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2015-07-03于红文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于红文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有很多种方法,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116-01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激情、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在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基本上还是使用延续了千年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这样,即使教学内容很丰富,素材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但长此以往也很难引起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欲望了。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生活化的素材有时简单的语言也很难再现出来,学生也很难获得生活上的体验,这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实的生活感受。一旦平淡的文本素材用生活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的内容时,如果仅是通过言语向学生灌输应该怎么做,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如果借助电脑课件,把社会生活中人们缺乏社会公德、不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反面材料以图片或录象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让学生看看电视中的公益广告,这样不用教师再灌输,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接受洗礼,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但借助多媒体手段并不等于依赖多媒体,我曾经听过一堂《走进青春》,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中,时而听到声情并茂的《啊,青春》诗朗诵,时而看到垂挂的屏幕上出现了纪录片的片段,时而是学生们把各自的照片或收集的图片通过实物投影仪纷纷展现出来。除此以外,小品表演、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手段在课堂里纷纷亮相。真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感觉。我不得不佩服这位教师在短短四十五分钟里,竞能把能用的教学手段一样不落地全部用上,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然而学生在这样一堂课下来的感觉是“挺好玩的”,除此以外。别的东西似乎并不多。这么华丽,这么出彩的一堂课收到这样的效果不能不令人遗憾教学手段只是一个载体,教学的艺术与经验才是公开课的真正目的。这种做法,已是本末倒置了。过于突出教学的手段,必然会对教学的核心有所忽视。《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未必是手段越多效果越好的。殊不知,当这些“现代化的手段” 一一亮相时,有些本来属于学生的活动权、思考权已经在无形中被剥夺了。学生和听课者一起在欣赏着这种浓妆重彩的舞台效果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的研究者、参与者”等角色不知不觉被淡化,取而代之为欣赏者、接受者的角色,上课的教师更是变成了类似“放映员”的角色。这岂不是与新课程所提倡的“师生同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师生相互学习、共同研究”的理念背道而驰了吗?因此,《思想品德》的任课教师无论是在开设公开课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应过于重视表面化的东西,而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当我们在公开课上提高和探索时,这种耗费时间多、耗费人力多的“现代化手段”,即使不用,还是能够真正达到目的。

二、小品表演

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而且是易于接受、表现。为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变化教学方式,除了借助多媒体手段外,许多课内容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相关的小品来强化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如果一个学生自我感觉良好,他将愉快地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我,而这自我一旦成功,又得到班集体的认可,那他会感觉到尊重和爱护,也会品尝到成功的愉快,他的情感自然会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同样在“超越自负 告别自卑”教学中,可设计情景如下:自负的小枫,自卑的小林,自信的小佳在一次数学测验中都考了100分,放学了,他们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要求四人小组5分钟准备,派代表表演自负、自卑、自信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组最生动。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各小组同学积极参与,精心准备,还生动表演,教室里一阵阵笑声和掌声告诉我们这一活动设计的成功。同学们在活动中参与、思考、体验,在活动中认识了自负自卑自信的不同特点,促使学生超越自负,告别自卑,最终也实现了课程目标。

如在讲到珍爱我们的生命时,通过讨论“艰难的抉择”这一故事来感受求生意志的重要,接着可设计一些情境让同学扮演主人公进行求生表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也深了,积极性也高了,教学效果也就实而不浮的。但如果表演的成功率很低,学生会比较失望的。尤其在表演动作中很滑稽时,教师应提醒学生保持课堂秩序。

三、辩论赛

通过课堂辩论,提高学生阐述观点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应变能力。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辩论活动,也让学生初步掌握辩论的方法和技巧,尤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人际协调能力。活动可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特别是那些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他们能从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体验到赞赏、成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也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人文精神。辩论赛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辩论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在讲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课时,以“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家庭的侵害时,我们该不该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为题,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辩论,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激烈的辩论中既锻炼了学生思维,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发学习兴趣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