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顺凤台小戏的艺术特色研究

2015-07-04赵佳睿

北方音乐 2015年19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

【摘要】文章对凤台小戏的历史源流进行了简要概述,并介绍了凤台小戏的产生背景及过程。重点从五个方面对凤台小戏的艺術特色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凤台小戏;戏剧与剧本;音乐艺术;唱词与道白

一、历史源流

凤台小戏起源于太行山巅的和顺县,和顺人民自古以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就以世代勤耕俭织,文风颇盛著称。县志记载:“十五元宵节,里巷立社,逐门张灯火三日,以祈丰年。十六男女结伴游行。”“九月九重阳节,拜贺登高,是月各社择吉演戏报土功。”从这些记载中不难看出,和顺人民好歌善舞是由来已久的,并以成为风俗习惯记入在册。甚至远至明代就有扮演古事和择吉演戏的记载。和顺县境内,从古至今流传过许多戏曲和民间艺术形式,如父子岭的弦腔,西边的祁太秧唱,东南边的小花戏,拉话等等,都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据民间老艺人陈双金口述说:“凤台小戏是南方一个卖笔墨的货郎儿,姓陈,在凤台成家落户后家传的一种说唱故事,后经过流传和改良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小戏形式。”

凤台小戏在最初阶段时,仅有《金钮丝》《茉莉花》《寄简》等南方民间曲调和其他戏曲剧目中的片段词曲。到明代末期才真正形成了生,旦,丑的行当,也真正有了自己的剧目,凤台小戏雏形开始形成。在小戏的发展沿革中,和顺县的风土人情,特有文化,相邻地区的地方戏,多种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都在传播中影响了这个南曲北移的艺术之花,使之形成了曲调优雅,剧情精炼,诗词文雅的地方小戏,深受人民喜爱,并与解放之后正式更名为凤台小戏。

二、艺术特色

一个地方小戏能够流传几百年之久,一定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我将它的特点分为五个部分:

(一)戏剧艺术

凤台小戏的戏剧内容简洁,结构精炼,篇幅都比较短小,故事集中形式活泼。内容大多以反映爱情生活和人们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剧目情节和故事又以《西厢记》《聊斋》中的故事为多,如《红娘寄简》《拷红》等。一折戏即是一个故事,故事精炼集中,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如代表性剧目《红娘下书》一段,故事虽取自《西厢记》,但只裁取其中一部分,集中笔墨在红娘身上没有再现崔莺莺,也没有多描写张生,突出的表现了红娘的才能,将一个心地善良的丫鬟体现的淋漓尽致。

凤台小戏的艺术表现方式也充满了特点,矛盾到高潮,却总以悬念结尾,给人留足想象空间,意犹未尽。由于多以爱情题材为主,一般故事内容都是把有情人美好地结合在一起,男思女想,男有情,女有意,循序渐进,美好又含蓄,到达高潮即结束,戏剧感十足。戏剧的主要矛盾都集中与对封建礼教的不满,故事也没有悲剧,顺乎民意让人向往。整个小戏既有北方戏曲的元素存在,但又充满了南方戏曲的含蓄文雅,轻盈欢快,以小见长,以精取胜,珍贵而美好。

(二)音乐艺术

凤台小戏因为它独特的形成过程,造就了它与南方戏曲,音乐密不可分的联系,音韵与旋律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伴奏乐器也有着不同于山西晋剧的显著特点,值得我们探讨研究。

凤台小戏的主奏乐器是扬琴和笙,配以竹笛和胡呼。伴奏音乐一起就给人以浓浓的南方丝竹风味,清新悦耳。打击乐器用板鼓,小鼓,小锣,碰铃,梆子和五音锣。小戏音调调高以演员的嗓子和曲牌的音域来决定。一般F调使用较多,旦角在此基础上翻高八度演唱。通常情况下以四二拍开始,演员一唱再转入四四拍。作品通常都以徵调式为主,如《盼五更》《度林英》等。

凤台小戏由很多独立的曲牌组成,属于联曲体结构。现在整理出来37套曲牌,如《红娘下书》《占花魁》《八角鼓》《八班》《银钮丝》《腊梅花》《煞尾》等等。曲牌种类很多,风格各异,既可以单独反复使用,又可以几个曲牌连接使用。《八角鼓》往往运用于大段唱腔的开始。《煞尾》多用于唱段的终止。对于不规则的长短句,使用了乐段扩充法和回旋法,将一句或数小节简单曲调多次反复,使整个唱腔达到平衡与完整。

凤台小戏的音乐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从伴奏音乐一起,就能明显感受到不同于其他戏剧的音乐情绪。在小戏音乐的不断发展形成中,博采众长,集南方音乐之柔,又融北方音乐之雅,形成了娓娓动听,流畅抒情的特有音乐形象。成为山西戏曲艺术中的一枚瑰宝。

(三)唱词与道白

凤台小戏的唱词与道白以及词句唱段,采取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干净洗练的手法,语言运用自如。由于凤台小戏没有武戏,所以在人物的唱词道白上尤为下功夫。

凤台小戏的语言,生动活泼,精炼,形象,韵律和谐。唱词有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四字,三字句,还有类似宋元曲结构的长短句。词句不论长短,都以“言,前”韵辙统一行腔,读起来流畅上口,唱起来韵味和谐,充满风味。如《玉娥郎》中的唱词:“且把烦恼,丢在一边,小姐命我,去把书传,签贴一封,交你看。”意达情到,恰到好处,不拖泥带水,的确是一种语言特色。唱词善于运用我国诗词当中,“比,兴”的创作手法,达到烘云托月的妙境。所以现在很多人称凤台小戏为文戏,就是因为它的唱词创作与其他戏曲相比更具有文学性,充满知识内涵。

凤台小戏的道白,与其他剧种不同,除了唱词间的夹白和简单的对话以外,尤其是独白,都是比较整齐的韵白,每句字数相等,句尾必须押韵,并且和唱腔前呼后应,相辅相成,可谓风韵独特。如果只看剧本,是无法分清是白还是唱的。如《逾墙》一剧中,崔莺莺上场白:“北斗横天,月照当轩,莺莺烧香,渠道花园举目无亲,实是凄惨。”说完紧接唱:“移动到金莲到花园,满目萧条月华寒,似这等凄凄惨惨,真可怜。”道白描绘了天上的星斗明月,介绍了莺莺到花园的情景。而唱词又述说了莺莺凄凉痛苦的心境,加深了人物个性的塑造。

凤台小戏十分注重语言的创作,直到现在创作剧目都要求精挑细选,非常注意水词淡话的剔除,以达到去芜存青,草下生花的效果。现代剧目更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充满地方特色。

(四)角色与道具

凤台小戏中,只有生,旦,丑三种行当,没有武戏,生角中,又分为小生和老生,旦角中分小旦和老旦,丑角有男有女。根据角色行当,其服装和山西中路梆子以及其他剧种中的古装打扮都一致;唯有丑女衣服,要讲究色调鲜艳,光彩夺目。

由于凤台小戏音乐与唱腔都很委婉,平缓,节奏平稳,善于抒情叙事,所以道具与服装都不会繁重复杂。全剧几乎没有大中型道具,就连小型道具也只有几件,小巧玲珑,制作精细。如代表剧目《送灯》中手端的一盏红纱灯,要选用良纱好竹条,细细编成椭圆形,底座用既坚又轻的质推琢磨成形,用鲜明的调和漆,多次涂亮,端在手中,端到台上,成为一件重要道具的同时更是一件小小的艺术品。

(五)剧本结构

1.小而精细

凤台小戏剧本贵在小而精炼上,简练而不失妙趣,非常的难能可贵。如《拍蝴蝶》剧中设置了三个人物,二姑娘,王妈妈,王生。剧中主要突出了二姑娘,一上场就交待了时间,地点和自己的心事。王妈妈一上场就了解二姑娘的心里活动但却装作不知道,这样就有戏可演,充满戏剧性到了花园该王生和二姑娘相会互诉衷肠的时候,剧情却戛然而止了,因为观众已经可以一目了然知道接下来的美好结局,所以见面即结束,可谓妙笔。三个人的戏如果全部平铺开又显得繁琐,如此看来这样的设计恰到好处,让观众回味无穷。

2.色浓味鲜

凤台小戏剧本大都保持了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情趣。只要音乐一起,就能很快分辨出凤台小戏与其他戏曲。浓重的水乡风味是这支南曲北移的最大特点。而凤台小戏却是我省唯一没有悲剧的戏曲剧种,用自己的艺术形式给所有的爱情都创造了美好的结局,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和人民性。

三、结语

凤台小戏只是一个地方小剧种,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仅仅是一点红。但这点红,在三晋大地这片戏曲的沃土上也丝毫未显逊色。这点红,生长在凤凰山前的凤台村,不畏历史的更迭,不畏世事沧桑的变化,在这片小小的热土上流传500年之久。这点红,飘着水乡之音,在潺潺的清漳河里,唱出了北国的“西厢”腔,让太行人们世代流芳。我们相信凤台小戏虽是万山丛中一点红,但今后必将是红花满月,香飘万里的满山红。

作者简介:赵佳睿(1990—),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合璧 尽善尽美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浅析音乐欣赏中的审美心理定势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我国音乐剧的历史经验和新世纪对策
畅游音乐世界品味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