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2015-07-02何洁
何洁
摘 要: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巨大,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方式对引导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方式;影响
一、家庭教育方式的分类
家庭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管教的一种大概取向。在对家庭教育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方式有过不同的分类,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把家庭教育方式概括为四种,即专制式的家庭教育方式,监护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平共处”式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合作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台湾社区青少年教育在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时,将父母教育方式分为放任型、溺爱型、严格型、民主型、分歧型。美国心理学家鲍姆令特按照不同的教育方式把父母分为权威的、专制的、不负责任的三种类型。我国大陆学者有的把家庭教育方式归纳为溺爱娇纵型、家长专制型、启发引导型、放任自流型。也有的归纳为拒绝型、严厉型、溺爱型、期待型、矛盾型、分歧型,等等。
通过对各种家庭教育方式的总结,现把家庭教育方式分为以下类型:
1.专制型(支配型)家庭教育方式。采用严厉、高压、强迫命令式的教育.只从父母主观意志出发,强调家长的权威形象,不考虑孩子的心理愿望,经常打骂、体罚子女。
2.溺爱型(顺从型)家庭教育方式。多见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过多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对孩子百般宠爱,把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位置。这种方式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主发展的个性。
3.保护型(限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包揽孩子的生活琐事,尽量不让孩子自己做事,教育孩子别惹祸端,尽可能逃避,同时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一切劳动由家长包办代替,一心读书,闭门不出。
4.放任型(自流型)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学习,无心顾及孩子,漠视孩子的需求,对孩子行为不加约束,让孩子随心所欲,自然发展,缺乏教育和关心,放任自流。
5.不协调型家庭教育方式。教育态度缺乏一致性,连续性,随心所欲,以家长的情绪为转移,教育方式多变,教育态度缺乏一致性。家庭内部缺乏稳定感,孩子情绪不稳定。
6.虐待型家庭教育方式。见于少数特殊家庭。在这类型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视为仇敌,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同时并了剥夺孩子正常的心理需要,打骂虐待。
7.全面型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教育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在教育上坚持一贯性。
8.民主型(引导型)家庭教育方式。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是最理想的教养方式。建立在尊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交流。他们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同时对孩子长期耐心教导,以身作则,启发说理,督促检查。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家庭教育方式是否恰当,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人格和心理素质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1.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高高在上,不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认为对孩子要严厉,必要时要动用武力。当孩子成绩下降、表现不好时,一定要用严厉的手段加以遏制,诸多的不许忽略了孩子也是一个人,也有健全的人格,也有健全的心理,同样需要别人的尊重与理解。这样在一条条“铁”的纪律的禁锢之下,大大的压抑了孩子的心理的发展,造成了孩子内向的性格,什么事都不愿意向家長倾诉,长期的封闭自己。而且相当多的家长对孩子更是恨铁不成钢,奉行“棍棒成才”的信条,动不动就打骂。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打骂往往不服气,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取得相反效果,会使孩子产生对家庭的厌恶,离家出走、流浪在外,极易被社会不法分子拉下水,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专制型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性格上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要么表现的依赖性,情绪不稳定,畏缩,怯懦,无所事事,要么表现出极大的反抗性,胆大粗野,以至教育上完全失控。
2.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溺爱是一种的“单向的爱”,是给孩子的一剂慢性毒药,是家庭教育忌用方式。许多父母认为孩子是家庭之中唯一的希望,他们往往出于对孩子的疼爱,对孩子有求必应,百般娇惯。由于家长过多地从“爱”上去着想,所以对孩子生活方面的照料考虑多,而对思想、行为方面的要求少,忽视了对孩子吃苦意识,动手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致使孩子对生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稍不如意就撒娇耍赖,而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能力不强,这样长期下去会把孩子培养成只知道接受爱,只知道要家长为自己服务,不知道给予爱,不懂得家长的辛劳,让孩子养成没有责任意识,自私自利的性格习惯,当孩子在意想中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常常就会用各种方法去实现需要,往往会导致孩子出现不道德行为。
溺爱型家庭教育方式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孩子在性格上常表现为幼稚、依赖,任性、傲慢、自私、懦弱、情绪不稳定、无责任感这样的孩子往往在社会上到处碰壁。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望,处处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没有开拓精神,智力发展也受到限制。
3.保护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保护型家庭教育方式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的意识,让孩子感受到爱的乐趣,能减少孩子的主动攻击行为,减少事端.但是保护型家庭教育更容易导致孩子自我意识不强,常以他人的影响而作出判断,让孩子缺乏竞争意识,欲望低,造成孩子对社会价值观缺乏辨别能力,自我保护性差,导致孩子对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低,易于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在保护型家庭教育中孩子过分依赖家长,事事需要别人的指点与帮助,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个性的发展和开拓精神被束缚,智力也因此受到限制。
保护型家庭教育方式导致孩子性格上缺乏主见、脆弱、养尊处优,依赖性很强,抗挫性差,缺乏思保护型维的批判性,人云亦云,独立性差,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社会适应能力差。
4.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在放任型家庭中,家长常常忙于工作、经商或娱乐,把孩子丢在一边不闻不问,让孩子自生自灭。家长疏于管理教育孩子,甚至放纵其行为,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在受到不良的影响之后,容易走上邪路。持有这种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往往认为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只要照顾好学生的衣食起居就可以了,至于学生的成绩、表现不闻不问,放任学生恣意发展。出现问题时,总是推卸责任。
放任型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对人冷淡,执拗、蛮横、放纵情绪消沉,兴趣狭窄,缺乏理想和追求。孩子极易受到不良人群的影响而误入歧途。
5.不协调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不协调型家庭教育中家庭内部缺乏稳定感,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使孩子
产生焦虑、急躁、多疑、自卑,容易发展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
6.虐待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虐待型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孩子养成恐惧脆弱,自卑、回避、撒谎、不听话、憎恨、依赖等不良性格,而且在虐待型家庭教育中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发生率也很高。
7.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得到延续,有利于培养其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现在不少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十分检点,把对孩子的疼爱立足于培养教育上,对孩子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在这样的家庭里,有一种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相互理解的情绪气氛,即使孩子在学校或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也能循循善诱,耐心开导,其结果是使孩子在家庭中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既适时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又培养了良好的品德。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巨大,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家庭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汪伯英,皇甫鴻昌.家庭教育新趋势和对策[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7).
[2]郭德峰.现代家庭教育[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
[3]姚本先,何军.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4]缪建东.试论我国转型期的家庭教育[J].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1).
[5]张洁等.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教育模式及其子女性格发展的比较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泉水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