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路径分析
2015-07-01罗琳
罗琳
摘要:高职辅导员是高校师资力量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针对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辅导员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工学结合;辅导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04002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新课程改革理念对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书育人和培养学生技能是高职院校开展定岗实习工作的重要目标,优化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也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必须改革的课题。
1工学结合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1.1将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大部分上课时间就是不断地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很少有机会去企业实践。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去企业工作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对理论知识背得滚瓜乱熟,但不能正确运用于实践中;或者是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基本遗忘了。企业要求的人才,必须是能对某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适应,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对企业工作完全是陌生的状态[1]。
高校实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问题。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去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这使得学生既能获得学历上的教育,又掌握了职业技能,毕业后能迅速就业。
1.2学生所学技能与就业目标密切相关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所选择的专业,与将来的就业工作是相吻合的。这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为高职院校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对于学生而言,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能在学习与工作中获得快乐,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日后成才奠定基础。因此,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学校及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的发展,终身受益。
1.3高职辅导员负责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进展
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进展主要由辅导员主导和监控。辅导员在工作中感到充实而有意义,获得工作中的乐趣。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高职辅导员顺利开展各项班级工作。学生在企业实践操作中,与员工交流,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前步入社会适应企业工作[2]。
1.4企业按照正式员工制度要求和管理学生
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过程中,企业将会以正式员工的相关制度要求与管理学生。企业严格落实对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不再以学生的身份看待自己,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学生在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将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企业工作中迅速进入状态,掌握实践操作的各项技能。
2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分析
高职辅导员开展的具体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效果,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怎样开展辅导员工作,但取得的成效都不尽人意。高职辅导员怎样开展工作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高职院校研讨的重要课题。当前高职辅导员工作出现了严重的形式化、低质化,导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后,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工作的顺利开展[3]。
2.1高职辅导员工作形式僵化
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很多辅导员的工作都存在着形式僵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没有细化的管理工作制度。很多高职院校把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纳入到辅导员工作的范畴中,但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致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懒散、怠慢。甚至还会出现一些辅导员不能跟随学生入驻实习单位的情况,不能及时掌握、反馈学生的实习信息。高职辅导员不能定期巡视学生的实习基地,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不了解,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与预期目标相违背。第二,高职辅导员没有固定的工作经费保障。由于辅导员巡视学生的实习基地,需要花费一些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等,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这些经费问题,一般采取辅导员先自行垫付,然后到财务处报销的措施。高职院校采取的措施,给临时出差的辅导员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导致很多辅导员不愿去实习单位探望学生,即使去学生的实习基地考察情况,也是走马观花,走形式,敷衍学校。第三,高职院校没有对辅导员的工作创新业绩采取奖励政策。很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初差补贴少,使辅导员丧失出差热情,只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忽视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心理健康。很多辅导员不愿意花费心思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对工作采取老套方法,不愿创新业绩。对于创新工作方法的辅导员,高职院校没有激励措施,辅导员探索工作也就没有了热情和积极性,最终辅导员们都只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工作形式等同于形式主义[4]。
2.2高职辅导员的工作随意性较大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形式主义越来越严重,辅导员对工作的态度很随意。由于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度与保障经费制度没有严格落实,使得部分辅导员对工作散漫,失去了工作热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繁琐的工作内容迫使辅导员工作局部缺位。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学习管理工作是辅导员的显性工作任务,可以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而思想教育工作和实习管理是辅导员的隐性工作,是无法用量化考核的。这样烦琐的工作内容使得辅导员只重视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保证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不触犯校纪校规。辅导员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心理漠不关心。其次,零散的实习岗位使辅导员工作难以全面覆盖。由于学生的实习基地较多,分散在各个实习岗位,辅导员难以全面照顾到每位学生。很多辅导员出差考察学生的基地,多半是班里的学生干部或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严重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发展。最后,摆脱“思想包袱”思想使辅导员工作思想脱轨。学生定岗实习制度,加大了辅导员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使部分辅导员急于摆脱“思想包袱”放松自己。高职辅导员普遍认为,学生的实习管理、生活服务、思想教育以及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应该由企业自行负责,这种思想使高职辅导员思想脱岗,更无法落实到行动上。
3工学结合视域下优化辅导员工作的措施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竞争能力,是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素养,改变工作理念,加强对学生实习基地的考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1高职院校坚持高标准要求,创新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职辅导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示范作用。首先,高职院校必须创新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把学校教学、科研队伍放在工作的头等位置。辅导员要服从学校安排,配合任课教师的工作要求。其次,高职院校要创新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严格把关,采取民主化的竞选模式,促进高职辅导员质量的提升。
3.2高职辅导员立足育人为本理念,创新发展平台
高职院校采取工学结合,就是要培养学生、塑造学生,这是一个长期引导学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高职辅导员必须立足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同时,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全面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每位辅导员有条件、有平台开展各项工作,成为指导学生职业学习、成长成才的高手。
3.3高职辅导员转变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机制
高职辅导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作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者,辅导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高职辅导员要从之前“灌输式”的思想管理转变为“对话式”管理,由单一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样化的管理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关心每位学生的发展。
4结语
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是有效利用学校及社会两种教育资源环境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工学结合要求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工学结合的科学发展,适应人才培养机制的特点,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方法,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凤.工学结合视域下高职辅导员工作路径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金明,肖俊,韩义,等.面向工学结合实习基地的实训教学模式初探——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4,(35).
[3]郑利群,王柳丁.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问题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
[4]孙兵.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辅导员工作模式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