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中的应用
2015-07-02吴谦彭志华
吴谦 彭志华
【摘 要】阐述微信的基本特点及其与传统信息管理方式的主要区别,分析微信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并重点探讨将微信有效应用于社团管理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微信 社团管理 新媒体时代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17-02
微信是腾讯旗下出品的一款热门网络社交通信工具,能够便捷地运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网络设备客户端,具有信息互动、朋友圈、公众平台等多种功能。其快速、便利、灵活的信息交互特点和新潮、多样的便捷功能深深吸引了包括高职生在内的众多年轻人使用。微信的出现虽然引发了高职社团管理中的一些新问题,但也促进了高职院校社团管理在方法和模式上的创新。如何利用微信的信息管理特点和其他优势便利提高社团管理效率,已成为不少社团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微信与传统信息管理方式的主要区别
社团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团组织者与其成员间的信息交互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微信比传统信息管理方式更加适用于社团的管理之中。首先,传统信息管理方式大多存在严重的即时性不足的问题,这大大增加了社团管理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投入,也容易引发管理中的错误导向。其次,在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中,信息由传播者经特定渠道流向接收者,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分别位于信息流绝对的上游和下游。这也就意味着信息接收者在与传播者的沟通和交互中处于极为被动的状态,其实际掌握的发言权以及对信息传播的参与度均非常有限。在信息传播和管理更加开放与多样化的新媒体时代,这种点对点、单方向、闭锁式的信息管理和传播方式必定难以在社团管理中长久延续和提高工作效率。
微信拥有众多的青年用户,而这些用户中至少有八成是高校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它的建设与管理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高职生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微信的习惯,这为微信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微信是一种深受高职生喜爱且传播效率极高的新兴网络媒体,它不但弥补了传统信息管理方式在社团管理中的不足,更加契合了年轻人追赶潮流、渴望被了解与关注的心理特征,已然成为一种深刻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的生活方式。
二、微信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将微信应用于高职院校的社团管理之中是由其自身的优势和便利所决定的,是网络传媒工具发展的时代所需。首先,微信的即时性强,沟通效率高。与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不同,微信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当下已经普遍应用于高职生群体间的移动通信工具终端为依托,以文字、语音、图片等多样化的信息承载方式为媒介,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社团成员,便捷而高效。其次,微信的信息传递成本低廉。相对于以往发短信、打电话等传统信息传递方式,微信的沟通成本显然更加低廉。值得称道的是,这种低廉并不需要以牺牲信息传统的即时性为代价。通过微信来传递语音、文字和图片信息,只需消耗少量的数据流量资源即可实现信息的蜂窝式实时传播,可谓低成本高效率。最后,微信中的信息互动是点对面、多层次而具有互动性的。微信突破了传统信息沟通中必然的一对一模式,实现了不限量终端的同步信息传播和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和多向性模式。通过对转发、评论等功能的使用,每个成员都可以是信息的来源和补充力量,没有人是被动的接收者,成员间的参与权和发言权是同等的。
三、微信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微信平台管理体系建设
1.抓好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各高职院校应以社团管理现实工作需求为出发点,建立一支旨在服务社团微信管理的队伍。各级相关部门,如团委、社团联合会、社团均被要求派出一名教师、学干或团干专职处理各自部门涉及的社团微信管理的相关事宜。其中,由团委派出的教师作为总管理员,积极统筹学院内的社团微信管理工作,并负责保持与各社团成员间的沟通和联系。
2.充分明确各部门人员在社团微信管理中的职责。其责任要点在于:第一,各社团公众平台管理人员要做好自身平台的信息发布及活跃度管理工作。每个社团的微信公众平台每天至少更新一条以社团活动为主题的文字、图片等信息;各个社团的微信讨论组组长及时挖掘社团动态,并通过发布信息的方式为组织及订阅用户提供与社团活动相关的话题。在讨论声中提升微信讨论组的活跃度、思考社团工作中的进步与不足。第二,明确院系两级社团管理员对微信工作的监督管理之责。对此,可成立涵盖各级社团管理人员的特别微信讨论组,专门用来加强各社团组织纵向管理工作。同时,为了保证特别微信讨论组的规模与稳定性,讨论组的负责人要注意及时提出议题,带动讨论组各成员积极讨论社团管理事宜。此外,对于不主动参与讨论的成员,要及时了解其想法与意见,增强其工作使命感;对于言论不当的讨论组成员,要适时给予点拨和提醒,以保证社团微信管理工作的正能量。
3.强化对社团组织成员的教育和培训,并对微信的使用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以改善各社团组织微信应用水平不一、微信管理工作开展进度差异大的问题。对此,学院针对性地开设了面向各社团组织成员的新媒体使用培训课程,并要求各社团责任人首先带头参与培训。此外,学校还应提倡各社团将培养新招募成员的微信使用技能作为每年工作的一项新任务,间接应援微信在社团管理中的应用。
(二)完善微信平台传播系统
微信公众平台要在社团管理中通畅运行,就离不开完善的平台传播系统的支持。为此,可专门成立了对应的实体机构——社团微信工作室。为了细化分工,保证微信在社团管理应用中的每个环节能够有效展开,可依照现实工作需要的内容差异在微信工作室旗下专设了技术部、采编部和运行部。在各部门的人员配置上,以社团负责人为主,再秉承“自主”、“自发”、“自愿”的原则招募自身有参与微信管理工作愿望且相关技能较为突出的社团成员。为了提升工作室各部门团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院方还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对各社团成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切实保障社团微信管理正常有序、高效地运行。在工作分配上,技术部主要负责与其他两个部分协同合作,完成不同项目后期的修改与制作,从技术上严把项目质量关;采编部主要负责微信公众平台的整合优化、信息资源搜集及创意构思等工作;而运行部则主要负责信息的发布、日常维护和校内宣传等工作。此外,社团微信平台的宣传在方式上要特别讲求线上与线下渠道的联合推广。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如艺术海报、校内宣传栏、网站及微博等新旧媒体和可用资源,发挥好学生意见领袖和高人气学生用户对微信平台宣传的助推作用,广开路径,不断增强微信公众平台在学生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应用现下非常流行的手机二维码扫描功能,扫一扫,方便快捷,提升学生利用微信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确立微信管理工作检查机制
除宣传外,微信在社团管理中的应用离不开内容、技术与反馈这三方面的支持。为了保证微信在社团管理中有序展开、落到实处,学校可探索并确立一套初步的微信管理工作检查机制。首先,内容支持最为关键,是基础工作。对此,可特地实行微信应用初期的“日报制”。所谓“日报制”,就是在采用微信进行社团管理的起始阶段要求各社团负责人每天上报微信使用情况并进行自我总结,不断从日常的微信管理应用中积累经验、形成成熟适用的微信应用模式。其次,技术保障方面,不能局限于微信的常规功能,要深入使用个性化设置功能,如微信公众平台中的高级设置选项。这一举措有利于充实微信数据库,开放微信公众平台的职能对话功能。最后,反馈支持方面,应提倡各社团定期对各自微信公众平台的新订阅用户和接收的信息数量等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将作为各社团修正工作方案、保证各自平台有效运行的客观依据。
(四)健全微信管理激励体系
为了提升各社团组织对微信工具的认识度和关注度,可有针对性地出台对应的微信管理激励办法。首先,深化微信在学校各社团管理中的应用,将工作常态化,使之具有制度的严肃性。为此,可将微信使用情况纳入各社团年终考核,使之成为一项评价社团工作成效的重要参考标准。在考核指标的设定方面,可全面设置各社团的成员覆盖率、微信推广程度、微信讨论组活跃度等指标,以确保考核和评优评先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其次,为了强化微信在学院内社团中的全面使用,学校特地推行出一些奖惩措施。应密切关注各社团的年报和学期报,并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各社团的微信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微信应用情况不佳的社团,校社团联合会将与其展开个别对话,了解微信应用中的切实困难并帮助解决。而对于微信管理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卓著的社团会及时在全校范围内予以表彰,并将这些社团作为榜样,在校社团联合会工作会上做经验推广。
微信在高职院校社团管理中应用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明显的,是适应新媒体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必然产物。目前,其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依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和创新之处,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和探索更有效的管理模式。因此,应用微信这一新兴媒体工具提升社团管理成效,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光泉,汤灿.新媒体传播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影响[J].学习月刊,2014(4)
[2]李佳洋,许邦彦,李园园.浅谈传媒视野下大学社团的运营和管理方式创新——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报业,2013(4)
[3]王林,徐一娉,鲁芬豹.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4(5)
[4]李晓堂,吴文彬.高职院校学生社团与校园文化云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
[5]王华.微博时代大学生记者社团创新管理路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3(9)
【基金项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科研立项课题(2014C01)
【作者简介】吴 谦(1981- ),男,广西柳州人,硕士,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彭志华(1984-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团委副书记,在职研究生学历,讲师,研究方向:高职生团组织建设。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