多的双语教师,并提高现有双语教师从事专业课程教学的能力,是双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在教与学的矛盾对立统一体中,教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理由。在有一定人才储备的情况下,要建立双语教师的强化培训机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较低成本的轮番集训;二,建立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师培训基地;三,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四,通过双语教学研讨会培训教师。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们与时俱进,特别是教师更是如此。资格准入制度不是一种高枕无忧的保险制度,而應成为一种动态的选拔机制,即通过定期的双语教学业绩考核,重新对双语教师资质的再度认可,并引入淘汰机制,从而促使双语教师不断进取,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既然对双语教师的资质标准有如此高的要求,那么就必须有一定的利益诱因存在,促使专业和语言都优秀的教师乐于从事双语教学,并能从制度层面保障其利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双语教师利益保障和支撑制度,以确保双语师资队伍的稳定。制度不但要完善,而且更要具备操作性,对实际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保障和支持是制度的核心和基础。

三、丰富双语教学形式和方法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多是反复枯燥训练,缺少趣味性,学生的语言学习是输入式的被动学习。这就要求对现阶段我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改革,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有:

第一,制作电子教案和其他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將汉语文字和图形对照。制作良好的电子课件比板书更清晰,不同颜色、字体的使用使教案结构更明了;教师节约了板书时间,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地进行讲解,提高了单位时间的信息输出量;学生同时获得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对信息的捕捉能力明显提高,等等。

第二,采用分组学习法及项目学习法。分组学习法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实施教学,采用这种方法除了使学生学到知识外,还锻炼了学生的自我表述能力、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等。项目教学法是给予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一个专题,经过准备,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方案,最终在全班介绍项目报告。

第三,重视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体现在学习课前和课后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配合课堂学习。和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相比,汉语原版教材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加之是用汉语授课,教师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信息量的教学,授课时就要侧重阐述该课程的要点和难点,具体的细节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与实践。

四、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是双语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持,也能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环境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家庭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交流沟通,因此,学生拥有一个母语环境,这对学生学习汉语非常不利,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汉语言的环境。少数民族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汉语和母语,这有利于他们对双语的学习。

假期会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连续性,这就需要家庭为其提供一个相应的语言环境。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家长进行劝导,让家长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为孩子创造汉语环境,鼓励学生在家里用汉语进行交流,,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我国双语教学包括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汉语和民族语言进行教学,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虽然我国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其发展仍然滞后。为了提高我过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建立适宜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完善双语教师培养机制、丰富双语教学形式和方法,以及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

参考文献:

[1]黄崇玲.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2]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孙瑞莉.新疆学前双语教学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4]王洪玉.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提高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