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汉水流域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与探索

2016-11-24王敬斌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26期

王敬斌

摘要:该文以汉水流域特色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发点,概要阐述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汉水流域;汉水文化;特色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014-03

Construction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 Document Database in Hanjiang River Basin

WANG JIng-bin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an River Basin characteristic literature database as a starting poin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ethod of the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Key words:Hanjiang River Basin; Hanjiang River 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 database

1 引言

汉水流域作为一个自然地理空间,北靠秦岭、南倚巴山,为山地与盆地相连的川谷地带,地跨陕、豫、鄂三省,全流域面积为17.54平方公里。汉水流域居于中国大陆板块的腹地,降水丰沛、气候宜人、自然资源广袤,是我国生态资源的核心富集地之一。

远在中华文明孕育的早期,即自上古新旧石器时代,延至春秋战国、秦汉,由于秦岭、巴山的阻隔,汉江流域在自然地理空间构成方面相对封闭和自成体系,与荆楚、巴蜀、三秦、陇南等地域文化相比较,千万年来,伴随人类活动与实践,此地域发育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具有自身文化禀赋与价值体系的重要的地域文化形态,即汉水文化。汉水文化是中华早期文明的核心构成,在中华文明的孕育和形成初期,汉水流域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尽管受到秦岭和巴山的阻隔,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人类精神的巨大作用与独特的区位地理位置,周边的荆楚、巴蜀、三秦、陇南等地域文化对于汉水文化的发育与形成,有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影响与互动,是中国东西文化与南北文化的交汇中心,为中华文明的最终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伴随着文明历史进程和汉水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区域内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1)新旧石器石器的早期人类遗存——城固宝山遗址、二里岗出土文物,洋县出土文物,南郑龙岗文化遗址,西乡李家村文化遗址等;(2)两汉三国文化资源——褒斜古栈道、“石门十三品”、拜将坛、古汉台、张良庙、张骞墓、蔡伦墓、诸葛亮祠(墓)等;(3)汉水民俗文化资源——陕南民歌(镇巴、紫阳),洋县社火,汉调桄桄——非物保护项目,陕南方言、民居、古镇、婚俗、宗教;(4)民族文化资源——镇巴苗寨、宁强羌寨;(5)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女娲、神农、刘邦、韩信、张良、萧何、张骞、蔡伦、刘备、诸葛亮、李固、李白、陆游等;(6)地方文献资源——各地方县(府)志、历史传说、掌故等;(7)生态资源——秦巴珍稀动植物资源、矿物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绿色产业等。文化资源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面向未来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战略性资源,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方法对这些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序、整合,建设形成陕西汉水流域特色文献数据库,使之系统化而便于充分利用,这是进行区域内整体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与工程。

2 数据库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汉水流域的社会基础设施条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及投入使用)大为改观,制约汉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已被逐步打破,作为承东启西、勾连南北的汉水流域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特别是在打造重庆、成都、西安为支点的“西三角”中国第四级经济增长极的战略位置尤为凸显。进一步加强汉水流域文化事业的资源基础建设,提升汉水文化的整体研究水平,促进“汉水文化”综合性学科建设,是汉水流域支持和承担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在区域内得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地处汉水上游汉中市的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多科性的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现有文理工学科及专业59个。陕西理工学院部分教师多年来一直对汉水文化研究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相关科研成果较为丰富,初步形成了汉水文化的研究团队,是陕西省对于汉水流域的地域文化研究的主体力量,并于2005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复,在陕西理工学院成立了“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的专门研究机构。为此,我们申请了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项目《陕西汉水流域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2JK0310 。

3 数据库建设内容

该项目建设的内容由以下6个子库组成:

1)历史文献库

通过检索《四库全书》《四库丛刊》《十通》《二十四史》《民国丛书》等大型文献中对汉水及其流域内主要地区的地理、人文、事件的描述和记载,对检索结果按学科、地区、年代和出处进行组织,形成一个以展示完整条目内容的数据库;

2)地方文献库

以收集方志文献为主,将流域内主要地区的地方文献按县域和年代进行组织,文献类型包括全文、题录;

3)专题学术研究库

收集当代学者研究“汉水文化”的专著、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网络资源,按文献出版类型进行组织,建立全文数据库;

4)民间文化库

收集流域内主要地区的戏剧、民歌、掌故、习俗、非遗保护等资料,建立一个以音频和文字介绍为主的数据库;

5)生态资源库

以南水北调、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珍稀动植物资源为专题收集有关文字、图片、网络资料,按专题建库;

6)视频库

建立反映汉水流域地区发展概况、历史地理、文化教育、风土人情、自然资源的综合性视频库。

4 特色数据库软件平台的搭建

通过考查比较,我们最终选择北京超星公司的特色资源发布系统作为数据库的发布平台。该系统平台主要以J2EE平台的多层体系结构为依据,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Sturuts+Spring+Hibernate的开发框架使得系统具有了MVC三层结构,并将JDBC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应用到Spring中以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使系统具有网络平台无关性、可扩展性、稳定实用的特点。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采用技术先进、性能稳定的Apache Tomcat做为Web应用服务器,可快速地搭建 出高效的B/S(浏览器/服务器)系统。

表示层:负责与用户界面以及与用户的交互,在该层用户可以通过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接入数字图书馆系统,也可以由专用客户端软件进行接入。

事务处理层(即应用服务层):处理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应用服务,如在线咨询、用户认证、信息推送、电子商务等。

存取层:负责检索数据库、存取对象、资源调度等用于支撑上层应用的服务。

数据服务层:负责管理数据的物理存储与读取、以及内部的数据维护。

系统采用J2EE开发规范,采用目前开源软件和框架开发,支持APACHE等主流负载平衡软件,可以支持linux、windows等服务平台。

表1 开发平台环境参数表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7\&数据库DBMS\&SQL Server 2005\&开发环境\&Myeclipse 6.1\&JAVA运行环境\&JDK 1.6\&WEB服务器\&Apache-Tomcat-6.0\&JDBC驱动\&JDBC for SQL Server driver\&浏览器\&IE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硬件环境\&CPU\&酷睿 2.6GHz\&内存\&2G DDR3\&硬盘\&SATA 500G\&]

表2 运行平台环境参数表

[平台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CPU\&英特尔? 至强? 2.0G以上CPU×2\&内存\&4GB RAM\&硬盘\&SATA 500G 以上\&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2003以上\&Web服务软件\&Tomcat 6.0\&数据库软件\&SQL Server 2005\&]

该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和技术特点:

1)系统配置管理

可以建立多个子库板块、对首页的个性定制、系统基本信息和简介的完善,对导航栏和检索频道进行管理。

2)文献模板管理

可以使用系统内置模块,也可以自建和修改模板。

3)分类管理

可以批量导入分类,也可以手工创建分类、管理分类和子分类。

4)资源管理

资源录入和资源审核功能。

5)权限管理

设定限制访问IP范围、添加和管理资源录入员、资源审核员。

6)其他功能

流量统计:查看系统的使用情况。

咨询管理:对用户提交的咨询表单进行管理。

7)资源检索功能

可以进行全部检索、按照字段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联合检索等检索功能。

5 数据的加工工作

5.1 数据收集、整理

数据的收集、整理是繁琐而长期的任务,需要设专人进行这项工作。陕西汉水流域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数据来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本馆馆藏资源的相关部分;2)收集区域内地方馆所藏地方文献资源;3)网络相关资源;4)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献;5)走访区域内历史遗迹取得的文献资源;6)历史文献记载的相关内容做成条目索引。

将收集的上述数据文献资料按6个子库进行分类整理,并按中图法进行编目处理。

5.2 数据录入、发布

按上述分类将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计算机数据加工,逐条录入数据,并发布。如图1所示。

6 建设目标及使用效果

本项目以建立汉水文化特色资源数据库为主题,对馆藏特色资源、网络原生资源和散落各处的稀缺资源进行收集整理,拟建设一个地域特色鲜明、信息丰富集中、多种媒体资源并存、技术标准规范、检索利用便捷的综合性资源库。数据库以全文、图像、视频为主,数据总量不少于3万条。

参考文献:

[1] 宋蓉. 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文化建设——以安徽省为例[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1):34-36.

[2] 鄂丽君.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现状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9(12):19-23.

[3] 金以明. 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93-97.

[4] 喻志娟.关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与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2012(4):112-114.

[5] 黄晓斌,蒲筱哥.我国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情报科学, 2007,25(5):78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