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涧县茶树种植与气候资源分析

2015-07-05杨金涛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茶区茶树茶园

杨金涛,杨 鸥

(云南省大理州气象局,云南 大理671000)

1 引言

南涧县地处澜沧江中游和无量山、哀牢山北端,澜沧江和红河上游从南、北穿境而过。年均气温12~19.1℃,年均降水量1000~1700mm,≥10℃的年活动积温6885.5℃,年均日照时数2257h,全年无霜期达305d,属于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侯。但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山区海拔2500m以上的山区属于暖温带气候。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南涧县的宜茶环境。

据《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可见南涧地区在唐朝以前就栽培与饮用茶叶了。时至今日,南涧境内发现了大批有数百年历史的无量山野茶树、过渡型茶树和栽培型茶树,其中最为典型的是300多年树龄的小古德栽培型大茶树,可见南涧种茶、产茶、用茶历史十分悠久。

2 茶树的生态特征

2.1 温度

茶树喜温怕寒,茶树生长的最低日平均气温为10℃,15~20℃时生长较旺,当日平均温度上升到30℃以上时,不利于茶树生长。茶树对低温比较敏感,当极端最低气温达0℃时,开始出现冻害,低于-5℃时,出现死亡。大叶种茶在年极端最低气温在-3℃以上,适宜栽种,南涧极端最低气温为-1.1℃,利于茶树越冬生长。

2.2 降水

茶树喜湿怕涝,在茶树生长期间,一般年降雨量1000mm为茶树生长适宜下限,平均月降雨量有100mm即可正常生长。南涧受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茶树5~9月生长季中,6、7、8月降雨较多,大于100mm,9月接近,冬春季节降雨较少,此时可采取水窖雨季蓄水补充冬春季降水不足,为茶树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2.3 湿度

茶树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一般相对湿度在70%以上。这是因为高湿度的空气,有助于把太阳光的直射光转变为漫射光,使新梢的内含物丰富,持嫩性好,故“高山出好茶”。南涧最小相对湿度一般出现在12月至次年的冬春季节,此时可进行喷灌增加园内湿度,促进春茶生长。

2.4 光照

茶树是耐阴植物,具有喜光怕晒的特性,一定条件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产出物也会增加,但光照过强则不再利于茶树生长。因此为避免强光照射对茶树的伤害,可在园间(边)适当植树遮阴。

3 南涧茶树种植区划

3.1 按山系划分

无量山茶区:气候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年均温度18.3℃,年降水量为1100mm。山脉西侧处于西南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雨充沛。无量山茶区的茶叶汤色橙黄明亮,香气嫩香浓郁,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明亮。

哀牢山茶区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温和、湿润多雾、土壤肥沃,茶树生长周期长,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氨基酸含量较高,茶多酚含量适中(平均在30%以上)形成醇正回甘、清香持久的品质特点。

3.2 按地形、地貌和自然条件划分

(1)西南茶区。海拔为1800~2400m,年平均日照时数1918.2h,年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056.6mm,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当地茶农有较高的种植技术水平,是南涧的重点茶区。

(2)东南茶区。多分布于哀牢山和无量山山区,海拔1700m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1918.2h,年均气温12.8℃,年降雨量1056.6mm,自然条件优越,为茶叶高产、稳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中北部茶区:海拔1470~1900m,年平均日照时数2458.8h,年均气温19.3℃,年降雨量755.5mm,降雨少气候干燥,尤其是冬、春干旱,不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属茶树生长次适宜区。

4 茶树栽培与气候

为了保证茶树栽培后能顺利成活,应避开干旱季节,而选择在雨季或雨季即将来临之前,这样播下的茶籽或移栽的幼苗、插穗可得到充分的水分供应。在高海拔地区,应避开冬季,而在气候转暖或暖季里栽培,南涧降水集中在6~10月,多年平均月雨量≥100mm,此阶段日平均气温≥19.7℃,0cm平均最低地温≥8.8℃,宜于茶苗生根生长。此季节宜于新植茶园和补苗。

5 气象灾害防御

5.1 冻害

一是在深秋季节,第一次或第二次强寒潮南下之后;另一个是在严冬的强冷高压控制之下。深秋季节,当昼夜平均气温在0℃以上,茶叶白天还在生长和抽晚秋梢之时,若有强寒潮南下出现0℃以下的低温,然后天气又突然转晴,此时极易出现冻害,严重时可使茶树树皮裂伤,枝杆枯死。

防御茶树冻害:①选择适宜于本地栽培的较抗寒的茶树品种种植;②在茶园的冬季风上风方向,营造防风林带,以减弱园内局部的冬季寒流,改变园内局地小气候;③在有冻害发生前,可在园内铺草、灌溉,人为营造一个暖湿小气候环境减少冻害发生。

5.2 旱害

茶树的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和水分,若降水过少或水分供应不足,空气和土坑壤湿度低,则导致茶树植株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影响茶树生长,茶树旱害轻则影响茶叶产量,重则会使茶园遭到毁灭。

茶树旱害的预防:①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修建水窖雨季蓄水,为旱季补水;②松土、培肥、地面铺草保墒;③遮阴抗旱;④茶园应沿等高线横向开垦,以充分拦蓄雨水,增加土壤墒情。

5.3 雹害

冰雹在全年各月都可发生,其中尤以2~4月、7~9月出现最多,12至次年1月为最少,大部分冰雹出现在午后至黄昏之间。

防御措施:①植树种草,改变小气候;②采用人工消雹。

5.4 涝灾

南涧茶园都是在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由于降雨比较集中若排水不畅,极产生涝害,对茶树生长发育不利,所以茶园开垦要注意排水、保土工作。

防御措施:①隔离沟:设在茶园上方与荒山陡坡交界的地方,其作用是拦截山坡上的雨水泾流冲刷。②斜沟:顺坡向下斜线设置,以便排除茶园中多余的地面水。③横沟:与茶梯平行,每梯内侧一条,深20cm,宽33cm,在较长的横沟内,每隔3~4m筑一小土埂或挖一个小坑,以拦蓄部分雨水,使之渗入土中。④沉积坑:在斜沟内每隔10m挖一深坑,深宽各30~45cm,长60~70cm,其作用是沉沙走水,保土保肥,并可减缓水流速度。⑤防护林和覆荫树:在茶园四周种植防护林带,在茶园内种植覆荫树保持水土,改善园区气候。

6 茶园病虫害的防治

6.1 生态环境建设

在茶园周围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形成生物多样性,让鸟类和其它有益生物栖息和繁衍,成为害虫的天敌类群,使茶园和周围环境的小气候和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并向有利于天敌而不利于茶树病虫生长的方向发展。

6.2 人工捕杀

对茶园中某些目标明显和群集性强的害虫,可用人工捕杀的方法直接消灭。如茶毛虫、茶蚕、丽绿剌蛾的幼虫。人工捕杀可单独进行,也可结合田间除草、耕锄进行。

6.3 农业防治

茶树病虫害的农业防治是通过各项茶园栽培管理措施来控制茶树病虫的危害。主要包括茶园耕作、灌溉、排水、茶树修剪、施肥、茶叶采摘等方法,增强茶树的机体,清除各种病虫、病源物和虫卵滋生场所,从而有效地控制病虫的危害。

6.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天敌和微生物等有益生物种群来抑制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6.5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采用诱杀法防治茶树害虫。如灯光诱杀、糖醋诱杀和诱饵诱杀等。

6.6 农药防治

(1)植物源农药防治。植物源农药防治是利用自然界中具有毒性的植物,将植物捣碎后加水浸泡一段时间,再加热熬煮过滤,将过滤的液体稀释后在茶园中喷施,可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2)矿物源农药防治。矿物源农药主要有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一般在茶季结束后,冬季茶树修剪时使用,可消灭大部分虫卵和许多病源生物,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1]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专业委员会.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利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大理白族自治州气象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气象志[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李 倬,贺龄萱.茶与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茶区茶树茶园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基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湖北绿茶产地判别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茶园飘香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