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模式探索
2015-07-01陈艳
陈 艳
(枣庄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山东 枣庄 277300)
国家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①。现在许多家长和学生已经意识到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景,报考这一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某些男生也报考这一专业。但相对于一直以女生为主的专业来说,男生可谓是“百花丛中一点绿”。另外,现在幼儿园教师多是女性,在女教师的潜在影响下,一些男童出现女性化倾向,缺少阳刚之气,怯懦、胆小、独立性差,这些性格对孩子的健康发展不利,因此学前教育专家呼吁要提高男幼师比例改变此现象。
基于以上情况,各类师范院校加大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招收比例,但男女比例差异大的现象仍然存在。经过笔者调查发现男生所占比例大约为3%,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在本专业所起的作用却不能小觑。在笔者从教的过程中,发现男幼师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认清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从而提高幼师生的职业兴趣与态度,为以后走上幼儿园岗位奠定基础。
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强迫进校,大多被专业化。
笔者通过与21名男生交谈,发现82%的男生都不是自愿选择的该专业,不是充满兴趣和热爱来学校,而是抱着看看、玩玩的心态临时安营扎寨。许多男生是被自己的父母逼着来的。他们初中毕业,成绩较差,无法进入普通高中,或者自己不愿进入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读书,父母又不愿孩子流入社会,送入职业化学校既可以让孩子安心地待在学校,又可以学一些技能,是背负压力进入学校的。压力之一是幼儿园教师的社会认可度低(尤其是男幼师),压力之二是自身对这一专业不感兴趣,无奈地接受父母的安排。
(二)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男生被边缘化。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3年开始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据统计,学校目前男生仅占3.6%(13级、14级共14个班级,572人,男生有21人)。在教学时,男生的座位一般位于教室的后排,而且多是男生聚集在一起,课堂发言少,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度不高,在班级中担任班干的女生较多,她们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课堂的主人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男生感到压抑,他们逐渐变得敏感、自卑、厌烦、女性化、缺乏成就感。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也处于冻结状态,这些都不利于男生形成集体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另外,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困扰着他们,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情况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兴趣产生影响。
(三)教学方式及部分课程设置对男生不适宜。
学前教育本身是个特殊的专业,他们所面对的是3-6岁的特殊群体,根据现有的幼儿园课程设置(包含五大领域),对幼师培养提出高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说、唱、弹、跳、画的技能和教育教学的组织能力,幼师专业的课程开设有钢琴、舞蹈、声乐、绘画、手工等技能课,相对男生来说,女生更适合,这是因为男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声音、手指、手腕的柔韧性、灵活性先天的优势不如女生,尤其表现在舞蹈、钢琴、手工方面。在调查的21位男生中,几乎都认为上舞蹈、钢琴课是在受惩罚,对它们没有丝毫兴趣。很多男生在班内的总成绩排名不理想大多是技能拉了分,对此,男生很是委屈。另外,在教师口语上,因为面对的对象是孩子,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要不断地叮嘱、缓慢的语速、夸张的语调、举止和表情,这些都让男生觉得别扭,无所适从,从而让他们对这一专业缺少认同感和成就感,导致他们更无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男幼师流失大,学生对未来担忧。
虽然国家现在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提高,某些人对男幼师的工作持肯定态度,但社会中的传统意识仍然存在,“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②,绝大多数人认为看孩子是女性的专职,男阿姨受到鄙视,一些男生跟同学讲到自己的专业时,会受到调侃,让他们感到尴尬。笔者曾经与一名男幼师交谈时,他描述遇到亲戚朋友询问从事何种职业时,一般回答是教师,只有被问到是哪个阶段的教师时,才回答是幼儿教师,显得很没面子。另外,幼儿园工作的重点是保育,从孩子的身体安全到吃喝拉撒睡玩,事无巨细,都要照顾周全。对于这些,多数男幼师在看管(耐心和细致)方面远不及女性,在具体的实践中会遭到家长的质疑。经济待遇低、社会认可低、工作条件受限导致男幼师大量流失,来得了,但留不住。
以上这些问题影响着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良性发展,无论是从我国幼儿园对男幼师的需求,还是从关注个人成长方面,都要引起关注,不仅要意识到症结原因,更要找到有效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模式
(一)重视疏导,增强专业认同感。
新生入学时要进行专业教育,尤其是针对男生进行专业教育的环节更为重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例如介绍中外知名的学前教育专家,特别是中国有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陶行知等学前教育前辈,毫无例外地都是男性,他们在中国学前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邀请已就业的男幼师座谈、开展园长名师讲座、邀请校外学前教育成功人士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加强对本专业的认同、自信与热爱。
(二)提供机会,鼓励男生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
班级内男女生比例失调,男生的人际交往圈小,作为教师首先鼓励男生扩大交往圈,男女生之间可以互相促进和学习,取长补短。其次,鼓励男生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师生沟通让男生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为以后参加工作做好准备。可以采取教师观察和同学选举的方式,让他们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既增加同学间的交往又得到同学的认可,提升自我效能感。最后,鼓励男生多参加校园活动,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同时找回自信。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开设适合男生的课程。
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考虑到男生这一特殊群体,设置适合男生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比较客观,男女生都适合,但专业技能上要注意男女有别。男生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去选学,有些技能技巧课让男生比较为难,如舞蹈、手工之类的内容,尤其是舞蹈教学内容。多是适合女生的舞蹈,如让男生跳,就比较尴尬。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男生跳的舞蹈,如现代舞、街舞或是外国舞蹈(波尔卡等)中男生绅士的部分。课程上开设适合男生的,如武术、计算机操作、体育、体操、动漫等,使他们将来到幼儿园工作后发挥独特优势,形成与女老师不同风格的教学效果,达到相互补充。同时,为了激发男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根据特殊情况,适当地进行学分认定。总之,学校应根据性别差异和幼儿园实际需要科学系统地安排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课程。
(四)推行导师制,关注男生心理健康。
笔者在与男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男生对所学专业是又爱又无奈,他们说,是专业选择了他们,而不是他们选择了学前教育。他们有不同于其他专业男生的心理,忍受着压力。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推行导师制(每位教师负责4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心理,并做好专业引领与职业规划。首先,帮助他们找准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内驱力。男生从事专职教师培养,如体育老师、体操老师、武术老师或者户外活动、游戏的组织者实施者。其次,关注心理世界,通过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的心理障碍及时疏导,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树立明确目标,产生学习动力,这是每位教师的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
(五)转变观念,合理定位,提升素质。
现代社会提倡“干一行,爱一行”,既然已经选择了学前专业,就应该认真接受学校和教师的引导,虽然成长的道路漫漫但前景光明。应树立信心、苦练基本功,积极学习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在未来的就业中处于优势,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打好基础。
注释:
①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②李海滨.幼儿园里的“男阿姨”[J].中国机关后勤,2012,(6).
[1]徐志国.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J].学前教育研究,2006(6):55.
[2]姚雅琨.关于幼儿园男教师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的访谈研究[J].当代学前教育,2007(6):4-8.
[3]黄琦.幼儿园男教师入职与适应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王萍.教学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当代教育科学,2009(21).
[5]阳灵.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男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2014(5):22.
[6]闫静.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探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