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测为练习课添彩
2015-07-03周群梅
周群梅
摘 要: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课型,面对它,很多老师束手无策,甚至把它变成了单纯的题目讲解课,从第一道题目开始讲解,到最后一道题目讲解的结束,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倦。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和访谈,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试图对练习课提出如下建議:课前,“前测+分析”; 课中,“中测+交流”; 课后,“后测+反思”。
关键词:生本课堂;练习课;前测;中测;后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16-02
一、现状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小学数学新授课的研讨中教师亮出了各自独到的教育理念和精妙的教学艺术,许多成功的教学研讨课为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但是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却很难看到练习课的身影,是老师们不愿意把练习课拿出来展示?还是“练习课”确实不好上?常态的数学练习课老师们又是怎么样进行教学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以推门课的方式走进了课堂,并对各班随即抽取15名学生和所任教10名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或访谈,结果如下:
1、课前,轻备课
调查结果显而易见,只有10%的教师课前先作前测分析,真正从学生的起点出发进行备课。60%的老师虽说有备课,但查看备课稿却发现都是简案,没有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也没有具体措施。30%的老师根本没有备课,仅凭感觉决定这些题目该怎么进行讲解。
2、课中,轻过程
对于练习课,长期以来,老师们基本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为主,甚至从第一道题目开始讲解,到最后一道题目讲解的结束,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疲倦。课堂形式机械、呆板,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
3、课后,轻反思
练习课一下课,一些教师既不对学生进行后测分析,更误认为已经“万事大吉”,反正书本上这些题目都讲解过了,如果学生仍然不会做,那就是脑子笨,无可救药。学生也似乎觉得自己都懂了,更缺乏课后反思。
总之,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对练习课很茫然,如:练习课的公开课几乎见不到,听随堂课却因是练习课而被推辞,教师的备课本上练习课只是用一些题目来代替……那么如何上好练习课,凸显它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具体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策略
1、课前,“前测+分析”
生本课堂理念提出: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练习课,是对学生新授课学习情况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和体现,所以,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目的,上课之前,给学生先进行一些测试,做完后批改,再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统计,并计算出错误率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调整教学思路。下面以《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前测访谈。《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的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我们在课前首先设计了下题并对学生进行前测访谈。
(2)统计分析。要想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诊断,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分析与统计相结合。于是,我们对前测的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总体情况一般,全对的占总人数的一半多,结果没有化成简分数是最典型的出错原因,因通分出错的只有2人,可见,学生通分掌握得不错,经访谈其它出错的原因是算错或运算符号看错等。
有了前测情况的统计分析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起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看,是否同分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二通,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三算,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最大的问题是结果没有化成最简分数,原先认为通分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学生反而掌握得不错。所以,我们就对教学思路做了微调:给计算方法再加上一点“四约,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像这样,让学生在前测中先暴露出问题,教师在课前就已经做到“胸有成竹”,也让练习课更具针对性。因此,优质高效的练习课,课前要精心做好准备,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抓住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课中,“中测+交流”
生本课堂理念提出:只有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才能实现。练习课上,如何使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呢?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传授讲解方式,这样的方式单调、枯燥,学生的积极性肯定逐渐退化,直至消失,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练习课上也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下面以《真分数假分数的练习课》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中测分析。
仔细分析中测情况,学生的发现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2. 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3.分数的大小比较。真没想到,小小的一道中测题,带给学生这么多的思考和发现。
(2)展示交流。我们先集体校对数轴。
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进行全班交流。通过全体学生的交流和补充,孩子们得到了以下精彩的发现:
①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真分数:分子<分母;假分数:分子≥分母。真分数都分布在0和1之间,假分数都分布在1和1的右边。0<真分数<1;假分数≥1。真分数a/b,a②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分子能被分母整除的假分数可以与整数互化。分子不能被分母整除的假分数可以与带分数互化。
③分数的大小比较。真分数<假分数;在数轴上,越往右边,分数越大。同分母,分子大的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子分母都相等,分数值是1。
可见,在练习课中,应该让学生有发言的权利,有思考的权利,有师生、生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权利,只有这样,练习课上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即使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思维或方法有误,教师也应该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
(3)追问延伸。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这就是说,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能真正成为其内在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在练习课中经常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展示各自的所得,然后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设疑追问,将更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意抛给学生,延伸对知识的理解,引发学生自主思维。
如:上例中,当学生展示交流结束后,笔者便设疑提问:除了以上三大方面的发现,还有别的发现吗?学生发现:同一个点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继续追问:你们猜一猜1/2这个点,除了可以用2/4表示,还能用别的分数表示吗?还有吗?最后小结:像这样一列分数里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对,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过几天继续研究。像这样让学生更加乐于动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其他方式,而不是只把思维停留在老师所教的那些知识上。
當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已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变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上,教师在课中舍得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给学生“观察、操作、发现”的权力,学生将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
3、课后,“后测+反思”
(1)后测分析。立竿见影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一堂课上下来教学效果好不好,不能光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上完课后,再次出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批改后,仍然按照前测的分析方式,计算出错误率等,再将前后测情况进行对应比较分析,教学效果如何就显而易见。
如:《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上完课后,设计了下题,对全班40位学生进行了后测。
批改后,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正确率高达95%,只有2人因没有化成最简分数出错,对比前测,效果显著。
是呀,一堂课结束了,总的效果怎样呢?我们得有“实证意识”。事实上,要评价一堂课效率高不高,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还是该从学生出发,进行必要的后测,在后测基础上的课堂评价才更有说服力。
(2)反思提升。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笔者在课后,除了对学生进行后测分析,还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错题、错误原因、改进策略记录下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宝贵财富。
通过错例反思,往往能得到最真切、具体的反馈信息,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的薄弱之处,确定努力的方向,而且透过学生的自我分析,教师可诊断学生的学习习惯、心态、方法以及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病灶”因素,从而调整今后的教学策略。正如郭思乐教授说得那样“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学生学好而设计的教学,我们称之为生本教学。”
当然,并非每节练习课的教学模式都须奏好课前、课中、课后这三步曲,这仅是唱响练习课的路径之一。对于有效练习课的研究,我们也刚刚起步,在实践中,我们也仅仅摸索并积累了点滴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如何上好练习课,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我们今后继续追求的目标。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对练习课加强研究,探索出更有效、更完善的教学新途径,使小学数学课堂向“生本课堂”再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 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9月
[3] 张 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4]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 黄毕年,《奏响单元备课“七部曲”》,[J] 福建教育,2011年7-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