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研究探讨

2015-07-05张建亚

绿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水库补偿

张建亚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

1 引言

当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为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生态补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生态补偿的定义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Cuperus等对生态补偿定义为:“对在发展中对生态功能和质量所造成损害的一种补助,这些补偿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损地区的环境质量或者用于创建新的具有相似生态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区域”[1]。生态补偿的核心及难点是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这关系到补偿的效果和可行性;在生态补偿研究中,怎样科学合理地确定补偿标准有较大的难度[2],同时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决定了生态补偿额度的大小,影响到生态补偿的质量[3]。

消落带处于水陆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具有明显的环境因子、生态过程和植物群落梯度,对水土流失、养分循环和非点源污染有较强的缓冲和过滤作用。它具有生态的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的频繁性等特点[4]。消落带生态补偿是指对消落带的生态系统功能价值的补偿,同时也包括对保护水库或流域生态环境付出的代价及做出牺牲区域进行补偿。消落带生态补偿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当地居民就业机会,改善民生,推动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的估算及确定是建立消落带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步骤,也是影响生态补偿效果的重要因素。

2 消落带概念及研究进展

对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水库水位周期性波动形成的水位涨落区域,国内称之为消落带、涨消带等[5]。国外学者将位于河流水陆交错带,从枯水期的最低水位线边界,到洪水期最高水位线边界之间的区域,称之为“河岸带”[7]。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岸带生态系统变化及生态系统复原[8~9];土地利用对河岸带的影响[10];河岸带植被演替等方面[11]。国内关于消落带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资源开发利用[12];三峡库区消落带富营养化极其防治[13];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脆弱性评价[14];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服务系统功能价值研究[15];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的探讨[16]。国内外关于消落带及河岸带的研究重点在于其生态环境破坏、保护、治理与利用方面,但是在意识到问题的同时,应该关注对于消落带生态保护及恢复治理有所付出的区域、机构或人群,并给予生态补偿,通过经济手段调节人类活动达到稳固消落带生态系统功能作用。

3 消落带生态补偿必要性

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向外部经济社会输入物质与能量以及接受外部经济社会的废弃物(粮食及经济作物生产,污染物缓冲等),提供公共服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消落带对于整个流域或水库而言非常重要。总结消落带的相关研究,了解到生态服务系统功能的稳定及恢复需要靠生态补偿支撑方能稳定和谐地完成:①消落带在周期性浪潮的作用下,自然植被遭到破坏,保水保土性减弱,会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久而久之河道或水库的泥沙将会淤积,留下重大的隐患[18],应对消落带水土流失的区域给予生态补偿,恢复并提高消落带涵养水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②随着水库的运行,消落带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正在逐渐显现,如生物多样性减少。消落带季节性水位涨落导致该区域环境参数剧变,对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产生制约性的作用,生态的复杂程度及抗干扰能力降低[19]。为了保护消落带生态多样性,应对消落带区域进行生态补偿,建立适当的自然保护区。③在水库建成后形成的消落带区域,由于水库蓄水作用,使得水流速度及自净能力降低,排水后大量的污染物滞留在水库消落带上,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20],为了治理消落带的环境污染,应当对消落带给予生态补偿,倡导农民减少对消落带的污染物排放,并鼓励他们参与治理消落带的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消落带生态环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表现出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衰减。为了保护消落带乃至整个水库或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稳固提高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提高消落带居民生活水平,建立消落带生态补偿机制,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必须的且至关重要的。

4 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的主要计量方法

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及重点,选择何种计量方法及估算生态标准额度是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中的难点。目前,关于消落带生态补偿的研究较少,参考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及水源地生态补偿标准等方面的计量方法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对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适用的4种计量方法。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法

对于水库及流域而言,消落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提供物质能量、非点源污染物防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等,上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可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法估算其价值,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在国内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法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研究,Whitehead[21]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估算了美国肯塔基州的湿地服务功能价值,结果是4000美元/英亩,Gren[22]等评估多瑙河冲积平原的生态系统的价值,Turner[23]在湿地经济价值评估及管理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我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工作开始起歩,陈仲新[24]等参照Costanza等人的分类方法、经济参数与研究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功能效益也进行了价值评估,并与世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我国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计算、排序和对比分析;谢高地[25]对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靑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估;赵荣钦[26]通过计算农田产量、碳汇功能、改良土壤价值等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卢德彬[15]利用服务系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计算出开县消落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参考国内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估算方法,借鉴国内外流域、湿地、河岸带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可对消落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划分,利用问卷调查法或服务系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通过计算各个功能区的服务价值从而对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但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时存在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想化,无法考虑现实中的制约因素,因此估算结果往往额度较高,若能将消落带中现实制约因素综合考虑,将会制定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

4.2 基于PGP(Protector Gets Principle)原则的收入损失法

PGP原则是生态补偿原则之一,即“谁保护,谁受益”,PGP原则在我国生态补偿时间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生态脆弱地带及陷入贫苦与生态破坏恶性循环的地方则是生态补偿项目的基本准则[27]。在消落带区域,由于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农民在水退时对消落带进行耕作,虽然对于水库而言有巨大的威胁,但是如果对其进行限制或惩罚,无异于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且在水库建成时期对他们进行的补偿已经不能满足生活水平需求,需要寻找新的途径解决移民的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如果通过收入补贴的方式,让这部分农民自愿放弃耕种,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退化。这样带来的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都是非常可观的。

基于PGP原则的生态补偿标准估算法需要参考农民放弃耕种产生的农业收入损失。这部分损失则可以利用收入损失法来计算。收入损失法通过测算各种直接投入或间接损失,来估算收入损失,从而确定生态补偿标准[28]。流域水资源在投入方面主要核算流域水资源和生态保护的各项投入[29]。在森林生态补偿标准确定中营造林的直接投入:包括新造林的造林成本及现有林的管护成本[30]。收入损失法在生态补偿中的应用在国内外已有所研究,有学者用收入损失法对恰甫其海水库移民的收入损失补偿进行的研究并核算出生态补偿标准[31]。这些研究成果都给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了参考。但是由于收入损失法仅仅是估算实时的经济损失,没有考虑到消落带日后的发展潜力,所以计算出来的补偿标准额度较低,在实际研究中应考虑到这方面的不足,综合生态服务价值法或机会成本法等进行研究。

4.3 意愿调查法

意愿调查法是Ciriacy-Wantrup在1947年提出的,随后该方法被大量应用于非市场化物品的价值评估。在任何一个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中必须考虑到受偿者的受偿意愿,意愿调查法在确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上已经有很多应用。有学者利用支付意愿法对白鹳保护的生态补偿进行定量研究,另外有学者利用意愿调查法获得的基础数据对湿地保护区居民的补偿意愿进行了线性回归[32,33]。杨欣等对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的标准核算中对农户的受偿意愿进行了调查,在对农药化肥进行限制的情况下,受访农户的受偿率在69.66%~85.25%,8种不同方式下受偿意愿在3866.55~7624.43元/hm2[34]。杨光梅、闵庆文等在研究锡林郭勒草原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中,初步估算了禁牧后牧民的受偿意愿为平均每年每户2.7717万元,人均为8399元/年,草地为85.95元/hm2。目前由于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消落带的合理开发利用已经被许多学者所提出,如袁兴中等[19]学者提出的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对消落带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必须要引导消落带的开发利用者合理保护利用消落带土地,因此消落带的开发利用者是生态补偿的利益的相关方,所以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时候考虑到消落带开发利用者的受偿意愿并对此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合理的制定生态补偿标准,而且可以提高激发人们对消落带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对消落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采用意愿调查法虽然可以考虑到受偿对象对补偿额度的要求,但是由于主观意识太强,制定的标准可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若果能够有效的去除意愿调查中不合理因素,意愿调查法对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非常有效的计量方法。

4.4 机会成本法

运用机会成本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实践较多,该方法的原理是“选择后放弃最大的利益”。Wossink在2007年证明了机会成本是土地上生产的市场化产品;根据Macmillan的研究结果,生态补偿的补偿标准是与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者的机会成本直接相关的[35,36]。史晓燕等分别采用静态核算法和机会成本法核算得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供给总成本的补偿标准为814123.65万元,为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及实施提供依据[37]。李晓光等应用机会成本法确定了海南中部山区进行森林保护的机会成本(2.37×108元/年),为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补偿提出了参考值[38]。消落带在流域或水库中所具有的生态功能包括调节功能、供给功能等,在水库运营中为了让水库流域的生态环境稳定,必须舍弃其中一些可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发展机会,通过核算所舍弃的机会成本作为确定消落带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机会成本法虽然可以充分考虑到消落带的未来发展前景,但是要与发展风险结合起来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较为困难的。建立良好的数学模型将机会与风险衔接好是机会成本法未来在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中需要深入研究的。

5 结语

消落带的研究目前日益被人们重视,但是消落带的生态补偿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态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内容,消落带的生态标准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模糊及不确定因素,后续关于消落带生态标准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消落带生态补偿尺度问题。生态补偿尺度是生态补偿作用的区域,不同尺度的生态补偿,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也不同,产生的补偿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尺度,可以统筹协调产生规模效应,以家庭为单位的补偿尺度,则可以保证补偿落到实处。优化补偿尺度,是消落带生态补偿日后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关于生态标准的计量方法。目前主流方法包括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法,意愿调查法,机会成本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使用单一的计量方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将会导致补偿标准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现象。为了能够有良好的生态补偿效果,在日后的消落带标准确定中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使得补偿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3)生态补偿方式的不同,也会对生态补偿的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补偿方财务或者物质单方面的压力,而且会产生良好的补偿效果。目前常见的补偿方式有资金补偿、物质补偿、政策支持、技术补偿等,未来在对消落带的生态补偿研究中,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对消落带生态补偿的方式进行具体研究,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方式积极探索。

[1]Cuperus R,Caters K J,Piepers A A G.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impacts of a road.Preliminary method of A50road link[J].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6(7):327~349.

[2]杜丽娟,王秀茹,王治国.生态补偿机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6):120~124.

[3]杨光梅,闵庆文,李文华,等.基于CVM方法分析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J].生态环境,2006,15(4):747~751.

[4]范小华,谢德体,魏朝富,等.水、土环境变化下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2006,22(10):374~379.

[5]陈瑞梅,王晓荣,肖文发,等.消落带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10,46(4):112~119.

[7]Nilsson C,Berggrea K.Alt erat ions of riparian ecosystems caused by river regulat ion.Bioscience,2000,50(9):783~793.

[8]Battaglia L L,Collins B S.Linking hydroperiod and vegetation response in Carolina bay wetlands[J].Plant Ecology,2006,184(1):173~185.

[9]Lowrance R R,Airier L S,Williams R G,et al.The riparian ecosystem management model:simulator for ecological processes in riparian zones[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0,55(1):27~34.

[10]Futoshi N,Hiroyuki Y.Effects of pasture development o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s of riparian forests in Hokksido in northern Japan[J].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5,24:539~550.

[11]Kellogg C H,Bridgham S D,Leicht S A.Effects of water level,shade and time on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freshwater marsh plants along a simulated succession gradient.Journal of Ecology,2003,91(2):274~282.

[12]苏维词,杨 华,赵纯勇,等.三峡库区(重庆段)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3):327~334.

[13]许 川,舒为群.三峡库区消落带富营养化及其危害预测和防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4):440~444.

[14]周永娟,仇江啸,王 姣.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J].生态学报,2010,30(24):6726~6733.

[15]卢德彬.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16]仙 光,方振东,龙向宇.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38(2):67~69.

[17]刁承泰,黄京鸿.三峡水库水位涨落带土地资源的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1):75~80.

[18]李月臣,杨 扬,何志明,等.三峡库区湿地研究进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4):25~33.

[19]袁兴中,熊 森,李 波,等.三峡水库消落带湿地生态友好型利用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4):25~33.

[20]吴良喜,曾红娟.水库消落带应算作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41~143.

[21]Whitehead J C,Blomquist G C.Measuring Contingent Values for Wetlands:Effects of information about Related Environmental Good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91(6):2523~2531.

[22]Gren M,Groth K H,Sylven M.Economic Values of Danube Floodplai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5(45):333~345.

[23]Turner R,Bergh,Jereon C,et al.Ecological-economic analysis of wetlands:scientific integration for management and polic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0(35):7~23.

[24]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4,5(1):17~23.

[25]谢高地,肖 玉,鲁春霞.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局限和基本范式[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2)191~199.

[26]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4):267~270.

[27]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8]张落成,李 青,武清华.天目湖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3):412~418.

[29]阮本清,许凤冉,张春玲.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实践[J].水利学报,2008(39):1220~1225.

[30]李文华,李世东,李 芬,等.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677~688.

[31]董鲁疆,洪 佳.对恰甫其海水库移民收入损失补偿的探讨[J].水利水电技术,2006,37(11):99~100.

[32]Karin Johst,Martin Drechsler,Frank W tzold.An ecological-economic modelling procedure to design compensation payments for the efficient spatio-temporal allocation of species protection measur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1(1):37~49.

[33]Kalpana Ambastha,Syed Ainul Hussain,Ruchi Badola.Social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 in conserving wetlands of indogangetic plains:A case study of Kabartal wetland,India[J].En-vironmentalist,2007,27(2):261~273.

[34]杨 欣,蔡银莺.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1):212~216.

[35]Ada Wossink,Scott M.Swinton Jointness in production and farmers'willingness to supply non-marketed ecosystem servic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4(2):297~304.

[36]Macmillan Douglas C,Harley David,Morrison Ruth.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woodland ecosystem restoration[J].Ecological Economics,1998,27(3):313~324.

[37]史晓燕,胡小华,邹 新.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东江源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水资源保护,2012,28(2):77~81.

[38]李晓光,苗 鸿,郑 华.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生态学报[J].生态学报,2009,29(9):4875~4883.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水库补偿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疫情下的补偿式消费 引爆宠物氪金新时代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解读补偿心理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