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0例乙状结肠扭转手术治疗体会

2015-07-04马庆国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手术治疗

马庆国

【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40例乙状结肠扭转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10~140min,住院时间18~22d。所有患者均治愈,切口感染2例。结论:复杂的乙状结肠扭转及合并休克、腹膜炎、肠坏死或有坏死趋势者;对于非手术疗法无效者,一些非手术疗法复位虽然成功,但为达到根治目的,也应给于择期乙状结肠切除术。

【关键词】结肠扭转;乙状结肠切除术;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扭转是肠扭转的一个常见类型,是指乙状结肠以其系膜的纵向为轴旋转180°以上而造成的肠腔梗阻,严重者可使血液循环受累造成绞窄坏死。选用乙状结肠镜检查,试验性低压盐水灌肠,若灌入量超过500m1有液流受阻现象并向外流出,即可证明扭转梗阻在乙状结肠[1]。对结肠扭转的治疗原则仍多主张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因为结肠扭转为闭襻性、绞窄性肠梗阻,延误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易引起肠穿孔,死亡率仍很高。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40例,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3天~2.5个月。发病时间5h~10d。肠坏死 2 例,无肠坏死 14 例,扭转 270°~1080°,其中顺时针扭转15例 ,逆时针扭转25例。

1.2 方法

1.2.1单纯复位术 适用于乙状结肠扭转无坏死者。即将肠襻按其扭转相反方向回转即可复位。取左下腹旁正中切口,开腹后即可见胀大之乙状结肠襻。除非极度扩张,造成手术操作时有破裂可能者,一般应尽量避免行扭转移穿刺减压。必须穿刺时,要注意防止肠腔内容物污染。复位后,肠管内容物尽量通过术前肛门内放置的肛管排出。应注意,复位后留盆肛管的先端要超过远端梗阻襻之肠腔,肛管另一端则外置于水瓶中,术后留置肛管2~3天,使乙状结肠内保持空虚状态。如移动盲肠复位后固定于侧腹壁,乙状结肠亦可将过长部分平行折叠,固定于降结肠内侧。亦有人主张切除过长的乙状结肠利于预防复发。

1.2.2肠切除术 用于肠管坏死的病例,或者伴有其他器质性病变者。乙状结肠切除有三种手术方法:①一期切除吻合:近年来有人主张,对早期乙状结肠扭转、结肠水肿不重、年龄较轻、体质较好者,可行一期切除并在近端充分减压,局部清洁后行对端吻合术。②结肠造瘘术:对于肠坏死者,应切除坏死之肠襻,行Zcilukim双腔造瘘术。本法二期闭合较容易,应尽量争取,如坏死的肠襻远端位置较低时,则只能行远端闭合留置腹腔内,近端造瘘。注意:拖出造瘘之肠管不少于6~8cm,造瘘可于8~12周还纳。③第一次手术复位后再作择期切除吻合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时间110~140min,住院时间18~22d。所有患者均治愈,切口感染2例。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常能迅速恢复健康。

3 讨论

乙状结肠扭转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腹痛、腹胀、便秘三联征是乙状结肠扭转的主要表现。患者多有便秘习惯,或以往有多次腹痛,经排便、排气后症状消失的历史。部分患者发病前有使用泻剂病史,表现为突发性脐周或左下腹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的绞痛、恶心、呕吐,不对称腹胀,在腹部可扪及一巨大肠曲,从左下腹往上伸展到中腹或全腹部,可有局部压痛或全腹压痛,叩诊鼓音,肠鸣音亢进或减弱,则具诊断意义。直肠指诊壶腹部无粪便[2]。无肠坏死时全身情况良好,腹胀严重而全身情况良好,应警惕乙状结肠扭转的可能。一旦肠绞窄坏死,可出现腹膜炎、休克、循环衰竭、全身情况恶化等。

放射学检查有较大诊断意义。腹部立位平片可见单个胀大双袢肠曲,呈马蹄形,起自盆腔上至膈下,占据大部分腹腔,这是由于肠扭转产生一单向活瓣作用,使粪便和气体只能进入肠腔而不能排出,因而乙状结肠高度膨胀,充满气体,可见液平。结肠其他部分也可有一定程度积气。约1/3病例腹部平片不具诊断价值,尤其儿童及青年人。钡灌肠可见阻塞处钡柱尖端呈“鸟嘴状”或黏膜螺旋形式。

乙状结肠扭转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乙状结肠镜检查,试验性低压盐水灌肠,若灌入量超过500m1有液流受阻现象并向外流出,即可证明扭转梗阻在乙状结肠。X线平片及钡剂灌肠对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乙状结肠扭转X线平片表现为,扭转的乙状结肠闭襻肠管充气扩大。可见肠皱壁纹理均消失。扩大的乙状结肠弯曲呈马蹄形,马蹄的圆顶高达上腹或膈下,甚至将横膈抬高,蹄的两肢并拢向下直达盆腔[3]。由于肠腔扩大严重,所以肠壁变薄,立位时肠管内可见液平面,多数不在一个平面上。钡剂灌肠检查时,表现出典型的钡剂在扭转部位受阻,钡剂尖端呈锥形或“鸟嘴形”。并可见鸟嘴状上方接极度扩张之结肠影像。在不全闭瓣时,钡剂在扭转处可呈螺旋瓣样中断。

乙状结肠扭转肠管无坏死者。取左下腹正中旁切口,逐层进腹后,即可见到扩张增粗扭转的乙状结肠。术者右手伸入盆腔,引导辅助人员自肛门插入肛导管,通过扭转处,直达膨胀的乙状结肠,当即有大量气体和稀便自肛门导管排出,肠管膨胀立刻得以缓解。将肠襻按其扭转相反方向回转即可复位。如肠管扩张明显,肛门导管不能进入扭转之肠襻,则在膨胀肠襻的对系膜侧,放置荷包缝线,在其中央穿刺吸引减压,完成减压后,结扎荷包缝线,缓慢将乙状结肠复位。但这种穿刺方法应尽量避免,以防污染腹腔。复位后,留置肛门导管的头端要超过远端梗阻襻之肠腔,并予保留,3日后取出。这种手术虽然简单有效,但复发的机会多。所以近年多主张复位后,同时将冗长的乙状结肠部分平行折叠,固定于降结肠内侧,这对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结肠扭转的预防在于尽量减少诱发因素。积极防治便秘与腹泻,结肠寄生虫及先天性巨结肠。由于扭转常在粘连的基础上发生,所以要积极预防和治疗腹腔炎症,在外科手术中应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黄志强,黎鳌,张肇祥,主编.外科手术学[M].第 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827- 828.

[2] 徐富河,杨为民. 乙状结肠扭转46例分析[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9(4):548-549.

[3]严天卿.三合一手术治疗乙状结肠扭转16例临床体会.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4):468-469

猜你喜欢

手术治疗
髋臼部位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连续两节段峡部裂并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
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手术治疗分析
跟骨骨折38例手术治疗体会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脑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观察
甲状腺癌规范化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处理
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