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现状与对策

2015-07-02刘莉莉何曲波蓝娟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校现状

刘莉莉 何曲波 蓝娟

【摘 要】高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人才出口能否对接社会需求入口的核心环节,因此,高校职业指导人员需转变理念,形成以社会需求眼光看学校发展的思路,同时具备相当的职业素质。高校也需要从制度上建立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平台。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人员 职业素质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008-02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的大局,关系到从体系层面解决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更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率、生源素质、学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高校毕业生个体而言,接受有效的职业指导则是事关今后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探讨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和现状,提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一、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要求

(一)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如果说专业教学与研究是高校人才体系的“生产线”,那么职业指导则是高校向社会培养与输送人才的“企划部门”,主导着整个高校人才与社会对接的流向和需求。因此,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不仅需要教书育人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认知和前瞻,概言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以医学专业为例。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处于攻坚转型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作为社会保障的根基内容之一,面临着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挑战,专科毕业的医护人员非常符合这一发展需求。同时,随着社会对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护理学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以及相当的人文素质。基于此,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在学生的整个在校学习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清晰的职业起点定位:夯实专业、立足基层、拓展素质。同时,制订就业能力提升的素质拓展计划,并在技术层面提升学生的单位应聘技能和融入团队能力。如此一来,职业指导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熟知与专业背景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所承担的使命,是辅导学生形成清晰的职业起点定位、制定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并提升毕业生有效就业的技能。因此,高校职业指导是一项实操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指导人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有一定了解,对与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有清晰认知,特别是能够较准确地把握相关政策导向和走向。否则,如果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仅仅从书本到书本、从学校到社会的认知,不足以承担起职业指导的工作。这也是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唯其如此,方能以自己的方向性指出毕业生就业创业道路的方向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要实现对毕业生职业起点的有效帮助和辅导,高校职业指导教师就必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咨询的专业素质,掌握职业指导理论,通晓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具备市场预测与分析技能、形势分析和决策规划能力;特别是对行政管理有一定的实操能力,有把理论变成实践的路径和办法,能够从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对人才需求做符合实际的分析,这对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四)广博的人文知识和授课技能。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人文知识和相关技能,包括本校开设专业的相关知识,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交礼仪、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知识。例如在职业指导中实操性比较强的应聘环节,便需要职业指导人员能够对市场需求准确把握,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学生进行直观的社交礼仪和人际沟通指导。将这些能力综合,尤其要形成对职业指导课程的综合开发、设计能力,不仅能够开展最基本的形势分析讲座,还需设计出团队拓展、案例教学、模拟情景教学等综合体验课程,让阅历尚浅的学生尽可能通过这些体验式课程逐渐明晰职业生涯的起点与长期规划。

二、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趋紧,高校普遍增强了面向社会、服务市场的意识。但具体到高校职业指导这一非常重要的实操环节,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指导平台信息相对滞后的矛盾,同时体系不完善、队伍不健全等,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质客观上仍存在着不小的缺失。

(一)缺乏对经济社会领域发展形势的全面了解。当前高校职业指导教师缺乏对国情和国际形势的了解,对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趋势认知不足,对与学校专业设置相关的行业产业现状及趋势所知甚少,这导致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缺乏针对性,给出的建议缺乏可操作性,在为学生设计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课程时缺少实际案例。

以医学专业为例,目前相关专业院校的师资、硬件和科研力量整体日趋强势,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与科研的差距,但职业指导师资队伍中却非常缺乏对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政策层面有研究、有影响的专家和骨干,也缺乏影响相关政策走向的话语权,因此,就业指导呈现不能完全符合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被动局面。

(二)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实操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高校职业指导队伍专职人员少,兼职为主,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低、起点低,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仍旧薄弱,导致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一些职业指导老师自身缺乏职场实践经验,基本的专业技能如人际沟通、社交礼仪、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知识尚比较欠缺,导致在给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授课形式单一,以讲座和做思想工作为主,不能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设置团队拓展、应聘模拟、个性心理分析等情景教学课程,而学生对职业设计和规划的认知也就比较空泛。

(三)体系建设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提高缓慢。高校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当贯穿整个在校学习实践的过程。但从一部分高校已开设的职业指导课程来看,虽然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试和择业技巧进行了指导,但是缺乏对学生整个在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监控,还缺乏毕业生走向社会之后的充分信息反馈,因此,较难全面系统地建立职业指导有效性的数据模型,这凸显的是学校对整个职业指导的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的后果是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信息来源不畅、指导依据缺乏贴近性,指导人员不能根据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欠缺就成为必然。

三、对策

(一)逐步建立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能力标准。所谓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含其职业化素养、职业化技能和职业化行为规范。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其承担的职责,是高校毕业生走向职场的“学前班”辅导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对口环节,因此,高校应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目标建立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能力标准,通过职业化建设,不断更新职业指导人员的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职业所必需的各种素质。同时,强化学生的就业观教育,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建立专职化高校职业指导师资队伍。高校应以职业指导为一门重要实操课程,抓住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这一条主线,进而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配备专门的师资团队,提高相关专业人才比例和待遇,整合校园内外部资源,在专业化和职业化方面齐头并进,最终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的“专职化”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三)加强对职业指导教师职业能力的培训。对现有职业指导人员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在岗教育培训。例如,通过组织系列培训和学习,使职业指导人员在充分了解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国内外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工作办法等基础上,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和职业咨询的专业素质,进而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个人素质和队伍素质。

(四)在产学研平台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指导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当前,高校能够迅速发展的优势专业,其共同点是能够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平台,通过与相关行业产业的紧密对接,拉动学科建设,培养适应型的人才。同理,高校的职业指导教师应当参与到产学研环节中,指导老师和团队手中有平台、有项目、有用人单位,学生则在学习过程中摆脱“毕业实习”的理念和方式窠臼,在整个在校过程中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产学研平台当中来,由此方可全方位提升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学生接受教育的有效性。

同时,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当到地方、企业等机构挂职锻炼,开阔视野、加强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全方位参与到学校与社会的对接当中,最终形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学校发展的理念,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开辟更多路径。

(五)综合人才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建立高校职业指导考核体系。尽管就业形势从宏观上来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有着密切联系,但从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来看,则绕不开高校职业指导体系建设的短板。因此,要从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输送体系调整的角度出发,将职业指导贯穿于高校学生整个在校教育历程当中。同时,要注重中长期教育效果,完善高校职业指导考核形式。如转变“就业率作为高校职业指导考核重要依据”的教育观念,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和面对职业选择、职场问题时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

总之,高校职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提高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使其真正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职业指导纳入高校教育教学考核体系。同时,通过考核制度,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参加由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进修或职业指导师资培训考试,提高职业指导理论水平。同时,指导人员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以带动理论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德明,张氢.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8)

[2]贺敏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培养[J].黑河学刊,2013(2)

[3]杨世春.试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J].湘潮,2013(5)

[4]郭亮.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以广州地区部分高校为个案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

[5]沈翔.浅析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定位与培养模式[J].价值工程,2014(14)

[6]祁怀远.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基于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4)

(责编 吴 筱)

猜你喜欢

职业素质高校现状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