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为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音乐教育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2015-07-04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曾偲偲

成才 2015年12期
关键词:量身节奏分层

■ 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 曾偲偲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胡晓燕

如何为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音乐教育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小学音乐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武汉市江汉区前进二路小学曾偲偲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晓燕

量身定制的产品是最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像只有量身定制的旗袍才能完美贴合女人不同的身材一样,真正优质、高效的教学同样来自量身定制。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群体客量越大,差异的层次也就越多。只有充分了解个体差异、尊重个体差异,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分层教学策略,才能让每个学生个体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环节时,就必须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实施分层教学。

“量身定制”就是基于分层教学策略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它能达到教学效果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怎样才能进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教育呢?2011年,笔者学校成为武汉市江汉区首批小班化教学试点学校,在班额少人数少的前提下,依据《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新理念,笔者开始着手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对基于分层教学策略的“量身定制”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简要的解读与初步的探讨。

一、把握有教无类,实施教学设计的量身定制

【案例回放】小琳上课时总是一副心不在焉、永远没睡醒的样子。整整一个学期,她没有翻过一次书,没有发过一次言,就那么安静地坐着发呆。同学们都说她是特殊生,可以不用做作业不用考试,这位“边缘生”被我安排在最后一排。

第二学期的一节课,学生的唱谱环节让我大失所望。我期待地望着几位“潜力股”,他们却把头埋得很低。正当我失望地想要自己范唱时,一只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我惊讶地看着举着小手的小琳:“你会?”她没有回答,而是一字一句地唱完了谱子,无论是音准还是节奏,都远远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表现。“可是有些内容我还没有教过,你怎么会唱?”我又惊喜,又诧异。“猜的。”她羞涩地一笑。她的笑让我无地自容——这是一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孩子,她对音准、节奏和音调极其敏感,而我却因为偏见一直忽略了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类有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这些智能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均衡的,有些人的某些智能比较弱,却可能在其它智能上存在惊人的潜力。小琳的案例让我对“多元智力理论”有了切身的感悟:看似一样的孩子,音乐天赋却各不相同。那些所谓的学习能力强、语数成绩好的孩子,在音乐这门特殊的学科里,他们也许会黯然失色;而一些大众认为的“边缘生”却有着你不可想象的“超能量”。

1.个性化教育的基础——了解学生

音乐学科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对学生的分层方法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些学科大都以学生考试分数来区分学生的层次。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元化,而且它是一门难以用“纸笔”测验评价的学科。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音乐技能学习及掌握的情况,我对班级28个学生进行了测评,项目包括唱歌、乐器、舞蹈等音乐技能。以唱歌技能为例,我是根据学生唱歌部分的学情进行的分层,这样的分层,有利于教师科学地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A层无伴奏,音准稳定,独立完成演唱B层音准较好,依靠伴奏完成演唱C层音准特别差,有伴奏还是唱不准

2.个性化教育的帮手——角色体验

如何运用上述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呢?经过长期实践,笔者摸索出“角色体验”的方法。为了避免学生背负唱不好而丢面子的心理负担和挫败感,在不公布考核结果的前提下,依据测评结果结合当下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我为学生量身定制了四种角色并制定了分层目标,如下表:

分层角色体验 努力方向A层“我是歌手”组 加强、提高演唱水平B层“大众评审”组 轻声演唱、仔细聆听C层“我是乐手”组 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D层“歌伴舞”组 乐于参加各项音乐活动

一台精彩的演出是因为有了灯光下的歌手、舞台下投入的观众,还有为歌曲伴奏的乐队和舞蹈演员。歌手、观众、乐队、伴舞,每堂音乐课就是我们的一次表演舞台,四者缺一不可。这样分层目标的设定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小组协作的能力。

二、坚持因材施教,实施教学过程的量身定制

1.个性化教育的提升——小组合作

在小组座位的设计上我选用了上图所示的扇形,这样既避免了“歌手组”受到表演组的干扰,又让容易摇摆的“评审组”在“歌手组”的引导下越唱越好,同时还可以让“表演组”在小组合作的影响下有所进步。

一个学期下来,许多“评审”纷纷晋级成为“歌手”。带给笔者惊喜的还远远不止这些。“评审组”成员从表情、音色、动作、眼神等多方位评价“歌手组”,形成他们独有的点评模式:既有肯定又能提出继续努力的方向,在明确问题后,还能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促使自己也向更好的“歌手组”发展。这其实是一种角色互换的过程,通过聆听、对比、思考,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在小组合作中,会产生更多分工协作,例如小组内唱歌好的可以做领唱,比较害羞的可以跟唱,而擅长舞蹈的可以伴舞。这样的协作和分工能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体验、学会获得。当然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为了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需要长期的训练。当然,随着时间的累积,小组合作的成效还是显著的:原来不喜欢音乐的学生对音乐也感兴趣了,原来不敢放声的学生也敢于尝试了,原来喜欢音乐的学生则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样的合作,才是有效的“每个教育”。

2.个性化教育的保障——分层辅导

【案例回放】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的歌曲《火车开了》。教师根据学生对节奏掌握的不同程度,设计了不同的情境表演内容:节奏较稳的学生选择较难较复杂的“kacha”节奏卡,节奏感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可选择长音“wu”节奏卡。

(1)学习wu的节奏(火车的叫声)

(2)学习honglong的节奏(火车大轮的声音)

(3)wu和honglong节奏合奏

(4)学习kacha的节奏(火车小轮的声音)

(5)三声部节奏合奏(一齐读出,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课标》中的小学音乐创作实践内容包括:1~2年级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力度、速度加以表现。案例中教师巧妙地把枯燥的音符转化为了生活中的音响,通过进行多层次的节奏训练,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并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这种训练可以单条练习,也可以以A+B接龙的形式进行训练,还可以三条节奏叠加起来训练。在学生充分掌握后,还可以让学生小组交换节奏卡,更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节奏配以歌谣进行创编……这样的分层教学实施策略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更提升了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而且初步建立了二声部的和声感受,为即将接触的合唱教学做好了铺垫。与此同时,分层教学实施策略还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运用多元化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量身定制

在音乐教学分层教学时,学生的层次是不能硬性划分的,测评的手段也是多样性的,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应是“开放性”的。

1.机智灵活的口头评价

口头评价是课堂评价最常用的,也是最及时、最经济的评价方法。教师在评价时,评价语言应丰富,还要注意语言的个性(幽默、机智、简明、丰富等)。

如:教学《小雨沙沙》时,教师让学生演唱歌曲时,有的学生将“沙沙沙”唱得过重过强。这时,教师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悄悄地说:“我们唱的是小雨沙沙作响,可不是暴雨轰隆隆哦。你们这么强的雨滴砸下来,种子都不敢出土了!”

2.形象生动的实物奖励评价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利用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小物件作为奖励,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起到“榜样”的作用,辅助教师教学。

如:执教《小蜜蜂》一课,笔者将用卡纸和一次性筷子制作的小蜜蜂棒奖励给勇于回答问题和上台表演的学生。这个礼物不仅是教师的评价工具,还可以当做教具,给学生还能成为可爱的指挥棒。

3.取长补短的学生互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够正确评价别人。而在学生评价他人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如在执教《祖国祖国我们爱你》一课中,教师请“评审组”对“歌手组”进行点评。

师:好了,第一组的歌手已经演唱完毕了,哪位评审来点评一下?

生:我觉得他们的旋律唱得很准确,如果表情能带点微笑就更好了!

师:说得真好!既然要唱出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在演唱的时候我们小组就要加上甜蜜的微笑,才能唱出亲切的声音呢!第二组呢?第二组的表情你们满意吗?有多少同学愿意点赞?谁来试着点评一下?

生:我为何玉琪点赞。因为她不仅唱得好表情好,还加上了动作,简直太美了!

其实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4.彰显集体力量的“小组抱团”测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这段话告诉我们,音乐分层教学的评价是“多元”的,它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也不是用某一次的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全部,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C层学生以鼓励为主,关注态度;B层学生以指导为主,关注发展;A层学生以激励为主,关注能力。

如果在期末测评中的标准是统一的,这样就会导致A层或部分B层学生轻松获得“优”,而C层或部分B层学生即便准备再充分也只“合格”,但是统一降低标准,又会让一部分学生失去努力的动力。怎样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指出他们更好的发展方向呢?笔者尝试以“歌手组”带“乐手”组的形式进行测评,小组内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任务。经过尝试后,C层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B层学生发挥其协调能力,A层学生则可以选择“加分项目”单独表演,小组为其点赞加分。这样的组合使得C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向B、A层靠近,而A层学生也能获得大家的肯定,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

四、“量身定制”的教育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笔者以本校二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经过四年的课堂教学后,音乐技能以及音乐学习兴趣的状况是否有所改变。为了使选用的数据具有可比性,笔者对唱歌技能、乐理知识、音乐欣赏以及对音乐课的兴趣这四项结果与该班学生二年级时的考核成绩平均分进行对照,图表呈现如图1:

图表的数据显示,学生经过四年“量身定制”的音乐课堂教学,在音乐技能方面都有一定的上升,而且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在提升。这样看来,量身定制的分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量身定制音乐教育的运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助于观照学生的“差异性”。

另外,笔者选择了“唱歌技能”及“学习兴趣”作为实验检测的内容,同样以四年的数据做分析比对。从图表呈现的结论是:学生的音乐能力及兴趣随着他们年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如图2:

图1

图2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教师按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分层进行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各自不同的目标,并获得教师正面的、积极的评价。这种教师认可和自我目标的达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思维水平和权衡性发展上,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稳步发展,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发展非常迅速。在求知欲发展上,小学阶段学生均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到六年级达到高峰。“量身定制”的音乐教育在小学生快速发展期里,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求知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是最有效的“学习动机”。

“量身定制”的音乐教育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灵活地创造一些随机性的学习机会,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更高的自我要求,从而满怀热情地投身学习。学生在这样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取得很大的进步,人格也得到和谐发展。

任何人的天性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多面的色彩,都值得被善待和挖掘。身处大力推行“小班化”教育的今天,面对每个独一无二的学生,我们要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关注他们,承认差异、乐见差异、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打造“量身定制”的音乐教育。我们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喜欢音乐课、爱上音乐课,让音乐课成为学生幸福、快乐的源泉。

责任编辑廖林

猜你喜欢

量身节奏分层
量身定制的美颜霜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YOUNG·节奏
有趣的分层
有一种膏方叫“量身定制”
全适配镜框技术 量身定制的舒适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人”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