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曲《春到湘江》的分析与演奏
2015-07-04马语燕
【摘要】本文选择古筝独奏曲《春到湘江》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全面介绍了该曲目的创作背景,从多个方面将其与原作进行比对,包括曲式、演奏心得与技巧等,总结出移植这种特殊的创作形式对古筝艺术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笔者对其音乐形态、演奏特点、情绪把握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归纳出这种新型的演奏模式对传统技法的传承状况,探讨新型模式之下与其他作品的融合点,客观评判其优劣势。
【关键词】《春到湘江》;古筝曲;演奏
当代古筝演奏者中最为著名的是王中山,其是第一个使用左手戴四个义甲演绎该曲目的人,其将弹轮、双手轮指、双手摇指、弹摇、走位多指摇等多种技法融入其中,加强了作品的整体表现力。在王中山的创作生涯中,其有一部分作品是改编创新的,其改编的笛子独奏曲《春到湘江》尤为受欢迎,被广泛流传。在这一作品中,王中山充分运用古筝这一器乐来表现出曲目的意境,在其旋律音阶、表现手法、演奏技巧方面都有所突破,给听众带来新的享受。
一、《春到湘江》演奏技法分析
(一)相关技巧的应用
(1)摇指技巧
摇指技巧在《春到湘江》中运用地最为频繁,其从引子开始便被运用。该作品中,引子用散板,各句的连接过程中使用长音遥指,从而确保分解和弦、琶音、刮奏等多方面都能够运转流畅。在部分乐段,其借助遥指技巧提升速度,使得速度翻倍,从而做到如笛子一样顺畅地演绎该曲目。
而事实上,在王中山的演奏生涯中,其对遥指技巧的运用令人叹服,远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传统遥指技艺的传承上。比如说,第6虚拟小结中,“#5”作为摇指“6”的装饰音,此处所采用的技巧为勾摇,能尽可能地达到竹笛演奏的效果,从而使得作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风味。
可以说,勾摇技术是处理装饰音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多指摇所产生的效果远远高于勾摇,能够实现柱式和音效果。运用大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一起摇奏“5、1、3”三根弦,加之左手压按而生的滑音,最终的效果非常惊人,婉转而动听,这是其他器乐所达不到的。
(2)快速指续
快速指续是针对密集音符而使用的,其能够进行有序的安排。有序指的是相邻之间的音在演奏指法上应不同,应符合古筝演奏的力学原理,手指可以更灵活自由,从而实现快速弹奏。该技巧大大提升了古筝这种乐器的表现力。在谱例内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上行还是下行,指法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演绎作品而设定的,并没有成为演奏的阻碍,相反更能够展现出演奏者的水准。
(3)指法的巧妙组合
在《春到湘江》的古筝演奏曲中,其快板段第87小节有一套极特殊的指法组合,异常巧妙。通常,食指与大拇指能够弹奏出小撮。但在此处,王中山却没有使用食指与大指,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中指与食指。倘若,演奏者不事先知道这一点,而是按照以往的办法进行演奏,将难以进行下去。王中山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围绕着音乐的需要而进行,为了充分满足音乐情绪的需要,而不断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在该作品的演奏过程中,不仅仅继承了传统的优秀技艺,还创新出很多新型技法,全面地提升了整个作品的表现力。
(二)合理彰显各段落的演奏情绪
在开始部分,由引子介入,所使用的遥指应逐步加强力度,应遵循由弱渐强的原则。这样做所展现的音乐情绪仿若:美好的清晨,湘江边的渔民在晨曦中憧憬着美好,开始新的一天。整个湘江边上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力度的不断加强,其过度到“1”音上,最终收在低音“6”上。演奏第二虚拟小节的摇指低音“3”的时候,其力度应该减弱。与此同时,左手也会出现一个刮奏,不能操之过急,应待遥指语气充分之后再进行。该处的刮奏为后续的第3小节的“3”作准备,而并非是为了第2小节摇指延长来进行补充的。这是很多演奏者所未能领悟的,刮奏提前为导致整个乐句不全。在第4小节的三连音部分,要掌握好左手的分解和弦的节奏与力度,应遵循“慢快慢、弱强弱”的原则。此处只有3拍,所以合理掌控节奏与力度。在第6小节这一部分时,要熟练运用勾摇技巧,既确保摇指“6”的顺畅,也要做到中指在准确的节奏点处勾出“#5”,其力度方面应该逐渐增强,具备湖南花鼓戏的效果。在第8小节中,在进行摇指“1”的演奏过程中,逐渐转到左手的琶音来进行补充,所以,即便是力度渐强,其“1”音也不可过强。若非如此,左手补充的效果就难以达到。在该曲目的演绎过程中,王中山平增了古筝这一器乐的特色,只有它才能做到流水般的演奏效果。所运用的刮奏,看似简单,确实独到设计的,力度、节奏都严格掌控,向听众展现出湘江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最后归于平静的音乐情绪。
在开始的引子中,刮奏之后开始进入行板,保持每分钟52拍的速度进行。从乐谱来看,第1、2小节的行板是由左手就可以独立进行的,而事实上,视觉效果却不佳,演奏者的右手无事可做,显得异常呆板。所以后半部的7个音可以用右手弹,这样整个视觉效果比较好。除了肢体表现之外,力度表现也非常重要,,这两拍中,一个是渐強,另一个是渐弱。除此之外,音色上也要加以控制。在靠岳山之处应明亮,中间部分应柔和。第3小节到第8小节主要为长摇。在此过程中,遥指要做到均匀,具有鲜明的强弱对比。在第8小节,该处的十六分音符节奏要求非常高,不能拖沓。左手部的分解和弦应始终位于中低音区,与摇指在中高音区呼应。这样做的效果仿若船工号子一般,远远地回荡,船桨拍打着水平,节奏感强,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啊!
二、结束语
《曲集》中一共收录了王中山十部作品,其内有简谱与五线谱,便于学习者使用。相关的乐曲介绍能够使得学习者深入了解作品的表达意境。比如《春到湘江》这一古筝曲目,其将器乐的优势充分发挥,演奏技巧相互融合,进行创新,全面展示了湘江意境。所以,传统器乐下的古筝艺术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开放和创新,融合和提升演奏技巧。但在此过程中,应深入研究,寻找古筝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交叉点,提炼出有益的元素,并且让这些元素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服务,成为古筝艺术新的特色之一。只有不断地借鉴与总结,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古筝艺术,推出更多的像《春到湘江》一样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 林怡.读谱法在古筝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意义[J].艺术教育,2015(07).
[2] 阿茹晗.摇指在古筝演奏中的应用[J].品牌,2014(12).
作者简介:马语燕,女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古筝专业,研究方向 :古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