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5-07-02吴晓红
■吴晓红
依托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吴晓红
校本课程评价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从未经历主持课程评价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大力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评价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评价专业水平,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最近两年来,我们在贯彻落实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开发校本课程,针对校本课程的评价难题,借鉴运用学分制评价理念和技术方法,在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与水平的同时,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面临的评价难题
1.教师对校本课程评价认识不足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课程计划规定范围内,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校本课程具有多样性、实践性、过程性等特点,这使得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面也同样要注重多样性、实践性和过程性。校本课程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需要制定方案、确定目标、选择内容、设计教学等,要比学科课程复杂得多,工作量也应比学科课程大。但现实中人们往往认为校本课程比学科课程简单。这种认识误区的存在,会影响考核的科学性,进而影响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教师的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不适应校本课程评价
长期以来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评价,缺乏有效的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学科化倾向严重,活动课程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教”的痕迹较重。因此,传统的学科课程评价方式不适用于校本课程评价。因为校本课程是对原来活动课和选修课的继承、改造、规范和发展,相比传统课程应更具有课程意识;而且校本课程过程的多样化和教学效果的多样化,需要课程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最为重要的是,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当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参与的互动评价。这样一来,教师的课程评价能力对于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教师已有的专业知识能力不足以胜任校本课程评价
众所周知,传统的师范教育并不注重课程评价,更谈不上注重校本课程的评价了,这就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入职前并没有校本课程评价的专业基础。教师入职后因教学工作负担重、时间有限,难以挤出时间和精力参与课程开发和评价。而那些有限的课程培训和开发培训,无法满足教师课程开发和评价素养的要求,教师既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的需要。没有胜任校本课程开发和评价的师资队伍,如同一个餐馆没有满足需要的厨师,是不可能实现校本课程的教学的。因此,大力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和评价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依托学分制评价理论学习,强化教师课程评价的专业思想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共同合作,对本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
由于大多数校本课程是一种与学科课程形态相差很大的课程形态,其课程评价方式也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评价差异很大。不同的学校会采用不同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同一所学校内的不同校本课程所采用的课程评价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我校在分析多种校本课程评价方式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采用学分制评价方式运用于本校的校本课程评价,以此来提高教师的课程评价能力。
1.科学理解学分制评价的涵义及特征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师在大学期间接触过但未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过的新事物。因此,转变课程教学观念,更新课程评价知识,是提高教师课程评价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我们聘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校本研修。通过学习,使教师们认识到:与学年制“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同,学分制是“把获得规定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所谓“学分”,是学生完成某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分值单位,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的一种赋值方式。具体说来,“学分”就是把一定的课程内容、学习时限、学习场景、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综合起来,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代表着学生所修习的课程量(或称为“学业量”)。学分制遵循自由民主、学术至上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性。学分制评价不以“升学”“选拔”为目的,不强调单科成绩的高低,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把握课程修习应达到学业水平标准的同时,又能够给予学生较多的学习民主和学术自由。学分制既不像学年制那样仅以修习时间长短作为“学历”论资排辈,也不像毕业考试那样仅以书面答卷的分数高低评判学业水平的高低。采用学分制作为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符合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国情、校情、师情和生情。
2.明确运用学分制的基本原则
与学科考试评价不同,学分制评价非常注重情景性、过程性和学习成效的多元性。为了在校本课程中实行学分制取得预期效果,强调教师明确学分制评价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我校在运用学分制进行校本课程评价中主要坚持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学期学分的认定工作中,学校充分重视学生的评定,规定必须要有学生自我评定和学生互评的项目。同时,允许对学有特长的学生实行奖励性学分。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形成个性特长。
(2)整体性原则。学分制的制定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要开设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差异性的需求。教师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中,既要注重本课程学习的过程表现和学习成果,也要关注课程的直接目标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相关培养目标,要以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为原则。
(3)激励性原则。学分设置实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策略,使评定面向全体学生,保证大部分学生能获得合格成绩,同时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对于奖励学分的设置和评定,要注意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奖励的目的重在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
(4)选择性原则。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大部分科目,倡导任课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决定相结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当给学生提供选课指导建议,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合校本课程学分制评价实践,促进教师的课程评价专业化
提高教师的课程评价专业化水平,必须在课程评价实践中进行。为此,我们坚持通过学分制评价方式的应用,提高教师的课程评价专业化水平。
1.以“品质教育”理念为指导,为教师搭建校本课程专业化发展平台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探索,我校提出了“品质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品质人生”,提出了“三有”(学生有品质、教师有品位、学校有品牌)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四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的教育内容体系,确立了提高学生“五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领导影响能力)的培养重点,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我们以此作为学校的理念体系,创建学校的“品质教育”文化。我们通过充分挖掘和优化整合我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校本课程,最终形成“多元选择、彰显个性、成就品质”的校本课程特色,为学生的品质人生奠基。
我校的校本课程主要分为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两个领域,其课程目标分别是:拓展型课程重点是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学生对基础学力从横向拓宽、或纵向延伸外,更注重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为终身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同时兼顾创造性学力的培养。探究型课程着眼于学生培养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初步认识,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和分享的意识。
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和不断完善,为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评价专业发展提供了思考和实践的平台。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也成为了教师课程专业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研究学分制评价实施办法,提高教师的课程评价能力
首先,我们以承担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大课题《学分制在初中校本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为先导,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科研,明确我校校本课程的学分构成。我校校本课程的“学分”分为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基本学分包括拓展型课程学分、探究型课程学分。我们设置奖励学分的主要目的是弘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与学分挂钩,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及其他有益的课外活动。
其次,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情况,制定学分评定方法。在拓展型校本课程的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基础学分评定时,将学生的出勤状况、学习的情感态度、学习过程中的言行表现、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达成等等,均纳入学习评价体系。由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三方面组成,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在探究性社会实践课程(包括主题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学分评定时,主要由小组活动学分与个人表现学分组成;选题认定与结题评价由学校有关部门负责组织;研究过程评价由指导老师负责;总成绩由指导老师负责汇总。学生所在的课题小组所得的学分即为该学生的小组课题研究学分。奖励学分评定,主要是针对某些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或取得显著进步的学生,经本人申请,班级、年级核定,学校审定,给予不同的奖励学分。
3.采用多元评价策略,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课程评价的智慧
校本课程的多元化形态,决定了学分制评价的多元化。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特别注重运用多元评价策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评价标准多元化。学生校本课程基本学分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互动学习的参与程度、协作精神、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实践过程中的创新表现等。奖励性学分的设立,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2)评价方式多元化。我校学分制评价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运用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还有网络评价等。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次数、考核的成绩是可以量化的,但有些还不便量化的,如学生学习效果的转变、学习态度的好坏等,此时就需要过程性的评价来补充。在过程性评价中,学校设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让学生记录自己认为最满意或最重要的作品;过程性评价还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参与程度两方面。网络评价主要以量化表为主要形式,即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评价终端,依据评价标准在表上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评价,在后台管理生成结果后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使双方能及时了解学习的效果。
(3)评价主体多元化。我们的学分制评价过程,注重的是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是学生自评。强化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每学期或课程结束时,由学生进行反思写出自评报告一份。报告涵盖学生在思想状况、文化学习、身体心理、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成长情况。
其次是小组互评。在主题教育和社会活动、探究型课程的学习中,我们常用这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我们将班级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对学习伙伴进行评价。评价遵循的是发现、挖掘被评价学生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的宗旨,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正面诱导功能。
最后是教师总评。教师根据课堂观察、考试成绩或学生作品等要素,综合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评价意见,对被评学生给出综合性评价意见。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育教学空间,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个性魅力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许多教师结合自己特长,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出众多学生喜欢的课程。目前,我校教师已经成功开发的校本课程有60多门。在学分制评价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对各类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各类课程的评价标准也进一步明确,有效地推动了校本课程科学、系统地开发。教师们的课程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原来被动执行学科课程,到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实现了专业成长从被动到主动的美丽转身。学分制评价如同一个神奇的支点,不仅撬动了学生的主动成长意识,更撬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在分享实施学分制评价成效之际,我们也冷静地反思学分制评价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如,学分制是一种因校制宜的课程评价方式,具有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不同的学校评价标准不同,同类学校间难以找到一个统一的参照系数来比较学生的发展状况,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学分制的推广;由于教师的课程评价理论和评价技术手段所限,目前的学分制评价难以做到科学、精准、合理,尤其是在拓展型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统一考核学生知、情、意、行,如何测评学生行为规范的“内化”程度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现行的“中招”制度没有将初中学分制的评价结果纳入招生评价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对我们学分制的深化研究和实践应用推广也会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大家一起继续努力深入探索研究,并予以解决。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
责任编辑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