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有效路径

2015-07-02杜颖华李子明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促进创业

杜颖华 李子明

摘 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热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共青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团组织应通过努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创业氛围等方法,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关键词 共青团组织 大学生 创业 促进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40

Effective Path Stud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Promoting Graduates' Entrepreneurship

DU Yinghua, LI Zim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

Abstract Nation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buzzword of the age. In the context of serious situation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is getting the social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more and more closely . The Chines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hich i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 mass organization of advanced youth , is party's assistant and reserve force and important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youth.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should build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latform , strengthen the social practice training, play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create a entrepreneurship atmosphere through the efforts, to promote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 Promote

1 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必要性和优势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职业生涯过程,它是大学生通过掌握信息、发现机遇、寻找机会、整合资源,以拥有个人产业为基础,以实现个人就业,创造个人价值或追求其他目的为目标。大学生创业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在今天,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创业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创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使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得到提高。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只有通过竭诚服务青年,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够赢得青年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最广泛地把青年团结在党的周围,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得以巩固和扩大。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党领导下先锋队组织,应不断探索建立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工作新体系、新机制、新模式,为大学生们提供全员和全方位的服务,这也是党组织对高校共青团服务职能的要求。

高校共青团组织年轻,有活力,更贴近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因此,服务大学生创业有着独特的优势。共青团组织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从满足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出发,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所需要的帮助,积极行动,努力创新,探求促进创业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2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2.1 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随着“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创业教育需求日益迫切,各项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已经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重视。虽然创业教育目前还是一种较新的教育理念,但其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正逐步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正处于形成过程中。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创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团组织通过举办企业高管大讲堂、创业实训讲座、博学讲堂等方式,在校园内努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逐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2.2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中大力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机会和奠定基础。实行第一课堂与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把第二课堂学分设置为必修课来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从而增强创新创业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共青团积极探索将本科生带入科研实践的教育模式,让本科生提早接触相关专业、相关导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由“模仿—重复式”学习向“发现—探索性”学习转变,同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协调发展,互为补充,引导学生自主提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具备更多的创业条件和能力。endprint

2.3 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以下有待改进之处:(1)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团组织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还停留在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缺乏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2)团组织对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给予的锻炼机会有限,学生自身创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升,毕业时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学生还是少数。(3)创业教育观念有待普及,社会服务体系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团组织可在这方面下功夫作文章, 动员社会力量来共同创造条件服务大学生创业。

3 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有效途径

3.1 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团组织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开展青年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创业宣传活动。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网、微信平台等载体,将传统媒体和多媒体两种方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努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支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3.2 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支持

高校团组织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支持力度,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企校共建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来校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面对大学生需求较为强烈的场地及技术支持,应大力推动高校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的建设。同时对于工商登记、税收减免等各项手续,团组织可予以协助办理,以简化创业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此外还应发挥团组织优势,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对接,政策解读服务等。

3.3 着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增强指导的系统性、针对性

3.3.1 建立学生科研实践平台

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当前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在学期间因实践环节缺乏而导致就业能力不足。而实践育人平台的建设,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首先,要建立学生科研实践育人基地。通过第二课堂学分的引导,组织建立学生科研团队,与相关专业导师进行对接,使更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导师科研项目。通过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研实践能力,与第一课堂相配合,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意识。

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比赛。如“挑战杯”和 “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参赛范围广影响大的科技创新创业比赛,使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创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更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积累创新工作经验。 为将来的创业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3.3.2 开设相关创业培训课程

高校团组织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可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特色(如实行学分或学分绩管理制度),推出与之相应的创新创业课程,并且注意推陈出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授课方式,丰富授课内容,让学生切实学到知识面对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协调学校教务等各个部门,采用与相关专家或专业任课教师相互配合的方法,设立创业教育课程。此外对大四的毕业生可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企业高管、公司创始人、高层次技术人才等担任兼职导师,对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

3.3.3 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开展不同的教育

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社会阅历,综合素质不同,在生活学习过程中浮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高校共青团应基于该现状分层次多角度开展工作,一二年级注重基础学科教育,综合素质提升,三四年级注重实践培养,增强动手能力。

基于不同年级学生各方面需求的不同,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应充分调动其参加创新创意活动的积极性,从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强化创新意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创新创造热情;针对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背景,应着重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不断锻炼其创新思维,与专业老师一同发掘、扶植能力突出的同学完成高水平研发项目并鼓励其进行创业实践。

3.3.4 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融入社会

面对大学生遇到的社会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片面且浅显、缺少经济支持等实际问题,高校团组织应充分整合并利用各方面社会资源,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使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街道和农村变为创业实践基地。

努力提高实践基地的质量,使实践基地能够切实服务到学生,同时全力保证参与实习学生的知识背景与实践基地相对接。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地为实习生提供学习生活中的必需品,保证实习效果的最优化。与此同时应从大学生就业匹配程度的角度出发,筛选出能提供高匹配度实习岗位的实践基地,以保障实习的实用性。务必要坚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创业内驱力,使青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在社会实践中真正得以激发,提升综合素质, 为大学生铺就创新创业的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 杨宁.创业教育——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J].高教探索,1999(4):7-10.

[2] 陈龙春.大学生创业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何沁蔚.新形势下强化共青团社会职能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29-32.

[4] 杨德胜,袁野.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途径的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12):122-125.

[5] 戚焕,梁慧超.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作用的途径[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60-62.

[6] 祁晓双.论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意义[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l):49-52.

[7] 谢志远,刘元禄,夏春雨,应云进.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

[8] 周青.共青团组织构建一体化青年创业实践体系实证研究——以宁波大学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7):45-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青团组织促进创业
“众创时代”高校团组织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及途径探析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浅析社会对共青团组织及其团干部的认识与评价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浅谈共青团组织在国企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