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与家族的肌理中探寻母爱

2015-07-03侯业智

延安文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散文人生母亲

侯业智

对很多人而言,惠雁冰老师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优秀的老师,这从他的一批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学术成果和各届学生的教学评价上可以找到佐证。惠雁冰老师的学术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执着地关注着革命样板戏、十七年文学和延安文艺等研究领域,在文学研究的顶级期刊《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和《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期刊发表多篇高层次论文,同时推出了《样板戏研究》和《文本重读与意义发现》两部专著。这样的学术成就即使放在985或211院校也是很骄人的,何况是延安大学这样一个地方院校呢?此外,惠雁冰老师讲授的《当代文学》成为延安大学文学院学生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惠雁冰老师也因此屡屡被评选为文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之一。

但是,当我看到老师创作的散文《一个人的战斗》时,我更为惊讶。没想到惠老师不但在学术研究上才华尽显,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颇具功力。这篇文章从语言、结构、内容上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学术思维浸润下的

散文创作

惠雁冰是一位长期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在其学术文章中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作为他的散文处女作品,《一个人的战斗》在创作风格上或多或少地留有着其学术论文的创作印痕。但是,细细品读这篇散文就会发现,作者的这种学术表述并没有限制其艺术思维与文学表达,反而为散文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首先,《一个人的战斗》在叙述节奏上以理节情,张弛有度。有人说过,痛苦出诗人。诚然,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不是在安逸的环境下创作而成,而是艰难困苦的环境或人生困顿中诞生的。远至古代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近到当代陕北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些经典作品都是在“一把辛酸泪”中艰难诞生的。如果没有作者的窘境与困苦,也许这些彪炳史册的文学经典将不复存在。惠雁冰的这篇散文也是在其母离世后情感极度动荡中产生的一部作品,其饱含的情感热度可想而知。但是,惠雁冰的这篇散文并没有一味井喷式地宣泄这种炽烈的爱母情感,而是将这种情感沉积下来,通过细致的历史还原与有序的叙事推进将对母亲的爱意与情感化作汩汩溪流,绵延流淌。

作品是以倒叙的形式展开叙述的。作品所选择的叙述时间是母亲去世后的三个月,也是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这个时间节点设置非常巧妙,母亲的离世带来的撕心裂肺的心理痛苦在几个月的沉淀后已然恢复了平静,这种平静的心境有利于作者展开理性而真实的叙述。同时,过年自古以来寄予着中国人阖家团圆的生活理想,饱含着中国人思乡思亲之意。这样一个节日无疑是触发作者回忆母亲和书写母爱的最佳时刻。

作者在作品开头并没有直入主题书写母亲,而是宕开一笔书写了回乡乘车时的所见所闻:年轻的一对低头鼓捣着微信,不时用含韵丰富的浅笑传递时尚的爱意。中年的一对目光如矩,时刻守护着脚下的行李,纸盒上陕北黑山羊的标示分外醒目。以两对夫妻的描绘开启了作品的叙述,开始从历史的尘埃中探寻母亲足迹,从出生、读书、恋爱、结婚、生子、工作到病逝等人生关键节点上较为理性地还原了母亲的人生历程,展现出一个形象生动、性格复杂的母亲形象。

其次,《一个人的战斗》在语言风格上有着显著特点,即学术用语和文学语言的巧妙融合。这篇散文保留了惠雁冰老师学术文章的一贯奇美语言风格的同时,让读者在阅读中体味语言所产生的独特魅力。

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才华,在用词用语和字里行间不乏华美奇崛的艺术表达。这篇散文语言风格有其非常独特的地方,既是通过奇崛的语词和艺术化的联想形成一种奇美的艺术张力。这篇散文有很多寓意丰富的词语运用,形象地传达出了特定的情景与心理,比如文章中用“含韵丰富的浅笑传递时尚的爱意”形象地表达出年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用“寒风中瑟瑟卷飞的落叶”描绘出了阶级斗争时期母亲的艰难境遇;“正如桑叶上匍匐逶迤的春蚕一样,在将自己变得通体透明的同时,也将自己生命的丝弦磨得薄若蝉翼”形象传神地描绘了母亲特定阶段的尴尬处境,用“密云中极速穿行的日光一样,星星点点,转瞬即逝”来刻画了母亲的强颜欢笑的神情,等等。

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保持了惠雁冰的学术论文的一贯风格。作品在语言风格上饱有学术语言的特质,全篇的各个篇章中都有一些类似论文体的表述语言。比如文中的“这是一个全民表演的时代,也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对日常生活的美学经营与对生活本身的天然警惕已成常态”、“将层层扭结的情愫尘封,但疏淡中似乎隐现着更为蹊跷与错综的纹路”,“然而个体的悲哀恰恰在于对波诡云谲时代的稚嫩理解”,“其间发生的种种看似琐碎却意义多重的事情,将母亲的生命光影折射得绚烂夺目,也使母亲成为民间历史橱窗中色调斑驳又生机盎然的独特镜像”等等都不同程度地读出学术化表述的味道。

二、战斗:串联母亲人生轨迹

的关键词

《一个人的战斗》无论从其书写动机,还是字里行间,都浸润着一种深深的母爱情怀。但是,作者在表述的过程中并没有让情感滥觞于其间,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与历史还原来书写母亲、表达母爱的。统观全文,作者以其敏锐的艺术触觉精准地抓住了母亲生活和性格的核心质素:战斗。并以这一质素为主线,在尘埃落定的历史深层探寻母亲的成长与发展轨迹,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真实鲜活的母亲形象。

在母亲的一生中,“战斗”可以说是其人生历程的一个高度凝练。从她出生坠地的那一刻,母亲也许就应该按照那个时代陕北普通农村女孩子的人生轨迹发展。但是,母亲却以她的要强与执着选择了用知识改变命运,以极其艰辛的付出获得了这一机会,这是母亲的第一次战斗。第二次战斗就是与父亲的结合。在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与一个阶级成分不好的对象结合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惨烈的代价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为了爱情铤而走险的人,在这场爱情中表现出了为了爱情而承担苦难的决绝和勇气。尽管之后的生活中经受了超乎想象的困苦与艰难,也曾表现出短暂的徘徊与犹疑,但是母亲却坚持了下来。第三场战斗是改变前途命运之战。因为特殊的历史时代和政治环境,母亲尽管几经努力,但是仍然没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前途与命运。直到改革开放后,母亲抓住教师招考的契机,一举实现了命运的翻盘,顺利成为正式教师。第四场战斗当属与奶奶之间的婆媳战争。这场由爷爷回归而引发的家庭矛盾几乎贯穿于母亲的婚后的整个生活,直到去世前才得以释怀。第五场战争就是对子女婚姻生活的干涉。一贯果敢的母亲在大姐、二姐的婚事上大加干涉,以自己的“成熟与稳健”促成了女儿们的婚姻。但是事与愿违,大姐的婚事并不如愿,这也成为母亲一生的痛楚。第六场战争则是母亲与疾病的抗争。母亲尽管一直以来心气高、不服输,但是在疾病接踵而至后,一方面和疾病做斗争,一方面却异常地关注着子女,焕发出一种异样的母性情怀。

作者以这六场战斗为主线,抓住母亲一生中的关键事件进行铺陈叙述,以细节的描绘还原出了特定历史阶段母亲的人生与情感发展轨迹。这样一个个历史片段最终勾连出一条清晰明了的人生主线,形成了母亲独特的人生写照。

三、特定历史环境中的

“一个人”

这篇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个人成长与历史背景、家族背景等联系在一起进行书写。这样母亲的成长历程和战斗历程就不单单是个人经验的一种文学书写,而是承载着更多的时代内涵与历史积因,成为了一种承载历史经验的个例书写。

一直以来就知道惠雁冰老师有着辉煌的家族背景,但是一直未听他详细谈及。他在这篇文章中首次谈到自己的家庭背景:“我的老爷爷是清涧最大的地主,在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期,曾为清涧县警察局长、保安团长和商会会长,有地2000多亩,县城中开有多处商号和银庄,在陕北影响颇大,有民歌云‘打开清涧城,活捉惠华亭”。这样一个显赫的家世要是放在当下那是无比的荣耀与光荣,但是在十七年和文革期间,这样一个身世就等于是一颗定时炸弹,会给个人的生活带来无穷的灾难。

散文《一个人的战斗》中,母亲的性格冲突与命运悲剧与这一历史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文中写到:“在当时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成份高的特定历史场景下,母亲像一个端着秤盘万般迟疑的货郎,在县城与乡村、罪恶与良善、革命与反动、家庭与才华之间进行着不断的考量,一旦抉择,就意味着她的一生包括她贫下中农这一铁杆庄稼的身份,将和地主崽子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将会由此断送她本应该得到的各种机会”。但是,母亲最终却迈出了这一步,正因为这一步让她在生活中经历了原本可以避免的很多困苦与艰难。这一家族身份带来的困苦与艰辛,让母亲失去了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也带来了母亲长久无法摆脱的心理折磨,如众人异样的审视目光、政治风波的反复冲击以及低人一等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困苦与艰辛让母亲的生活发生变化的同时,性格上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奶奶所代表的家族的仇恨逐日加深,这一仇恨随着爷爷的回归而达到了顶点。可以说,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母亲复杂独特的性格,以致于这一性格特征在新的时期仍然延续了下来,并且对这个家庭产生着持久的影响。

那样一个时代,有着母亲这样经历的女性不在少数。所以,母亲的人生历程与性格演变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是历史的一个倒影,映射出丰富复杂的历史镜像。在此之意上,母亲的人生历程在其个体的独特性之外,有有着群体的共同性特征,可以说是一代女性的一个人生缩影。

栏目责编:侯波

猜你喜欢

散文人生母亲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给母亲的信
独一无二的你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