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技术国防应用
2015-07-02杨俊才
杨俊才
(国防科技大学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光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但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到现代高科技前沿,处处展示着光学的风采与魅力.今年是国际光年,编辑部希望写一篇关于光学国防应用的文章,自己深感题目很大,学识有限,难以胜任.光学在国防上的应用很广,从侦察监视、目标识别、探测预警到制导导航,甚至直接毁伤性武器,都离不开光学技术.光学在国防上的应用,每个领域都是一篇大文章,考虑到本期刊是物理教学与工程应用相结合的特色,觉得应该介绍一点儿最新应用,因而选择了“光谱技术国防应用”这个题目.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介绍,既能起到对国际光年的纪念作用,又能对高校的物理教学有所帮助.此外,因国防应用一般保密要求较高,最新应用则更加敏感,且资料受限.因此,本文中的资料和图片大多采用已出版或网络上的公开资料.
1 光谱及其分类
光谱(spectrum)是指电磁辐射强度按照波长的分布,一般包含从X光到太赫兹频段的电磁辐射.
光谱研究具有辉煌的历史.1666年,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人)用玻璃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最早的光谱实验.光谱学是研究光谱的发生、性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是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关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和规律性,主要是通过光谱学方法获得的.1821年,夫琅禾费(Joseph von Franhofer,1787—1826,德国人)发明了衍射光栅,并测定了太阳光谱中的黑线;1859年,基尔霍夫(Gastav Robert Kirchhoff,1824—1887,德国人)研究了各种火焰和火花的光谱,确认各种物质具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创立光谱分析法;1868年,埃格斯特朗(Anders Jonas Angstrom,1814—1874,瑞典人)发现氢光谱,发表了标准太阳光谱的图表;19世纪80年代光谱学取得重大的发展,罗兰(Henry Augustus Rowland,1848—1901,美国人)发明凹面光栅,波长测量分辨率可以达到0.1nm;1913年,玻尔(Niels Bohr,1885—1962,丹麦人)运用量子化的概念,提出了定态跃迁原子模型理论;20世纪30年代,分子光谱学也发展起来;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的出现是光谱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各种新的激光光谱技术不断出现,使光谱测量的探测灵敏度、光谱分辨率,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分辨本领都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光谱反映了物理系统的能级结构和能级寿命.按照量子理论,微观粒子系统处于束缚态时,其能量只能具有一系列不连续的分立值,称为能级.在光的作用下,初态和终态之间可能发生以下3种过程: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分立的能级间的跃迁会发射或吸收光子.由于每种物质的结构不同,能级分布不同,其光谱各不相同.实际应用中,形象地称为物体的“指纹”特征.
按照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不同,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与散射光谱;按照发生作用的微观粒子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等;按照波长范围不同,可分为紫外光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谱等;按照强度对波长的分布特点,可分为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图1为几种典型的光谱图.
图1 氢元素的发射光谱(上)铁元素的发射光谱(中)某型飞机尾焰的遥测光谱(下)
发射光谱:线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原子,带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生于炽热固体或放电气体.现在观测到的原子的发射谱线已有上百万条了.在分子中,由于电子态的能量远大于振动态的能量,振动态的能量远大于转动态的能量,因此在分子的电子态之间的跃迁中,总是伴随着振动跃迁和转动跃迁,因而许多光谱线就密集在一起而形成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其范围很宽,大约从10nm到1000μm.在200nm到800nm的光谱范围内,可以观测到固体、液体和溶液的吸收,这些吸收有的是连续的,称为一般吸收光谱;有的显示出一个或多个吸收带,称为选择吸收光谱.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一般是研究分子的振动光谱与转动光谱.
散射光谱:其中,喇曼光谱是最重要的光谱学技术.当光通过物质时,除了光的透射和吸收外,还观测到光的散射.在散射光中除了原来的入射光频率外,还出现一些新的频率,这种产生新频率的散射称为喇曼散射,其光谱称为喇曼光谱.喇曼散射的强度极小,大约为瑞利散射的千分之一.喇曼光谱技术在研究燃烧过程、探测环境污染、分析材料结构等方面已成为很有用的工具.
光谱学和光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量子力学等微观物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渗透到化学、生物学和医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计量科学、天文物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光谱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很多,有的已经发展成熟,有的处在研究探索阶段.本文简要介绍光谱成像、高光谱遥感、多光谱瞄准与制导等内容.
2 光谱成像
光谱技术在国防中的应用,从物理原理来看,一是利用不同的环境背景对太阳光的反射光谱不同,如树林、草地、沙漠、湖泊等对太阳光的反射光谱不同,且受气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二是利用军事目标的特殊发射光谱,如运动或运行后的坦克的热辐射、导弹的尾焰辐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温等离子体辐射等;三是利用吸收光谱,如大气对二氧化碳和水在2.7μm和4.3μm处的吸收、特殊材料对应的光谱吸收等等.
光谱可通过光谱仪来进行测量,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设计出了多种光谱仪.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曲线一般具有明显的特征,如包络线、吸收峰、发射峰等,一般称为光谱特征,而目标的特殊发射谱线一般称为特征光谱.光谱特征在遥感侦察等方面应用较多,而特征光谱主要用于目标识别、瞄准与制导.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提高成像侦察的效果,人们采用多个波段成像的方式,如卫星上的多光谱相机.这种多光谱相机因遥感波段太少,难以满足人们揭示地物和目标光谱特性的需求,而非成像方式的光谱测量,又难以将光谱信息准确地匹配到具体的地物和目标上,这就需要一种能将光谱和影像融合并集于一体的技术,因而诞生了光谱成像技术.
光谱成像(spectral imaging)是一种对观测对象在光谱维上展开来进行成像的技术.来自观测对象的光束一般为复色光,传统的光电成像是复色光在二维成像器件(如CCD)上的综合效应,不能反映出目标的光谱特性.为了获得二维空间图像上各点的的光谱信息,需要进行光谱分光,以得到单色或窄带光的图像,从而获得观测对象的反射、吸收、散射等光谱特性.常用的光谱分光方式包括色散系统(光栅、棱镜等)、可调谐滤光器(如声光滤波器AOTF)、时(空)域傅里叶变换等.
光谱成像在获取观测对象的二维空间信息的同时,通过几十到几百个很窄波段的连续光谱成像,从而对同一目标既能得到空间图像,又能在光谱维上进行展开,直接反映出被观测对象的光谱特性.实际应用中,一般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形成图像立方体.图2为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推扫式成像光谱仪(PHI)的光谱成像系统原理图.图3为光谱成像图像立方体示意,它是单波段图像的集合,又能获得单像元的光谱.
图2 PHI光谱成像系统原理图
图3 光谱成像图像立方体
光谱成像是以图谱合一为特征的新型遥感技术,是光学遥感技术的重大突破,是军事侦察技术的重大进步.
3 光谱遥感
通过气球、风筝等工具,将照相机带到空中对地面摄影,是人类最初的光学遥感活动.飞机出现后,空中摄影变成了一种常用的测量和绘图技术,在军事侦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随着卫星的出现,遥感技术问世了,并开始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以对地观测为主要目的的遥感,通过探测地物的几何空间特性和物理特性,来达到侦察、监视的目的.几何空间特性探测用于地图测绘、地物分类和识别等,已成为测绘科学中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方向.物理特性主要是研究地物和目标的光谱特性,已成为遥感的重要基础.
光谱遥感是光谱成像的主要应用,它是利用飞机、飞艇和卫星等遥感平台,通过照相机、扫描仪等遥感器,从目标获得许多窄频段数据,包含空间、辐射和光谱三重信息,从而有效识别目标的性质和运动状态.
光谱技术的军事应用,早期主要是多光谱成像技术.典型的应用是装在卫星上的多光谱遥感相机.根据侦察对象、目标特点等,选定几个特殊的波段来进行光谱成像,从获得的遥感图像中,利用背景/目标对太阳光的反射光谱的差异,以及目标发射的特征光谱来进行目标识别.由于多光谱相机的波段较少,一般只有3~5个,且应用中主要分布在红外波段,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目标识别和高分辨侦察的需要,因而后来又发展了高光谱遥感技术.
根据国际遥感界的共识,当光谱分辨率在λ/10数量级范围时称为多光谱遥感(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这样的遥感器一般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区只有几个波段,如美国LandsatMSS,TM,法国的SPOT等;当光谱分辨率在λ/100数量级时称为高光谱遥感(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当光谱分辨率达到λ/1000数量级时,遥感即进入超高光谱(ultraspeetral)阶段.如图4所示.
图4 光谱遥感分类(红外)示意图
高光谱遥感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的遥感前沿技术,是目前大力发展和应用开发的技术.随着光电对抗技术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隐身、伪装及干扰等技术发展,对目标的侦察、监视与识别的难度越来越大,需要充分深入地利用目标的各种信息.高光谱遥感就是充分挖掘目标的光谱特征信息,利用目标光谱的唯一性,在战场详查、反隐身/伪装、目标搜寻与精确识别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图5为卫星高光谱遥感过程及图像立方体示意图.
图5 卫星高光谱遥感示意图
高光谱遥感技术发展还面临很多技术难题,除图像处理之外,在地物及目标光谱特征探测、高分辨率成像光谱仪设计、大气光谱特性研究、光谱特征分析与匹配等方面,还有很多物理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4 多光谱瞄准
多光谱瞄准是根据目标的特征光谱来进行目标识别,从而实现武器系统的瞄准、制导和打击.重要的军事目标,特别是带有动力推进装置、处在飞行运动状态等目标,如导弹、飞机等,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且往往具有明显的特征光谱.利用这些特征,通过匹配分析,就可以实现对目标的瞄准与跟踪.一般来说,如果有3个特征实现匹配,那么目标识别的概率就可以达到95%左右.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到环境及干扰等因素的影响.
多光谱瞄准的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在光学成像系统前加滤光装置,只允许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其他波长则不允许通过.当发现目标时,则在成像器件上显示一亮点.如果有多个亮点出现,则表明多个特征光谱匹配,从而可以确定目标.
多光谱瞄准系统因其具有很高的实时识别目标的能力,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6为美国雷声公司生产的AN/ASS-52多光谱瞄准系统(Multi-Spectral Targeting System,MTS),号称具有卓越的战场监视侦察、情报获取和精确捕获目标的能力.通过采用增强目标定位精度和高分辨率升级技术,多光谱目标捕获系统将提供更准确的目标定位.
图6 雷声公司的AN/ASS-52多光谱瞄准系统
2009年,雷声公司获得了美国空军一份合同,将为其提供多型多光谱瞄准系统,以及用于支持“捕食者/死神(Predator/Reaper)”无人机计划.有报道称,雷声公司的机载多光谱瞄准系统可帮助战场上的士兵、情报分析人员和指挥官作出行动抉择.2011年,雷声公司为美国空军生产首套机载战术超光谱传感器系统——机载超光谱提示与开 发 系 统 (Airborne Cueing and Exploitation System Hyperspectral,ACES HY).该系统是一种红外传感器系统,可根据目标光谱特征对其进行识别.
图7为安装在美国“捕食者”无人机上的雷声公司AN/ASS-52多光谱瞄准系统(MTS).
图7 “捕食者”上的MTS相机
MTS系统中包含AGM-114海尔法导弹瞄准系统、光电红外系统、激光指示器等,还包含各种用于计算风速、风向以及其他战场变量的传感器,所有这些组件集成在球形转塔内,安装在“捕食者”机鼻下方.MTS系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确定导弹的发射方案,然后发射自身携带的导弹摧毁目标.也可把发射方案传送给其他飞机或地面部队,以便它们摧毁目标.
5 多光谱制导
多光谱识别配上跟踪系统,就可实现多光谱制导.本文不全面介绍多光谱制导系统,只简要介绍一种具有重大意义和前景的应用,也是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前沿之一,就是多光谱制导用于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
2002年,美国首先提出了快速全球打击的概念,并由此引起了全球对快速打击武器的研发热潮.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一旦实现并应用于军事领域,将改变未来战争的作战样式,并对国家安全产生重大战略威胁.美国HTV系列作为超高音速系类之一,以20倍音速飞行于临近空间,可在一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一个位置,这无疑是全球快速打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面对如此超高速的飞行器,是否能对其进行有效跟踪与拦截,成为技术上极大的挑战.目前,世界上还未出现可用于准确捕捉、拦截HTV系列的武器装备.
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拦截,除了必须具备极高的速度外,对拦截武器的制导实时性要求极高,多光谱制导可以满足这一要求.那么高超声速武器是否具有一定的特征光谱呢?回答是肯定的.图8中,左图为美国高超声速运载工具—HTV-2系列的人牛怪运载火箭,中图为弹体在大气中高超声速飞行时的状态示意图,右图为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X-51A.当飞行器在大气中超高速运动时,弹体与大气作用将会形成所谓的“等离子体鞘套”,产生高温等离子体辐射,如图8所示,这对目标探测来说,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美国已报道了相关研究成果.
图8 HTV-2运载工具——人牛怪运载火箭(左)高超声速弹体飞行状态示意(中)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X-51A(右)
研究和掌握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光谱特性,是一个极端条件下复杂的物理问题,而多光谱制导拦截高超声速飞行器,同样具有极高的技术挑战性.
[1]王建宇,等.成像光谱技术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Svanberg S.原子和分子光谱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张兵,高连如.高光谱图像分类与目标探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余旭初,等.高光谱影像分析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5]防务导航,雷声公司为美国空军提供多光谱瞄准系统.2009.
[6]雷声公司开始为美空军提供机载超光谱传感器[EB/OL][2015-8-10].http://www.cannews.com.cn/2011/0621/127232.html.
[7]Multi-Spectral Targeting System [EB/OL].[2015-9-15]http://defense-update.com/products/m/MTS.htm.
[8]Valdes R.How the Predator UAV Works[EB/OL].Howstuffwork.[2011-10-11]
[9]Anon.High Speed Strike Weapeon(HSSW)[EB/OL][2015-8-15].http://lookheedmartin.com/us/products/High Speed-Strike-Weapeonhssw-html.
[10]HTV-2的来龙去脉.太空探索[J].太空探索.201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