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党政领导人才评价标准的研究
2015-07-04谢石柱
摘要:要将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愿景变为现实,需要各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党政部门的建设,又是其中的关键之所在。在当前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历史环境下党国家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上述原因,全面分析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子女的考核评价和选任用主要内容,并对其展开分分析,重点在于研究考核、評价和选任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党政领导;人才;评价标准
一、党政领导干部素质能力评价主要内容
在党政各级组织内部建立并实施全面的评价机制,对于确保党的干部路线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即通过党政领导人才特有的人才评价标准与体系,对评价对象的素质和能力展开考核与评价,进而得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决。属于有意识和目的的测评。这个过程要求拥有严密的罗辑与完整的结构。从具体工作任务的角度来看,它包含的工作有确定评价目标、选择评价方法、评价的实施以及结果的反馈等。而对其内涵的全面认知,可由组成要素与运作方式这两个子系统展开。
(一)组成要素
1.主体要素
党政领导人才评价中,认可的权利主体与两个责任主体在于人民群众,因此,党政领导人才评价的重点表现在群众的认可和满意。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指出,对党政领导人才的评价的权力,应该掌握在人民手中。具体实施这一工作的,即为党委以及党内部的人事机构。
2.对象要素
该要素指的是所有需要接受素质评价的相关人士,具体来说就是所有党政部门的工作者,即公务员。承担公务员领导责任的人士也包含在内。
3.标准要素
该要素指的是实施相关评价的标准以及参照系。标准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比如政治观、道德水平、个人能力和潜能、遵守国家法纪等。党在吸纳和提拔人才的过程中所实施的标准应当充分结合时代背景,紧跟时代变化步伐。
4.路径要素
该要素指的是相关人士在对党政领导人进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其中的途径含:干部考察与考核。具体来说主要有:推荐、民意推选、个人政绩总结、公示等。
5.制度要素
属于要素内部的以及和彼此间的作用有关的所有制度,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实体制度、程序性制度等。
(二)运作方法子系统
1.前期条件系统
评价主体在履行评价责任时,要以领导队伍的形成需求进行考量,在评价尚未开展前拟出确定的预案,预案必须对评价的具体标准、评价的对象、评价方法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规定。
2.信息收集和系统整理
评价主体使用获得通过的路径进行评价,其通过必须经过组织权利主体。组织权利主体可以对评价的看法进行考量,在此过程中将评价看法等有用的信息综合起来。
3.处理结果的系统
组织权利主体将所有的评价看法信息递交至承担评价职责的主体,后者必须以评价标准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以“公示”的形式,告知社会成员。
4.机制运行保障系统
建立并实施相关的保障机制,为评价责任主体工作任务的完成创造良好环境,严厉打击所有的违规现象,确保责任主体能够动态性地了解内外部的环境,对不恰当环节进行及时的纠正,这样的机制才是与时俱进的,才是科学合理的。
二、促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完善的建议
(一)坚持选拔制度的价值取向
首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伟大的无产阶级领袖马克思对巴黎公社所取得的斗争经验展开研究,领导者就是公仆这一思想在此得到确立。那么,这个公仆应该要服从人民的选择与组织安排。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其管理权本来就属于人民。因此,人民拥有选择与组织安排的权利,统治阶级当选是为了服务人民。
接着,应结合我国国情。改革开放以及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及文化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方针:创新民主政治建设内容,调整人民大会组织结构,为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提供助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发展时期,也是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时期,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邪恶力量视图对我国的安定团结造成影响,由国际经验来看,此时若能合理好各种关系,就能有效推动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但一旦处理不当,严重时甚至造成国破家亡的后果,由此可见,人才选拔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选拔制度要以推动党政事业的发展为目标。
在当前世界的变革和调整下,多权化的变革与调整呈现出史无前例的深度与广度。如今的世界,早已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态势,和平发展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梦想和奋斗目标,当然小范围冲突或是战争依旧存在。不少热点问题出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类政治力量不断调整,推动着国际战略更为激烈。由经济角度来讲,随着各国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际产业的转移必然进一步加快。在这种发展势态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极端,一方面大国崛起,另一方面则南北差距扩大。经济风险加大,全世界在市场、科技、能源资源中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竞争上和思想交流也日益频繁,国家之间加强了软实力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国政府也给高新企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为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十分重要的阶段,呈现出了众多的特性,很多新的课题和矛盾亟待解决。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只有维持旺盛的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因此领导人才必须具备更加全面和过硬的素质,比如价值观的正确性、能力的全面性等。
(二)进一步完善选拔任用的标准条件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都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目标的。所以,在对党政领导人才进行提拔任用时,务必要坚持价值取向的正确性,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这一原则,在推无产阶级事业的进步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以公仆之心服务于人民。因此,在领导上干部的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任用标准,以德为先,能力辅之,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政建设制度深入开展,一切以“实”为主,坚持培养选拔好干部,并有效改进考核的“指挥棒”。坚定不移地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旗帜,带领人民迈向小康社会。坚持正确方向中,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干部工作中的问题与矛盾较为复杂,加之改革断了跑官要官和投机钻营者的后路,从而遭到了他样的抵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等于权力与利益的调整,进而出现风险,但若不改革,则风险永远无法根除。因此,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依据中央要求,坚持民主选人、公开监督、择优用人、竞争上岗、任用贤能。
【参考文献】
[1] 吴向东.构建完善党政人才评价认可机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5):50-51,54.
[2] 刘慧永.马克思的无产阶级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3.
[3] 尹杰钦.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视角[D].湖南师范大学,2005.
作者简介:谢石柱,新化人,本科毕业于中央党校行政管理专业,现任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党支部书记兼副院长。长期从事党务兼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