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入京与入仕考述
2015-07-02夏飘飘
夏飘飘
(浙江传媒学院 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4500)
厉鹗入京与入仕考述
夏飘飘
(浙江传媒学院 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4500)
自康熙五十九年(1720)乡试后,厉鹗共参与了五次科考,分别是康熙六十年(1721)会试、雍正二年(1724)会试、雍正十一年(1733)博学鸿词省试、乾隆元年(1736)博学鸿词、乾隆十三年(1748)以举人入都谒选知县(此次中途而废,并未参试)。其中,雍正二年(1724)与雍正十一年(1733)多为人忽视。具体爬梳厉鹗一生的应试科考历程,能进一步完善对厉鹗生平及其心态的研究。此外,亦可指正相关文献如全祖望《厉樊榭墓碣铭》中的一些误笔。
厉鹗;入京;科考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作为江南诗坛巨擘,厉鹗的生平事迹颇受人重视。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科考经历通常都是其一生中最主要的经历之一。厉鹗一生也曾数次入京科考,因而有必要对厉鹗一生的入京与入仕过程作一番详细、清晰的梳理。
据陆谦祉《厉樊榭年谱》(以下简称《陆谱》)*陆谦祉:《清厉樊榭先生鹗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以下简称《朱谱》)*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出自厉鹗:《樊榭山房集》附录五,《樊榭山房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记载,29岁的厉鹗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乡试,成为举人。此后厉鹗陆续参加了几次科考,其具体经过也颇为曲折。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之后,厉鹗共参加过几次科考,其具体情况如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欠完整与深入。目前仅有王小恒《厉鹗入京考——兼论其心态嬗变》一文对该问题做过专题讨论。王小恒认为:“厉鹗一生共三次入都,三次入都均与应试有关,而他对应试的态度也经历了充满信心、徘徊犹豫、主动弃绝的三次心理嬗变。”*王小恒:《厉鹗入京考——兼论其心态嬗变》,《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23-26页。王小恒所提及的三次入都科考即康熙六十年(1721)的会试、乾隆元年(1736)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乾隆十三年(1748)以举人入都待选县令。王小恒的结论与全祖望所撰《厉樊榭墓碣铭》是一致的。《墓碣铭》云:
计车北上,汤侍郎西崖大赏其诗,会报罢,侍郎遣人致意,欲授馆焉。樊榭襆被潜出京,翌日侍郎迎之,已去矣。自是不复入长安。及以词科荐,同人强之始出。穆堂阁学欲为道地,又报罢。而樊榭亦且老矣,乃忽有宦情,会选部之期近,遂赴之……然樊榭竟至津门,兴尽而返。*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集》卷二十《厉樊榭墓碣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65页。
但据笔者考证,在雍正二年(1724),厉鹗也曾入京。所以,全祖望所云“计车北上……自是不复入长安”,即自康熙六十年(1721)会试落第到乾隆元年(1736)博学鸿词科这段时间内厉鹗未曾入京之说,显然与事实不符。而王小恒这篇论文也没有将雍正二年(1724)入京列入讨论范围,故其“厉鹗一生共三次入都,三次入都均与应试有关”的结论,也是有待商榷的。其实,张仲谋《清代文化与浙派诗》一书与周潇《厉鹗的生平性情与创作心态》*周潇:《厉鹗的生平性情与创作心态》,《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40-48页。一文倒是有提及雍正二年(1724)入都,但可惜都是一笔带过。如《清代文化与浙派诗》云:“实际他京师倒是去了三次,第一次是康熙六十年首次应进士试,第二次在雍正二年夏、秋之间,第三次是乾隆元年应鸿博之试。”*张仲谋:《清代文化与浙派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224页。可惜该文并未具体就其入京目的展开说明。再进一步说,厉鹗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考中乡试后,除了参加过康熙六十年(1721)、乾隆元年(1736)、乾隆十三年(1748)三次考试,究竟还有没有其他科考经历?鉴于凡此种种都尚未在学界得到明朗的解释与深入的讨论,故笔者尝试就厉鹗“入京与入仕考述”这个问题进行爬梳和讨论。
一、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会试
康熙六十年(1721)春闱,乃厉鹗人生中第一次会试。他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动身离乡北上,出莺脰湖,经姑苏,过郯城,渡齐河,沿途俱有诗咏。康熙六十年(1721)春,厉鹗抵京。从沿途创作的雅兴与首次赴会试的热忱来看,厉鹗对此次春闱是有所期待的,心情也较为愉悦。如其《庆清朝慢·辛丑长安元夕,同王雪子、金绘卣集汪西亭水部寓斋赋》所言:“闲情似梦,小欢深醉销佗”“当杯有,一般好月,烛影初斜”。*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0页。
令人惋惜的是厉鹗出师不利,落第而归。《陆谱》云:“以诗受赏于汤右曾侍郎。试礼部,报罢。右曾欲止而授之馆,比遣迎之,则已襆被出都矣。”*陆谦祉:《厉樊榭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8页。虽然厉鹗的诗才受到了时任吏部右侍郎的汤右曾的欣赏,但初试报罢对心性内向的他打击应该不小,故此匆匆离京。南归途中,厉鹗赋《南归次琉璃河》:“一昔都亭路,归装只似初。耻为主父谒,休上退之书。柳拂差池燕,河惊拨剌鱼。不须悲楚玉,息影忆吾庐。”*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又赋《五月晦日作》:“孤行但寂寂,流光恒冉冉。岂乏奔竞途,厕足畏嘲贬……翣翣雨气来,沉沉夕阳敛。向夜默无言,草际孤萤闪。”*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153页。可见其低落与消沉之心境。
二、雍正二年甲辰(1724)会试
《陆谱》“雍正二年甲辰”条云:“六月八日,先生将北游……再过任丘、赵北口,抵京都。”*陆谦祉:《厉樊榭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6页。《樊榭山房集》诗集“甲辰”年(雍正二年)有诗作《都下寓舍偶作》*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257页。、词作《蝶恋花·长安秋雨夜赋》*厉鹗:《樊榭山房集》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85页。《蝶恋花》前有《念奴娇·甲辰六月八日予将北游,东扶、圣几饯予湖上。泊舟柳影荷香中,日落而归。殊觉黄尘席帽,难为怀抱矣。因用白石道人韵歌以志别》,后有《定风波·甲辰冬杪南归,过邗城,祓江见留,酒间款语忘暮。月黑江寒,行五六里,送至舟中而别。到家旬余,祓江书来,作此寄之》。《樊榭山房集》作品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故《蝶恋花》是作于雍正二年甲辰无疑。。其“都下”“长安”之谓,与《陆谱》记载的“抵京都”吻合。此外,赵昱《爱日堂吟稿》中有作于雍正二年(1724)的《送樊榭之京师》*赵昱:《爱日堂吟稿》卷一,出自《清代诗文集汇编》265册,第451页。《爱日堂吟稿》卷一《送樊榭之京师》前有《哭亡儿志清八首》自注乃作于“雍正甲辰二月二日”。且《爱日堂吟稿》卷二第一首《西溪看梅留宿石城……与意林同赋乙巳二月廿有八日》乃作于次年雍正三年乙巳。《爱日堂吟稿》作品大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故可推知《送樊榭之京师》当作于雍正二年甲辰。,亦可作为旁证。所以,厉鹗曾于雍正二年(1724)秋入京,是确定无疑的。
那么,厉鹗在雍正二年(1724)进京目的何在,是否为了科考?那就先要了解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的会试具体时间。《<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中有详细的当年会试的时间及过程:
八月甲戌(农历八月初四)*郑鹤声:《近世中西史日对照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8页。据该书可知八月甲戌乃农历八月初四,下同。礼部谕:乡会试为抡才大典,内外帘官子弟理应回避。但跋涉数千里,志切观光,既至京师,不得与试,深为可悯。朕于上科特降谕旨另行考校,然此只可暂行,不便著为定例。
八月己丑(农历八月十九日)谕:恩诏内汉大臣荫生每因缺少壅滞,不得补用。着将年二十以上者查明人数,请题考试。其在外省有情愿来京考试者,亦着一体考试。限明岁八月赴考。
九月辛亥(农历九月十一日)命会试及顺天乡试元魁卷并录二三场文进呈。
九月丙辰(农历九月十六日)谕礼部:今岁会试取中二百九十名,朕兹续取朱卷,着于本科榜后再行出榜。*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155页。
之所以如此详尽地罗列《清实录》中该年的科举文献,是为能尽量准确地与《陆谱》中的时间进行对照。《陆谱》中提到“六月八日,先生将北游”,“立秋”后抵京都,“秋末”南归,“九月晦日”至阜城(《朱谱》亦记是年北游一事)。参考《清实录》可以发现,厉鹗在京与离京的时间与《清实录》记载的会试前后时间十分接近。再结合厉鹗一生的出游踪迹,大部分是局限于江、浙一带,很少有越过江苏以北之游,至于北上至京师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且其余几次入京也都是与科举有关。故此,有理由相信,厉鹗此番可能是为赴会试。此外,也可以从厉鹗的作品中寻得一些线索。
雍正二年(1724)《寄内》诗云:“行卷赁居成左计,心关桂玉路三千。”*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行卷”“桂玉”之谓,与科考相关。此外,《爱日堂吟稿》在赵昱本人的《送樊榭之京师》后另附有沈嘉辙《送樊榭之京师》*沈嘉辙:《送樊榭之京师》,出自赵昱:《爱日堂吟稿》卷一,《清代诗文集汇编》265册,第451页。,亦可为旁证。诗中有一句“献赋长安客”,*沈嘉辙:《送樊榭之京师》,出自赵昱:《爱日堂吟稿》卷一,《清代诗文集汇编》265册,第451页。也点明厉鹗此行旨在仕途。
所以综合《陆谱》《朱谱》、厉鹗本人诗词以及友人诗作,再结合《清实录》中对是年会试时间的详细记载,凡此种种都将我们的思考与疑问引到问题的焦点之上:厉鹗此番入京与入仕有关已是无疑,但厉鹗究竟有没有参加雍正二年(1724)甲辰科会试?
当时厉鹗已是举人,按清代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实际上相当于候补官员,通过到吏部注册,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官职。但一般人参加吏部谒选,都是参加好多次会试均落第,且年岁在四五十岁,感觉功名无望才会参加吏部谒选。厉鹗此时不过三十出头,此前只参加了一次会试,没有理由很快就参加吏部谒选官。这样看来,厉鹗此行应当是参加会试,而非吏部谒选。
汪沆《樊榭山房文集序》云:
康熙庚子乡荐,两上春官不售,遂不复赴计偕。乾隆丙辰,应制科之征,重入都门。名公卿及魁儒硕彦莫不拟先生当膺首选。乃廷试日,以书写论、赋题先后错误,被放,翻然遄归。同征诸公祖道国门外,赋诗惜别。先生曰:“吾本无宦情,今得遂幽慵之性,菽水以奉老亲,薄愿毕矣。”自此亦不复谒选。*汪沆:《槐塘文稿》卷二,出自《清代诗文集汇编》301册,第454页。
汪沆此处“两上春官”之说,认为在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博学鸿词之前厉鹗共参与两次会试,自然是指康熙、雍正年间各一次。故此基本可以确定:厉鹗的确在雍正二年(1724)入京,且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并再次落第而归。
三、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博学鸿词省试
据《清实录》记载,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帝欲诏举博学鸿词恩科,并昭告臣子商量相关事宜:
四月己未谕内阁:国家声教覃敷,人文蔚起,加恩科目……朕举博学鸿词之科……除现任翰詹官员无庸再膺举外,其他已仕、未仕之人,在京,着满汉三品以上各举所知,汇送内阁;在外,着督抚会同该学政,悉心体访,遴选考验,保题送部,转交内阁……应行事宜,着大学士、九卿会议具奏。*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0页。
六月丁丑大学士等遵旨议覆,皇上治至覃敷,人文蔚起,特谕内外大臣荐举博学鸿词,今臣等议奏举行事宜……在外同知以下等官,并致仕在籍,因公降调,及进士、举贡监生、布衣等项人员,择其品行端醇、文才优赡,足称博学鸿词之选者,不拘人数,秉公荐举。在内移送内阁,在外保送吏部,转交内阁。汇齐之日,恭候御试录用。从之。*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厉鹗与杭世骏等人同时被征。这次考试是从次年即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的省试开始的。
《朱谱》记载:
雍正十二年甲寅年……九月,总督上蔡程公合试全浙之士,题有《河清海晏颂》。按《文集》有《河清海晏颂》一首,当是赴试所作。*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出自厉鹗:《樊榭山房集》附录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9-1770页。
据《词科掌录》,是年九月初十日正试,十四日补试,十三年正月日续试。先生正试取第二名,题为《河清海晏颂》、《万宝告成赋》、《三通论》、《冲融和气洽》五排十二韵。*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出自厉鹗:《樊榭山房集》附录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0页。
再检杭世骏《词科掌录余话》原文:
甲寅九月,总督上蔡程公合试全浙之士,题有《河清海晏颂》。*杭世骏:《词科余话》卷一,出自《清代传记丛刊》015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787页。
甲寅冬,余与太鸿既同被征,星斋以进士学习闽省,亦列荐牍。濡滞未至。时鄞县全绍衣祖望尚留京师。除夕梦余及太鸿两人抵京,欢然道故,有诗纪其事。*杭世骏:《词科余话》卷一,出自《清代传记丛刊》015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799页。
以上提及的赴试之作《河清海晏颂》与《万宝告成赋》都收录于《樊榭山房集》中。杭世骏的《省试河清海晏颂》也收录于其《道古堂文集》中。
可惜这次博学鸿词因所举者人数太少而未能进一步进行。《朱谱》“雍正十三年乙卯年四十四岁”条载:“二月十七日,奉上谕‘荐举博学鸿词,外省奏荐者寥寥无几。无论已奏未奏之省,再行遴选。’”*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出自厉鹗:《樊榭山房集》附录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0页。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雍正薨。所以,雍正十一年(1733)的这次博学鸿词考试最终未果。厉鹗实际上只参加了省试,而没有入京再考。
四、乾隆元年丙辰(1736)博学鸿词
雍正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乾隆即位后,再次谕令内外大臣保举博学鸿词,于雍正十三年(1735)十二月发“着直省督抚及在朝大臣保举博学鸿词”等上谕。*王澈:《乾隆元年举荐博学鸿词史料》(上)(下),出自《历史档案》1990年第3、4期。这次博学鸿词具体考试时间是在乾隆元年(1736)九月,所以也被称为丙辰词科。是年秋,浙江举博学鸿词的有厉鹗、杭世骏、汪沆、钱载、严遂成、沈炳谦等十八人。具体过程如下:
乾隆元年(1736)二月,乾隆上谕:内外臣工所举博学鸿词,闻已有一百余人,只因到京未齐,不便即行考试……令未到之人,俱于九月以前到京。*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乾隆元年二月丁亥”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214页。
是年七月,应词科,与赵功千偕行。徵入都,报罢南归。*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出自厉鹗:《樊榭山房集》附录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3页。
是年九月,御试博学鸿词一百七十六员于保和殿,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吏部侍郎邵基阅卷。*王炜编校:《<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此次科考考题:赋题《五六天地之中合赋》、诗题《山鸡舞镜诗》、论题《黄钟为万事根本论》,*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出自厉鹗:《樊榭山房集》附录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3页。于厉鹗《樊榭山房集》中俱不存。检杭世骏《词科余话》得厉鹗《山鸡舞镜诗》*杭世骏:《词科余话》卷五,出自《清代传记丛刊》015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1021-1022页。原文,可供补遗。此番科考,厉鹗再次落第,原因是“试题误写论在诗前”。*杭世骏:《词科掌录》卷二,出自《清代传记丛刊》015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83页。此外,厉鹗是年于京师还作有《授衣赋》*厉鹗:《樊榭山房集》文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05页。一篇,亦应制之作。
据全祖望《与厉樊榭劝应制科书》一文来看,厉鹗本人对这次考试并不十分热衷。《与厉樊榭劝应制科书》云:
堇浦来京,始知樊榭之病已脱然,为之欣慰……近奉明诏特开制科,以求三馆著作之选。吾浙中人才之盛,天下之人交口推之无异辞;樊榭之姿诣,吾浙中人交口推之无异词。乃闻樊榭有不欲应辟之意,愚窃以为不然……今樊榭为有司所物色,非已有所求而得之也,而欲伏而不见以为高,非中庸矣。且自有是科以来,吾浙人不居天下之后……而吾浙人羡门彭公冠场……吾愿樊榭与堇浦诸君勉之……是则由衷之语,而正非樊榭所可援以为例者也。谅浙中当道必不容樊榭之请,荐章之出,指日可待,吾将求樊榭所业而观之。*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出自《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9-1750页。
杭世骏《词科余话》云:“予自乙卯除夕辞家,以丙辰正月晦抵都。”*杭世骏:《词科余话》卷一,出自《清代传记丛刊》015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835页。所以,全祖望《与厉樊榭劝应制科书》的写作时间是在乾隆元年(1736)初。从“乃闻樊榭有不欲应辟之意”来看,厉鹗本人是不愿意赴考的。再结合厉鹗赴考北行途中所作,确实也表明厉鹗对这次博学鸿词的积极性并不高。其《蕙兰芳引》云:“乾隆丙辰秋七月十日,行郯城道上,残暑犹炽,夹道杨柳依依,暂有慰于倦旅。予自庚子冬,经此已十七年尔。时树犹未种也,江潭憔悴之感,在人更有甚于树者,赋此阕,书旗亭壁。”*厉鹗:《樊榭山房集》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97页。“憔悴之感”“倦旅”“倦途”等,用语低沉,看不出被召考的喜悦。另一个原因应该是身体抱恙。全祖望谓“始知樊榭之病已脱然”;又雍正十二年(1734),厉鹗有《病痁少间西颢圣几见访》《病中承功千以佳豉满器见饷遂进淖糜率裁小诗报贶》二诗,可见在雍正十二年(1734)到乾隆元年(1736)这段时期内,厉鹗长期抱病在身。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于炎炎夏日赶路赴京,有“倦旅”“倦途”之感,有“不欲应辟之意”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全祖望谓厉鹗是不情愿赴考,但从厉鹗落第后所作诗歌来看,他还是在意这次考试的。是年冬十月,厉鹗欲南归,众人在接叶亭为他饯行。汪沆作《送厉鹗迮云龙曹庭枢南归诗》,*杭世骏:《词科余话》卷三,出自《清代传记丛刊》015册,明文书局1985年版,第939页。厉鹗和诗曰:“客心如落叶,遥夜感羁禽”,*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七《十月十三日接叶亭留别金绘卣金寿门符幼鲁全绍衣王载扬申及甫汪西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2页。流露出落第的失落。
五、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以举人入都谒选知县
综合各方面的原因,全祖望作《樊榭北行》来劝阻:“尔才岂百里,何事爱弹冠。鱼釜良非易,茧丝亦大难。瘦腰甘屈节,薄禄望承欢。倘有清吟兴,休从簿牍阑。”*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诗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1页。但这次厉鹗并未听劝,一意孤行。他在乾隆十二年(1737)中作的《溪行》一诗中说明了应征县令的客观原因:
溪行堪竟日,枝港杂清浑。晴景开帆色,微霜落水痕。詅鱼黄叶市,夸酒白萍村。物价年来贵,饥驱不复论。*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6-1447页。
末句道破玄机,以厉鹗之博才与高龄却欲屈就区区县令之职,实乃为生活所迫。况且彼时,厉鹗尚有年迈的母亲需要赡养,故“思以薄禄养母也”。*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集》卷二十《厉樊榭墓碣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
厉鹗于次年即乾隆十三年(1748)动身北上。渡黄河,抵山东峄县待闸,遇沈廷芳,时沈以催赈抵鲁。厉鹗作《峄县待闸呈沈侍御椒园》:
京洛十年别,相逢邹鲁间。泛舟君有役,(自注:时椒园以催赈至山东。)倚楫我多艰。官烛南床话,离杯北路颜。高情得津送,圆月堕前湾。*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3页。
乾隆元年(1736)沈廷芳与厉鹗征举博学鸿词,厉鹗落第,沈廷芳则被授庶吉士,官翰林院编修,后改山东道监察御史。他乡遇故知的温暖之余,厉鹗似乎也略有当年应征博学鸿词的“京洛十年别”后两人从此朝野有别的感喟。六月,厉鹗作《六月六日舟中寄查莲坡》:
六月六日寺前闸,客子枯坐愁书空。岱云肤寸几时合?汶水涓流何日通?岂有诗篇传济北,漫将米价问江东。(自注:时闻江、浙米价腾贵。)美人咫尺劳相望,尚隔津门烟树中。*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6-1487页。
首先,从自注“时闻江、浙米价腾贵”中再次表明厉鹗对因经济压力带来的生存困境的担忧。再者,此诗也说明了厉鹗在抵达津门查为仁水西庄之前,就有拜访之意。《陆谱》“乾隆十三年”条云:“夏末,达津门,留查莲坡水西庄,觞咏数月,同撰《绝妙好词笺》七卷,不就选而归。”*陆谦祉:《厉樊榭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2-73页。可见,厉鹗为了与查为仁共同完成《绝妙好词笺》而主动放弃了这次谒选的机会。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之举,发生在厉鹗身上却是有迹可循的,如前文所言,厉鹗的性格不谐于俗,又如厉鹗此番乃由经济压力所迫而被动应征等。故全祖望谓之“是不上竿之鱼也”。*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集》卷二十《厉樊榭墓碣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页。全祖望又赋诗《樊榭至津门而归》,对厉鹗的态度由之前的不解、不悦转变为赞赏,诗曰:“悲秋笠泽脍,招隐小山枝。兴尽翩然返,从今保素丝。”*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埼亭诗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8页。
所以,乾隆十三年(1738)的以举人应征入都之行实际上是中途辍于天津,厉鹗并未抵达京城应考。秋,厉鹗自津门归,途中作《雨泊故城寄嶰谷半槎》:
不待迷途知昨非,扁舟寥落寸心违。孤城风雨秋更断,千里关河旅梦飞。幸托良朋全远志,莫教慈母寄当归。平生浪说交游遍,更有何人重芰衣?*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15页。
这道出了年近甲子的他内心复杂的感受:科场的蹭蹬,曾经的不甘,而今主动放弃的释然,脱离其外的轻松,真当是疲旅科场的真实写照。除了屡战屡败后带来的心灵上的打击致使其淡泊仕途外,年老体衰应是厉鹗主动放弃应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乃厉鹗一生应试科考历程的具体梳理,可以较为完整地展示厉鹗一生的入仕过程与入仕心态。综上所述,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的乡试之后,厉鹗共参与了五次科考,分别是康熙六十年(1721)会试、雍正二年(1724)会试、雍正十一年(1733)博学鸿词省试、乾隆元年(1736)博学鸿词、乾隆十三年(1748)以举人入都谒选知县(此次中途而废,并未参试)。其中,雍正二年(1724)与雍正十一年(1733)多为人忽视,故笔者特此说明。
科举,对于大部分古代诗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厉鹗一生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条科考之路,并且还稍具一点不寻常的色彩。我们可以从厉鹗的追求功名到渐渐淡漠功名、到后来欲以举人入都谒选却又主动弃考等一系列的人生抉择中,完整地把握厉鹗一生对于功名的心态变化以及他复杂的性情,这是将“厉鹗入京与入仕考述”这个问题交代清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之所在。
(责任编辑 金菊爱)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of Li E
XIA Piaopiao
(LiteratureSchoolofZhejiangUniversityofMedia&Communications,Hangzhou,Zhejiang, 314500,China)
After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1720, Li E participated in total fiv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e. the Capital examinations in 1721 and 1724,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s of lyrics in 1733 and 1736, and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1748 for enrolling to the magistrate as a second degree candidate (dropped out before the examination). Among the five examinations, the 1724 and 1733 were frequently neglected. A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examinations in his lifetime can refine the research of Li E’s life and mentality, which is also useful to correct the errors in related literatures such as theEpitaphsofLiEwritten by Quan Zuwang.
Li E; attend Beijing; imperial examination
2015-10-15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5JC081)
夏飘飘,女,浙江瑞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10.3969/j.issn.1671-2714.2015.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