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文明
——以学生小一的成长为例
2015-07-04徐珊梅
■徐珊梅
如何引导学生走向文明
——以学生小一的成长为例
■徐珊梅
本学期,我和余桂霞老师搭班,接手四年级(4)班这样一个男女比例几乎是三比一的特殊的班级。大家都说咱俩搭档是强强联手,我却在想,余桂霞老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在她工作极为智慧﹑极为细致的情况下,作为副班主任,我到底可以做些什么。短暂地观察以后,我发现,作为学生不太熟悉的﹑还暂时让学生没有敬畏感的老师,我可以看到孩子们最本真的一面。这种本真有时是可爱,有时却是问题所在。下面,我就其中的一个案例,具体谈一谈。
高个﹑阳光﹑帅气,是男孩小一(化名)给人的第一印象;初接触,反应机敏,又听说其奥数成绩不仅在本班,甚至在本年级也是数一数二的,这让人立刻觉得他的聪明;作为体育委员,班上男生多而调皮,他却可以管理得井井有条,其组织能力可见不一般。
在无意中发现,他一本正经地整队,高声“稍息——立正——”,而后低声吐出“放屁——”,引起队伍一阵骚乱;在无意中发现,在和其他同学玩自创的“大型穿越游戏”时,极其自然地飚出一句“汉骂”,横了他一眼,他觉得不好意思低下了头;当再次听到他骂出脏话时,我觉得并不是偶然,也许已成为习惯,和他约定,净化语言,否则言语规劝无效需要用“重典”。时隔不久,因为一小片废纸的归属问题,脚踢纸片互相指责无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在正副班主任都在场的情况下,大声骂了对方一句脏话。
事不过三,按照事前的约定,他带着纸笔来到办公室,让他写下事情的过程,他三言两语一气呵成,毫无愧疚地递给我。我告诉他,这样的提纲对事情的解决没有多大的意义。我希望他能用心地完成这件事,详细地记录整个事件以及自己内心的变化历程﹑心理感受,这样才能剖析透彻,可以叫反思,也可以叫成长故事,老师更喜欢叫成长故事。聪明的他静下心来,开始按要求进行回顾﹑书写。写完后,我满意地表示通过,让他回教室。不一会儿,我正走到教室门口,他在整路队,背对着我,听他大声跟同学说:“他妈的,徐老师让我写反思,累死我了!”其他同学看到我,掩嘴而笑。他回头,尴尬地笑笑说:“徐老师,我真的不是在骂你!”我轻轻地笑着说:“这个不解释﹑不重要,抽个时间,把刚才这个小片段加到你写的成长故事里。”
回到办公室,我百感交集,思如泉涌写下一段话:“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也许很长很长,也许很短,故事的主人公叫小一,他将决定故事的走向,故事的名字有几个备选:《告别粗鲁,SO EASY?》《粗鲁到文明,你需要多久?》《我为什么一直拒绝成为文明学生?》等”我把这段话放在了他的成长故事前,作为“前言”,并请他认真读过。
一段时间,风平浪静……
一天下午,班主任因公外出。放学时,有学生告诉我,到我校参加赛课的一位老师留了一些棒棒糖在讲台上,为了争抢,小一和另一个男生互骂互殴。小一放学后在学校继续托管,找他了解情况,他义正辞严,说他作为班干部,制止争抢,结果对方不服,还出言﹑出手伤人,自己忍无可忍才教训了对方两下而已。之后,他信誓旦旦地保证自己没有撒谎。我跟他说明:“两种说法,孰是孰非,老师今天不能轻易下结论,待明天进一步调查清楚再谈。”
第二天,全班在场,班主任也在场,我请知情的同学站在中立立场说说昨天的事情。事情越说越明:小星抢到了一小把棒棒糖,小一飞速上前却没有抢到一颗,他让对方让出几颗遭到拒绝,于是恼羞成怒,恶语相向,大打出手……在众人的述说过程中,小一一反常态,没有再极力狡辩,接下来的记录“我的成长故事”也很坦诚。我让他重温了一下老师为他写的前言,没有多说一句话,让他回教室了。
又一段时间,更关注他,却更加风平浪静,问问其他同学,也没有这方面的反映。有时,我还有另外的令人欣喜的发现:接过午餐,他率先﹑可爱地说声谢谢;当有人对班级脏活拈轻怕重时,他男子汉似地走上前去;当老师指出他人错误时,他不再大声喧哗﹑添油加醋……
也许,他的粗鲁故事已悄然结束,另一段不一样的文明故事正在书写。也许,目前的文明也还只是初步的﹑表层的文明,只要方向不错,他的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
反思小一这半年来的经历,我想这其中的变化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要判断清楚孩子某方面的错误是偶发性的,还是习惯性的。如果是前者,一个责备的眼神,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即可达成育人目标;如果是后者,深入谈话往往也不能立刻显现效果,一个时段的细致观察,严正纠偏,用心反思,及时鼓励,并以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档案式的记录﹑跟踪式的引导才能慢慢见效;另一个方面,我们知道,一个好习惯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摒弃一个坏习惯再形成一个相应的好习惯,也非一日之功,更需要教育者的一份耐心。那么,教育虽费时﹑费力,却因为针对性﹑持续性而有高效。
二是建立实质性帮扶的信赖基础。有时孩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复杂的,一味严厉指责或一刀切地限期整改,抑或是请家长,这些外因手段,不一定能立马见效,教育必须要促使其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那样做的确不对,我知道该这样做,我也很愿意去这样做。对老师的教育,学生有时信服,有时反感。前者是因为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确行为偏颇,老师在帮助我,希望我在保持个性的同时能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后者是认为老师和我过不去,一天到晚找茬。我认为,即使在错误反复发生的时候,发生了事情,作为老师,不要武断,要主动听取孩子的意见,必要时,可在全班进行讨论。那么,孩子就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就能得到认识的提升,就能得到改变的内驱力,继而产生良好的行为趋向。这样,老师给予孩子的就是实质性的帮扶,而这种帮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老师信赖﹑信任的基础上。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
责任编辑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