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数学情境图的“二度打磨”

2015-07-02季仲彬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

季仲彬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图 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A-0076-01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入了大量的情境图帮助小学生学习数学,这些情境图不仅能够有效地拉近小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小学生搭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从而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抽象与数学思维。但是,由于教材中的情境图一般都是以“静态场景”的形式来呈现数学素材,其中一些无关的数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小学生的学习。因此,对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二度打磨”非常有必要。

一、替换素材——提供思维拐杖

教材中的一些情境图,有时候往往不能很好地引导小学生进行关键性的数学思考,给小学生的有效数学思维带来障碍。教师如果对情境图进行“照搬素材”,会严重影响情境图的运用效果。

例如,一年级上册《比多少》一课中,有这样一幅情境图:

某教师在教学时,直接引导学生观察,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寻求答案。由于受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都认为是妈妈喝的水多。解答这一题的关键是要明白爸爸妈妈原来的水一样多,喝了以后爸爸剩下的少,所以爸爸喝得多。但是,小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关键点的把握不是很好。

因此,教师要善于对情境图中的一些信息进行巧妙替换,使之成为能够引导学生数学思考与探究的关键性素材。教学时,笔者把其中的水替换成包子。

谁吃得多?

经过情境图的信息替换以后,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方向。他们这样思考:爸爸和妈妈原来都有4个包子,吃了以后,爸爸还剩下1个,妈妈还剩下2个,所以爸爸吃了3个,妈妈吃了2个,很显然是爸爸吃得多。这样的情境图就抓住了小学生数学思考的关键。

二、化静为动——突出数学思想

教材中的情境图是以静态图片的形式呈现的。在静态图片的背后,往往蕴含着一定的数学思想。但是,一些教师在运用情境图时,往往习惯于“照搬步骤”,导致情境图原有的功能被弱化了,其蕴含的数学思想也不能有效地被挖掘出来。

例如,《比长短》一课中的情境图:

某教师在教学时拿出两条绕成一团的绳子,红色的比较长,绿色的比较短。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老师手里的两条绳子哪一条长一些?”学生有的猜红的长,有的猜绿的长。此时,教师追问:“那么,怎么样才能知道这两条绳子哪一条长呢?”学生在课堂上束手无策,最后教师只好把比较长短的方法教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是失效的,因为在比长短的过程中,一年级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比两条直的绳子的长短,而不是弯曲的绳子,教材情境图所蕴含的是“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对于“化曲为直”的数学转化思想,只有在动态呈现的过程中才能得到体现。对于这一幅情境图,可以分三个步骤来呈现:第一步,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条放在同一起点的红、绿绳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第二步,出示长短不一的两条不放在同一起点的红、绿绳子让学生进行比较,让小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进行深层的数学思考,学生发现要比较这两条绳子的长短先要把其中的某一端对齐。第三步,出示教材中的那两根弯曲的红、绿绳子让学生进行比较,由于有了第二步的活动经验,小学生就会想到把这两根绳子拉直,然后其中的一端对齐进行比较,这样,“化曲为直”的数学转化思想就能够得到有效体现。

三、深入挖掘——引发多元思考

对于教材中那些数学信息比较单一的练习情境,教师要善于挖掘练习情境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通过追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多元思考,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认识加法》中有这样一幅情境图:

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一般会写出“3+2=5和2+3=5”这两道加法算式,此时,教师追问:“在你写的两个算式里,3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一般会认为3表示左边的3个小朋友,2表示右边的2个小朋友。此时,教师继续追问:“这一幅图除了能够写出这两个加法算式,还能写出另外两个加法算式吗?”这样追问,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会根据4个小朋友在打乒乓球,1个小朋友在当裁判而写出1+4=5、4+1=5这两个加法算式。这样,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对于同一数学情境的不同思考切入点,从而引导他们进行多元化的数学思考。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设计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