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2015-07-04寿丹阳
寿丹阳
【摘 要】幼儿天性喜爱游戏,而游戏也是周围环境和幼儿之间互动的一种基本形式,幼儿通过游戏获取满足与快乐的心情,并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幼儿音乐教育并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教学工作,其更像是一门艺术。教师在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时既要重视发挥音乐艺术自身的特点,又要着眼于幼儿智力发育特点以及成长发育规律,儿童心理特性以及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音乐课堂中喜欢嬉戏、玩耍,由此来看,通过游戏手段促进幼儿音乐教育无疑是终南捷径。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教学;游戏理论;运用
前言
游戏可谓是幼儿身心发展的一种客观需求,是其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福禄培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早期的各种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可见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其不仅是幼儿认识、掌握新事物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也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极为强大的促进作用。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具有极强的知识性以及技术性,其利用声音将某种思想、内在情感或者特定事物直接、形象并且生动地表现出来,然而音乐表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过于抽象,这就成了幼儿音乐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阻碍,通过何种途径将幼稚孩子和抽象化的音乐联系为一体也成为当前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当前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将游戏融入音乐教育教学是可取之道,游戏化的音乐教学充分激发了幼儿感受音乐、聆听音乐的热情,激发其音乐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激发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创造性。
一、游戏化幼儿音乐教学研究的意义
采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开展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是培养幼儿思想品德、提高其认知能力以及想象力,促进智力发展并丰富其音乐知识与音乐才能的良好途径。在游戏化音乐教学中,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幼儿通过心灵来感受音乐,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音乐的魅力。游戏可谓是一种自发而又自由的自然活动,将其引入幼儿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在积极快乐地参与游戏的同时体验音乐之美,进而产生学音乐的快乐之感。幼儿生性好玩好动,且具有具体而形象的思维,从其心理以及生理特点来看,幼儿的所有活动均以兴趣这个要素为根本出发点,因此通过游戏的方式组织音乐教学,将学习行为融入日常生活以及游戏玩耍中具有极为突出的优点——避免了传统教学枯燥无味,幼儿大感无趣的缺点,着眼于幼儿适宜的学习方式,以游戏的方式与途径组织开展全部音乐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游戏化音乐教学能够真正激发幼儿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促使幼儿逐步提升课堂音乐活动参与度以及享受音乐的水平。但应注意的是这一方法必须对幼儿有真正的吸引力,促使其主动参与课堂。结合当前幼儿音乐教学发展现状不难看到,研究游戏化幼儿音乐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幼儿音乐教育教学游戏化的理论支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勇敢、积极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理想,应对每个幼儿的创造以及想法予以充分尊重,对于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与审美感受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共同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凸显了艺术表现以及艺术欣赏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通过音乐游戏教学更好的为幼儿创造自由的表现机会。
当代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幼儿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幼儿日常游戏生活来组织幼儿音乐教育,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自然、随意、和谐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展示自我,以便于从根本上满足幼儿好玩、爱动、富有好奇心的天性。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内涵与理念恰恰是音乐表现以及艺术欣赏所依赖的原本性教育的切实体现,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始终关注发掘并培养幼儿的感性特征。其讲究通过幼儿本民族的富于民族特色的艺术方法以及艺术形式来寻找灵感,进而组织创造性教学,通过综合、即兴或者接近人体的方法来培养或者深度发掘幼儿的创造能力,促使其在身体、感性以及理性层面实现平衡发展。
而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也认为孩子心理特点主要以“玩”为主,幼儿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上激发幼儿兴趣,使之逐步喜爱并探索音乐知识,保持积极性与求知心来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创设出快乐、自由、充实的课堂氛围。由此可见,幼儿音乐教师应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把握儿童内心需求以及课堂教学知识,鼓励幼儿勇于表现自我,同时还应选择那些具有浓厚音乐性的游戏,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幼儿初步体味音乐的流动性以及独特韵味,最终能够自由表达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三、幼儿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幼儿音乐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在历史上的发展演变来看,国家教育部门不断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明确强调游戏在幼儿教学行为中是一项基本活动,同时也是全面发展、推进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在现阶段幼儿音乐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愿意组织开展欣赏活动,导致音乐欣赏教育难以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广泛开展;也有的教师过于关注音乐技能教育,不重视提升幼儿音乐修养水平,幼儿难以对音樂思想与内涵有准确的把握与深刻的感受,或采用过于简单枯燥的方法组织幼儿参与音乐欣赏活动。此外还存在教育观念过于功利、偏重技能、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目标过于刻板、教育内容缺乏趣味性等缺点。所以教师应积极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引导幼儿触摸音乐的欢悦和瑰丽,在音乐游戏中普及音乐基础知识,带领孩子们模仿、歌唱和跳舞,感受音乐节奏,对音乐音色做出初步的区分,切实培养幼儿音乐技能水平。
四、游戏化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是对幼教音乐活泼生动这一特点的直接体现,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幼儿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并初步体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为其树立音乐兴趣的必要载体。
(一)歌唱教学游戏化
游戏化歌唱教学的开展方式较多,不同的人演绎同一首歌曲所采用的游戏化方式也有较大差异,而不同的歌曲在音乐风格乃至歌词内容方面也有迥异之处,所以游戏化方式也表现出不同之处。鉴于歌唱教学具有开放性特点,游戏化歌唱教学的方式自然也是多种多样。
1.通过游戏化的身体动作直接诠释歌词。
此类游戏化方法与歌表演较为接近,是幼儿歌唱教学中一种最为常用的方法,但通过游戏化的身体动作直接诠释歌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歌表演,二者区别如下:首先游戏化身体动作开始于开口歌唱之前,歌表演大多开始于幼儿学会歌曲以后;游戏化身体动作体现了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的要求,因此身体动作既要充分传达出歌词内容,同时又要兼顾音乐元素标准的表达,歌表演则严格要求幼儿表演能够合拍,并做到与句子共呼吸等等。例如:《谁饿了》这首儿歌,笔者分小节给出了如下动作建议:①第一段1~2小节建议幼儿一拍一次模仿小狗走路的样子;②第一段3~4小节指导幼儿直立并并拢双脚,微微弯腰并以双手抚肚,表现出一只饥饿的小狗的状态;③第一段5~6小节要求幼儿在强拍处一拍一下,做出指着肉骨头的姿势;④第一段第7小节则指导幼儿双手微微平伸并作虚握状,拳心向下模仿小狗啃骨头的样子;⑤第一段第8小节则模仿小狗正在吃掉骨头,可伸展双臂将手心向上接近面部,作用食状;⑥第一段第9小节则握紧双拳放于胸前,一拍一下模仿小狗啃骨头的样子;⑦第一段第10小节则一拍一下以双手轻抚肚子,模仿小狗吃饱的样子;⑧第二段1~10小节可随乐表演唱,教师可带领幼儿一同扮演大灰狼,大家一起唱歌并一同寻找动物,扮演小动物的幼儿原地蹲下不可做其他的动作,防止被教师和其他同学扮演的“大灰狼”发现。由于没找到食物,“大灰狼”慢慢走远了,这时“小动物们”可以继续活动。
2.游戏化的情境设置。
在特定环境下人有赖于创设出合理的心理情境方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继而利用外界刺激来强化主体的感受力。我们在开展幼儿歌唱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同样能够基于音乐内容和元素创设心理情境,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同时结合其自身生活经验,对不同情绪情感产生具象的体验,其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感受能力明显提升。此类情境有赖于优美歌曲元素作为填充,却无需过多言语来表达,幼儿在这样的心理情境中能够自然融入歌曲所描绘的情境,进而利用自发联想体验想象的特定情境。以《摇篮》歌曲教学为例,这是一首歌词生动且形象的歌曲,笔者根据歌词中描绘的“星宝宝”、“白云”、“浪花”、“鱼宝宝”等内容采用多媒体设备制作了拟人化的图片,对歌词中出现的各个角色进行归类感知;然后带领孩子们模仿“飘”、“翻”、“吹”等一系列动作,以强化幼儿对于歌曲中动词的记忆,引导幼儿初步尝试理解歌词,并进行填词演唱。此外笔者创设出妈妈哄娃娃睡觉的表演情景并融入歌曲演唱中,幼儿们通过这一情境能够更加自然地学唱,适当变换哄娃娃的方法,从而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练习的目的。
(二)韵律教学游戏化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可通过游戏化途径开展韵律教学,利用日常生活游戏以及民间传统游戏的玩性将游戏化方式代入韵律活动,这样的韵律活动也富有音乐游戏色彩。(1)游戏化的角色情节。以歌曲《理发店》为例,笔者在教习幼儿们这首歌曲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指导幼儿想象理发师的动作,在第1~2小节中保持双手叉腰,然后头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各自扭一下;第3~4小节则抬起右手,以食指和中指作剪刀状;第5~8小节中每小节对应一个动作,要求幼儿们分别用左手和右手模仿剪刀状,然后以双手模仿剪刀剪去头发的動作;第9~12小节时保持双手手心向上,摊开然后点头两下;第13~16小节同样每小节对应一个动作,右手虚握模仿理发师拿起海绵擦或者刷子的样子,刷四下。(2)通过传统游戏来开展游戏化韵律教学。捉迷藏是一项极为常见的传统游戏,我们通常又将其称之为摸瞎子,是将某人双眼蒙住来找出躲藏者的游戏,这一游戏自两千年前的希腊就已经极为盛行,最早是作为儿童游戏的一种,被蒙眼者无法辨识方向,余者则呼喊取乐,继而由被蒙眼者找寻不断躲闪的众人,因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中世纪这一游戏在成人群体中也颇受欢迎。利用捉迷藏来开着幼儿音乐教学已有诸多先例,笔者以《小胖鸭子捉迷藏》这首儿歌为例,将捉迷藏融入音乐教学中:(1)曲一:第一段,幼儿们一边唱歌一边根据歌词内容模仿小鸭子的动作;(2)曲二: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们扮演小鸭子,小鸭子在前面游水,后面的鸭妈妈着急地追赶,当鸭妈妈快要捉住小鸭子时,小鸭子可以翘起屁股将头扎入“水中”,或者直接蹲下,鸭妈妈就不能捉到小鸭子,转身去找其他的小鸭子。(3)曲一:第二段,教师扮演“鸭妈妈”挎着竹篮,向幼儿们唱出“我可爱的宝宝,跟我回家吧”,然后向孩子们招手并说“小胖鸭子们快跟我一起回家啦!”,这时幼儿们模仿小鸭子“呷呷”的叫声并排队站在“鸭妈妈”的背后,这时“鸭妈妈”从篮子里拿出“小鱼”、“小虾”分给归队的小鸭子们,大家一起高高兴兴回家去。
五、结束语
当前幼儿音乐教学行为目标通常更侧重于幼儿行为变化的教育效果,而对幼儿内在品质的提升则有所忽略,换而言之就是对细微而具体的行为给予较多关注,不重视具有真正价值和积极意义的教育成果,导致教师难以对幼儿行为做出测量和辨别。而运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是对幼教音乐活泼生动这一特点的直接体现,游戏化教学模式下幼儿们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并初步体验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为其树立音乐兴趣的必要载体。笔者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总结发现,游戏化音乐教学为幼儿们创设了一个潜移默化的情境,使之逐渐树立并发展对于音乐的兴趣,并最终喜爱音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音乐的神秘魅力。
参考文献:
[1]刘丹.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2,(5):36-37.
[2]陈会.国内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结合国外音乐教学法对比分析国内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2):232-232.
[3]张晶.浅谈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华章,2014,(19):245-245.
[4]史剑星.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节奏感培养的方法和措施[J].教育界,2014,(21):170-170.
[5]寿丽.音乐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分析[J].教育界,2014,(13):167-168.
[6]郝建宇.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与游戏交互作用的意义[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6):234-235.
[7]秦文华.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探索——以济南市城区为例[D].山东大学,2013.
[8]李妍.浅谈幼儿音乐教育对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的借鉴[J].音乐时空,2014,(1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