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地区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可行性研究

2015-07-04左思玉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边疆地区高职高专

左思玉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宏职业学院2014级临床、护理等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应用,根据Rebecca 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中与口语学习最相关的策略项,结合英语学习特点,制定了一份英语口语学习策略问卷。使用SPSS11.0軟件对169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策略方面的使用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提出建议。并得出结论: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影响语言交际能力的水平.因此,重视探索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可行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边疆地区 高职高专 非英语专业 英语口语 学习策略 可行性

一、引言

在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中,学习策略的界定始终是一个基本问题,是进一步研究其他相关问题的起点。它直接关系到学习策略的分类标准以及研究学习策略所应采取的方法。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国内外的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很多,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学习策略的内涵,但其侧重点略有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定义(文秋芳,2000):

Rubin(1987)指出学习策略是促进学习者正在建构的语言体系的发展,并直接作用于学习的策略。

Oxford(1989)指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更为有效、更为自主、更为有趣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

oMalzeyandehamot(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个人用以理解、学习或保持新信息的特殊思想或行为。

ElliS(1994)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于发展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手段或步骤。

我国外语教学界,主要是英语教学界,对学习策略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秦晓晴(1996) 认为学习策略是第二语言学习者或外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为促进学习所采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方法或技巧,它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文秋芳(2000) 认为学习策略是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措施。该定义强调两点:使用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策略的实质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想法。本研究采用的是Oxford(1989)的定义: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行动。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对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研究成果改善教学方法,找到最佳的教学模式,减少教条主义,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环境调整教学方法。如将学习策略的教学渗透到课堂之中,针对不同个体差异因素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调查了德宏职业学院的17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在18岁至21岁.所涉及专业包括临床、护理、检验,英语水平高中低者都有。问卷发放171份,有效问卷169份,其中女生88人,男生71人。

2.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为调查问卷,此表以Rebecca Oxford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的英语教学体会增删了一些项目后改编而成,能真实的反应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对策略的使用情况。该问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第二部分是“英语口语学习策略量表”,问题的选项采用五点量表(5.point scale),分别为:1从来不这样做,2很少这样做,3有时候这样做,4常常这样做,5一直这样做。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每一项陈述符合自己的程度。第三部分是关于学习目的、性格等个体因素的调查。该量表共48个题目,分别测量三大类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

三、研究分析方法

本研究涉及多种分析方法,具体分3步进行:

1.首先对学生未作回答的个别策略题目用该题目的平均数代替,并用内部一致性的方法检验各类策略是否能达到统计上的要求。

2.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情况进行数据描述性统计(三类策略的平均数、标准差等)分析,通过对比发现两组的异同。同时,对各类策略之间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3.用数据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男生和女生所使用的口语学习策略是否有显著差异进行分析。

四、统计结果及讨论

1.调查结果。我院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策略的频率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交情感策略.有关外语教学的研究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差异对英语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调查中发现,英语口语水平高的学生更多地使用了元认知策略,学习策略使用的多少与英语口语水平高低是呈正相关关系的。

我们首先对这169名学生的策略使用情况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如表1和表2所示

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看,3类口语学习策略的平均值相差不是很大,而且多集中在2.5—3.5之间,属于有时使用的策略范围,这表明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没有明显的倾向性。从其平均值来看,最高的是元认知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最后是社交情感策略。从其标准差来看,它们内部的差异性比较大,这表明被试在学习英语口语时所采用的策略以及策略使用的频率都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且调查结果显示,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女生比男生更多地运用了各种学习策略。

从表3可以看出,在16项口语学习策略中,最常使用的5项策略依次是自我监控策略、利用资源、有效记忆策略、精加工策略、创造利用环境策略;最不常使用的5项策略依次是与人交流学习感受策略(M=2.503 SD= 0.850 )、迂回策略、准确性策略、计划和组织策略、借助母语策略。分析5项最常用策略,我们发现有2项属于元认知策略,3项属于认知策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最不常用的策略是社交情感策略。这说明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中不太重视情感策略,忽视了情感在口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五、学习策略的研究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1.探讨英语口语教学法。结合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经验和理论,积极探讨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特点的英语口语教学法,包括从语言输入的提供到语言输出的激发;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到语用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如黄国文指出:“我国的外语教学多年来一直强调以内容结果为中心,注重知识的获得,而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也不注重认识的运用和技能的使用。”因此,英语口语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监控能力。

3.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情感的因素有学生中学时的英语学习体验、学习感受、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及个人的意志品质等,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随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厌学、畏难及焦虑等心理问题。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习策略研究常常需要学习者自己去分析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巧去计划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虽然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出发点是学生,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的作用就不重要了,相反我们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影响学生的学习策略,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调控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增强学生口语学习策略运用意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当增强学生的口语学习策略运用意识,提高他们使用学习策略的范围和频率,尤其是要增强学生对社交情感策略的重要性的认识。

六、结语

本项英语口语学习策略研究只是一项现时研究,我们的调查结果只是一个时间点上的静止状态,因此无法更多了解学习者选择和使用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对他们语言学习影响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Oxford R.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 Press,1990.30-50.

[2]Michael,OMalley,Anna Uhl Chamot.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3]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4).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从理论到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猜你喜欢

非英语专业边疆地区高职高专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浅议大学英语课堂设计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
浅析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听力理解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谈南疆地区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如何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