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5-07-02连录虎李龙
连录虎 李龙
【摘 要】阐述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色数据库 现状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95-03
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各学科的资料文献的记录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如影像、音像及网络媒体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资料文献存储和获取的重要场所,对于师生获取广泛的知识,以及各专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既懂基础理论,又擅长实践操作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在资源库尤其是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面更应该突出数据库的“特色”,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资源,以满足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探讨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色的重要意义、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措施。
一、特色数据库含义
特色数据库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将本馆的特色资源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的不断细化,各学科的知识不断更新,广大师生、行业和企业的从业人员需要能够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特色数据库具有方便快捷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的优势,因而,建设特色数据库对于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色数据库是基于交叉学科、信息技术等发展起来的数据库,它具有新颖、易获取等特点。
二、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开展特色数据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与共享资源,有效利用资源。随着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的发展,各专业的信息资源数量、质量及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且类型多样。除了传统的纸质版资源外,还出现了大量视频、音频等以媒体形式存在的资源。因此,任何一家单位难以做到文献资料搜集的面面俱到,且相关专业的院校也会存在相应的资源,难免会造成资源建设的重复与浪费。而借助于网络平台,不仅在高校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而且有利于相关专业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此外,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馆藏文献的价值,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有效避免建设的重复和盲目,减少人力、财力的浪费,有效利用特色数据库资源,为特色数据库的推广和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能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具有极强的地方性。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纽带和场所,图书馆在为学习、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还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离不开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支持。由于受经费限制,馆藏图书文献资源增长速度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在校人数与图书馆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有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藏的书相当陈旧,根本未及时更新,严重制约了院校师生知识的获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无疑会涉及相关专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从而可以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扩大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面,获取更多支持,缓解图书馆购书经费短缺的状况,改变学校无特色、无强项和无经费的“三无”现状。因此,从学校的发展角度而言,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三)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积累并收藏了大量的特色文献资源,但绝大部分以纸质版的形式存在。如果将这些特色纸质文献进行加工、整理,作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内容,不仅可以提升其利用率,而且可以有效提升优势学科服务水平的广度和深度。此外,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具有紧密的联系,这是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许多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来自生产企业一线资料,如果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并规范化,不仅有助于教学科研,而且对学生学习实践,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掌握技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用户对文献检索信息及服务提出更高需求。此外,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渐由单纯的操作工向高技能型人才转变,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向学生传授操作工艺和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也更加注重教师在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工作业。因此,广大师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设一些特色数据库以满足其需求。
三、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培育院校的特色数据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绝大部分普通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建设规模较小,方式陈旧,且类型单一。由于高职院校是在原来的中职、中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可能除全国示范性和培育院校的图书馆具备一定规模外,其余高校的图书馆规模较小,更不用说特色数据库的规模,可能多所院校就没有建设特色数据库。另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方式仍然比较陈旧,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以文摘、目录、题录等数据库为主,其内容还基本上是纸质版的扫描件或复制的电子资料,而以书目为主,全文、图形图像及视频等数据库很少见到,其资源的检索服务中缺乏增值服务。此外,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地区行业企业的发展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深加工的专题数据库仍然比较缺乏。
(二)标准化和规范化较欠缺。由于缺乏相应的文件规范,以及各个图书馆选择的建库软件平台不一,相同专业的各高校之间没有统一的名词术语或说法。因此,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各单位之间建设的平台不同,导致相互之间不兼容。第二,单位之间的检索界面和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导致相互之间难以共享或借鉴。第三,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标引不规范。例如,主题词、关键词或任意词的标引不当,以及格式不规范的问题,均会造成文献信息误检、漏检,效率不高。由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欠缺,直接影响了数据库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从而影响了馆际之间的互访、互用。
(三)特色数据库的利用率较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向社会开放不够,基本上只有在本单位内或校园内部才能使用,或者为防止特色资源库成果被别人无偿获取,通常设置获取密码,或需要购买,外校用户无权使用。比如,在中国民航学院中查找特色数据库“民用航空专题数据库”时,页面明确显示“非校园内网无权限使用”。甚至连高校内部都会设置限制,学生无法使用,或只能限定在某一场合使用,如某些图书馆对数据库的使用进行IP限制,仅可以在图书馆使用,而在办公室或宿舍则无法使用。除此之外,特色资源库在学校内部或外部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师生根本不知道存在有什么样的资源,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中,根本未关注到资源库。可能部分学生在做毕设时,临时使用到一些资源,结果导致其利用率明显降低,从而与建库的初衷背道而驰,脱离了特色数据库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为目的。因此,建成的特色数据库不能单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应该服务于学校、师生和大众。
(四)各院校未形成合力,重复建设。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各高职院校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特色数据库建设,但由于具有相同专业的各高校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各自盲目建设,导致出现盲目建设、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如前所述,完整的建设规范的缺乏,导致各院校开发界面各不相同,数据无法共享。因而,在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单打独斗”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四、对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政企、学院提供支持。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投入财力、物力,并需要配备专业的建设队伍。但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缺乏可持续建设的资金用于购买新的资源,更新资源。因而,政府应该在提供政策支持的同时,提供一些经费,学校可以以立项的形式获得资助。同样,学校层面,更应该提供政策和财务上的直接的支持,毕竟是为本院校服务,有助于学院的发展。此外,学校可以与某些行业协会、企业合作,行业协会或且部分出资,可获得免费的使用权。许多科研单位因项目众多、成果丰富,需要将其资源和成果整理,建成便于搜索的数据库,但缺乏相应的精力和时间。据此,图书馆可与之合作,获取一定的经费支持,以扩大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丰富特色数据库资源。因此,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是建设好特色数据库的必要保障。
(二)加强合作,避免重复。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合作是多方面的,一是馆际之间合作,分工明确,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形成相同专业的特色资源库群。对于开发使用的软件平台,各高校图书馆尽量相同,使相互之间访问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图书馆与校内部门要加强合作。比如与科研处、教学单位以及学报编辑部之间加强合作,获取第一手资料,建立本校的教师科研成果数据库,建设学生毕业论文数据库,就必须与各院系配合等等。因而,前期对资料的收集必须依赖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广大教师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资料准确、翔实、不遗漏。尽管如此,各院校特色资源库的建设也应该保留其个性化,一些本院校独具特色的材料应予以保留,使整个院校之间的资源库共性与个性共存。由此,既可以丰富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又能提升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要成功建成一个高质量的特色数据库,首先需要明确的建设目的,因为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若目标不明确,必然导致数据库的利用率低下,造成极大的浪费。另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有针对性,并非随便建几个数据库敷衍了事。实际上,高职院校在评估期间,图书馆特色数据库是其中被考核指标之一,因而有的学校为迎接评估,简单上传点资料,随便建几个数据库。这样的数据库缺乏读者,利用率很低,造成极大的浪费。此外,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时必须根据自己服务的学科特点、行业企业选择针对性较强的题目做特色数据库。若不能服务于本校相关专业,对学科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也不是一个好的特色数据库。
(四)定期维护,更新资料。特色数据库的正常访问与否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一个特设数据库建成之后,需要定期对网络平台进行维护,保证其能正常为师生、行业从业人员服务。除此之外,不断搜集整理资料,更新资料也是特色数据库获得生命力的源泉。对原始资料的数字化应是特色数据库的主要资料来源,其次是对网上灰色资料的收集整理;另外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行业协会,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建立联系,获取一些实际的文献资料,为师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通常,一些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常常感到没有资(下转第98页)(上接第96页)料可供选择,其实,稍加留意,原始资料是取之不尽的,如学院的科研成果库、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等,均是数据库内容的良好来源。
(五)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的培训。建库过程中,涉及网络平台的开发、资料的电子化、图片的制作及美工等。更为重要的是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甄别,选择适合于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内容。因此,高质量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离不开一个专业化的团队,并且各人员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实际上,很多建设人员对资料的分类、整理不到位,导致出现文摘缺失、关键词不明确、分类错误等问题。因此,还应定期加强对建库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保障特色数据库的顺利建设和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7)
[2]黄桂凤.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若干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6(24)
[3]陈晓燕.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 2010(10Z)
[4]伍清霞.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10(40)
[5]肖大成.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图书馆管理与资源建设,2004(1)
[6]吴静.示范性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探索[J].晋图学刊,2013(5)
[7]许溢,蒋国富.高职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4(10)
[8]任通顺.论高校图书馆学科特色数据库的建设[J].现代情报,2004(5)
【作者简介】连录虎(1982- ),男,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程师。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