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德育的实践困境与缓解策略的几点思考
2015-07-03李小芸
李小芸
摘 要: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对个体的关注;不能够对学校的整体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高校德育的队伍也存在着问题;如何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对我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德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08-01
一、前言
沈壮海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视角新颖,对思想政治教育做了全新的阐释,我因此深受启发,就高校德育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对策,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尝试着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高校德育当然也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但这篇文章主要是从高校德育的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分三个方面:教什么、怎么教以及由谁教。
二、高校德育的实践困境
1、流于形式,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部分高校的德育已经演变成纯理论的知识灌输,老师照本宣科,学生的任务就是背诵并记忆这些知识,以便考试的时候能得高分。再者会把一些道德要求制成中学生守则,固化为某些道德规范让同学们去遵守。评价德育课程的效果也是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不高以及有没有遵守道德规范。分数和表面的行为并不能让我们由此判定学生是否真正具备了这样的道德认知和情感。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使他们无论处于什么情境,都能根据自己内心的准则去选择和决断。
2、只满足社会需要,缺乏对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关注。这是一个共性与个性的问题。现在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紧跟时代步伐。我认为这既是一个优点又是一个缺点。每每党和国家颁布什么文件和政策时,德育的课程内容就会立马更新,这有利于我们及时了解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但却忽视了对学生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高校德育的任务落脚点在学生身上,我们最终目的是培育“四有”新人。现在我们整天讲集体主义教育,集体、团体概念太重,忽视了个体的道德需求。按照这种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只能是机械化的流水线作业,生产的产品毫无个性可言。
3、运作视角狭窄,只依靠德育课程和德育教师的力量,忽视对学校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高校德育有一支自己的专业队伍和专门的内容体系,但仅仅依靠本学科领域内的力量显然不足,就德育论德育的观点,在事物发展后期遇到瓶颈时就找不到继续发展的生长点。现在大部分的高校德育也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德育的运作视角比较单一,仅仅发挥了德育课堂和德育老师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的发挥也不是很完善,由此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怎样就可想而知了。而德育“育人”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可以跳出德育的框子,充分整合并利用学校的其他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种教学和管理活动中。
4、高校德育队伍也存在着数量不足和质量低下的问题,德育教师从数量上来讲,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为缺乏有效的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都比语数外等主课程要落后许多,在人才引进方面也不如所谓的主课程,政治专业的毕业生往往比语数外专业的毕业生难找工作。从质量上来讲,部分高校德育老师素质低下。他们不以身作则,课堂上讲一套,背后做一套,没有给学生形成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育人的引导者,如果教师的认识不正,行为不端,这将会给学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
三、高校德育困境的缓解策略
1、转变教育理念。将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高校德育将侧重点放在了对道德知识的背诵和记忆上,对德育课的效果评价也是根据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内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他们可以背诵知识,但真正遇到问题时却不知所措,这时,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学校教育要想成功,首先就要转变教育理念,理念的创新起着先导性、根本性的作用,它指引着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素质教育是和应试教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着力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我们应该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将学校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
2、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在结合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目前的高校德育只关注了社会需要,德育课程的内容也往往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编制。按照这种做法培育出来的人只能像是机械化的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大家的看法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人才,所以我们应该侧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西方价值澄清学派的做法或许可以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分析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本人的价值观体系。德育老师在育人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在他们获取的信息里面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性格,形成适合自己的价值观。
3、建立起全员育德模式。增强高校德育的渗透性,高校德育只利用了专门的德育课堂和德育教师的资源,这种做法限制了德育的发展,德育所具有的“育人”性质决定了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和日常的管理之中。在现实的德育课堂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因为预先暴露了自己的目的而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要想提高德育课的有效性,我们应该开辟新的途径关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的运用。
4、加强高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要增加德育教师的人数。德育教师数量不足是德育队伍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我们应该建设一支专职的德育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从事这项伟大的育人工作,杜绝这支队伍中存在的稳定性不够,流动性比较大的现象。其次,要提高德育教师的道德素质。部分德育教师素质低下是目前德育队伍面临的又一问题。教师要育人,首先要自己接受教育。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质和道德素质外,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还应该提高自己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M].人民出版社.2005.
[2] 罗永宽.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奠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上[J].思想理论教育.2006(21).
[3] 汪信砚.《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解读—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一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