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实施策略探讨

2015-07-03李标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情感教育

李标

摘 要:小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了简单的论述,浅入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97-01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情感教育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第一步。考虑到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同时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很好奇的原因,教师可以采取情感教育的方式,加强师生间的对话,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概述

1、语文情感教育的内涵

从基本内涵上来讲,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考虑到基本认知因素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这是教师对学生实施的真正的教学。由此不难看出,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已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情感教育的本质上而言,语文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按照各个小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征,就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特征,最大限度的开发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一种教学模式。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等。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但其实,教师是向学生传递语文情感。所以说,教师要通过情感教学的放肆向学生传递语文课文的意义,将情与景进行有效的融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设计出更多的审美情境。不僅如此,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获得学生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情感教学。需要注意的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开展情感教育。但要进行素质教育,就必须进行内化,内化的主要方式就在于学生学习情感的养成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时,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1、设计学习情境,获得学生情感认同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开展情感教学,为学生设计出合理的学习情境。借助学习情境的建设,获得学生情感上、思想上的认同。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课堂一直显得十分枯燥,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教师一直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在课堂中扮演教学的角色,学生就在下面听课、做笔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重视情感教育的人作用性,反而印制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要进行有效的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师必须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情境,获得学生思想上的认同、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身体会课文营造出来的情景,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春天记到大脑中。在回到教师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春天展现到学生面前,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春天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就学生所看到的春天与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获得学生情感上的认同。

2、促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无法分割的整体,教师要把握住情感教育的度,要注意不能太过于威严,从而很难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所以说,在实施情感教育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话,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才能与学生建立其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课堂提问的问题或是回答错误,教师切忌严厉苛责学生,而是要呵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是含蓄委婉的指出学生的错误。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增强师生间的交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让学生主动要求进行语文学习。

3、创建学习氛围,开展人文教育

一般说来,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他的教学质量成正比,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教师要将自己的个人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强调“人文化”的重要性,为学生出创建出“人文化”的学习环境,使用学生感兴趣的词语进行教学吗,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因为微笑最能够打动别人,所以教师要多微笑。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人文、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进行学习。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第五册《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物角色的代入,分别扮演文章中的三个儿子,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对话。在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文感受,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综上所述,将情感教育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出生动的课堂情境,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突出情感教育的“人文化”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学生情感上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习质量,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娜敏.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2] 刘建新.儿童语文情感教育立体化及情感培育策略[J]. 教育探索 2003(07)

[6] 包能惠.扬起爱的风帆——情感教育初探[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情感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