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法”在应用文教学中的使用
2015-07-01黄炜
黄炜
摘要:“深层法”是将教师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体验有机地联系起来的教学方法,它对大学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指导方向。从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做”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小组讨论四个方面出发,探讨“深层法”对应用文教学的启发。
关键词:深层法;应用文教学;教学经验;学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5002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它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围绕应用文写作组织教学内容,为学生能较好地进行书面表达提供训练,并帮助学生利用应用文解决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强化培养学生相关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应用文写作作为高职院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为学生解决今后工作生活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必要的途径。这门课程实用性很强,对学生的帮助很大。然而,在应用文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不能正确使用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的体验,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流于应付,只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学习,并没有真正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学好应用文,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授课中采用“深层法”进行教学,调整好学习环境,改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引导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法。
“深层法”是澳大利亚教授迈克尔·普洛瑟在多年教学中通过分析不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不同的接受方式所发现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以理解思想和探寻意义为目的。学生对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兴趣并希望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他们采用能够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策略,如:把学习任务和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对论据和论点既进行联系又加以区分;找出规律以及潜在原理;把学习任务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找出所学内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用理论阐述;形成假设;并且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同一课程中其他部分的内容,或者和其他课程的内容联系起来”[1]。迈克尔·普洛瑟教授认为深层学习法是真正科学和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校教师都应当改变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采用“深层法”进行学习。
现在应用文课程中常见的诸如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死记硬背学习内容、不具备真正通过写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把学习重点放在互不关联的部分或把相互关联的部分分割开来。针对这些不理想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深层法”是改变教学策略的一大启发。“教师必须认清教学内容的科学本质和意义,并积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其实质和要义,从而采用深层学习法。”[2]唯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笔者从四个方面探讨“深层法”在应用文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课程目标任务
与其他有实验内容的课程相比,应用文课程可能在授课前不会特别重视向学生明确课程的目标任务。很多授课教师直接进入课程的具体内容的讲解,而疏忽了课程目标任务能引起学生重视的作用。
在进入课程知识点的讲授之前,教师应花几分钟明确课程的目标任务。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还通过完成目标任务的压力使学生始终保持课堂中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意识到课程学习最终能达到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求职信这一节课程时,可以在授课之前就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自荐信的作用、特点和结构,难点是自荐信的写法及写作要求,并提供一份某单位的招聘信息,告知学生课程最后需完成的目标任务是针对招聘信息设计一份具有个人特色的求职信,完成通过自荐信的形式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要求。
虽然在课前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并提前布置作业看起来并不算是很特殊的教学策略,然而这种明确课程目标任务的方式却能启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融入知识点学习的过程,启发他们使用“深层法”。
2“教、学、做”相结合
“教”是指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授,案例、范文的分析,相关知识链接的补充,知识点的小结强调;“学”是学生对应用文文种定义、特征、作用的理解,对文体结构和格式的识记,对能解决相应问题的文种的运用;“做”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课程内容进行的各种练习和思考。
“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讲解下学习基本知识,通过做练习巩固认识,在教中学,在学中做,而做是为了学。这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使“深层法”渗透在课堂中,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紧密结合案例及范文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文体各个结构和写作步骤有生动的认识。重点突出各种应用文文种的文章结构及写作方法,以范文为指导,提供参考。并强化实训的练习,进行病文修改练习,让学生知道应用文应该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进行情境拟写训练,让学生根据日常中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写作情境,依据规范、借鉴例文写出符合格式要求的应用文。在基本知识讲授完毕后,教师将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提供相关资料或告诉学生查询资料的途径。可以说教师在课程中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是什么”这个问题,而“怎么做”则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练习。
在“教、学、做”结合的课堂中应有效地选择应用文的文种进行讲授,毕竟计划学时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应用文的文种都讲到位,因此必须有所取舍。主要着眼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和将要使用的应用文,这些文种的讲解和介绍,既为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切实的帮助,又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写作实践打下基础。
3创设教学情境
“深层法”要求在教学策略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应将教学情境纳入视野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清其学习经验中各个环节的互相关系,以达到高质量的学习目的。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贴切社会实践的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较少接触到社会实际,很难感受到工作岗位和生活中应用文写作方面的情境,这从客观上阻碍了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创设合乎实际、贴近生活的写作情境,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从中进行体验和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例如高校经常进行针对学生的调查报告,教师可安排学生就校园里的热议话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后进行写作,学生能够利用调查问卷所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写作起来有话可说,有据可依;教师可模拟一个招聘会的情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特长,设计出一份凸显自身优势、能在招聘时顺利通过初试的简历,并以优秀的简历作为范文,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和学习;再如,可创设学校年终大会的情境,要求学生回顾一年以来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成绩与不足,根据自己一年来总结的情况,为下一年设计出一份适合于自身的计划,鞭策和鼓舞自己能取得新的进步。
总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实景写作,才能使其真正体验到应用文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热情,启发他们运用“深层法”展开学习,使所学的应用文语言规范、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并富有创造力。
4组织小组讨论
由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每一个学生对学习情景的感知,所采用的学习方法,已有的学习经验都是不同的。对一名学生有效的教学方法,用在另外一名学生身上就未必有效。那么应该如何保证学生们都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学到知识呢?
在此,笔者认为小组讨论是一种充分利用学生差异性展开课程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来划分小组,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与程度一般的学生按比例分在一个小组,促使他们相互帮助,另外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否则会出现有学生不发言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将会在规定的讨论时间后随即选择小组的成员回答问题,被选的成员其回答将代表整个小组。比如在讲授民事起诉状的课堂中,在已经学习了基本知识点的前提下,提供一个民事纠纷的案例,要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商议出各自小组的民事起诉状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包括当事人基本情况、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证据和证人等。并通过比赛,比较各个小组最终讨论得出的方案,考查每个小组的学习效果。教师也可以在小组讨论发言后,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并增强其学习体验。
每个学生的感知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都有所不同,但通过小组使他们成为了一个集体,发挥各自的长处,通过讨论和商议得到一个共识,这使得学生们最终获得了近似的学习结果。这可以说是“深层法”在课堂上的一种有效体现,也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探讨如何真正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对于应用文课程的教师而言,应在继承已有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学习和借鉴例如“深层法”等一些先进的教育方法。由此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应用文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体验,真正做到开拓写作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维尔.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M].潘虹,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2]张映辉,郭彦青.深层学习法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09,(3).
[3][澳]迈克尔·普洛瑟,基里·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