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探究

2015-07-01

文教资料 2015年8期
关键词:导师规模研究生

车 欣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复合型高端人才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链的最高端,承担着为我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输送高端人才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功的关键。我国研究生教育自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从2000年报名人数39.2万,实际招生人数8.5万,直到2013年报名人数达到176万,实际招生人数53.9万。之后由于研究生实行收费制度,报名人数有所减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连续几年扩招,研究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带来的“就业难”、“质量滑坡”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如何处理好研究生数量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为我国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影响研究生规模与质量不协调的因素

1.国家政策因素

在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中,国家政策的影响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政策是我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指挥棒。从国家政策年鉴统计表看,国家教育政策的出台对当年研究生招生计划有较大影响。例如,1978年颁布《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使研究生教育工作恢复;1979年教育部召开研究生招生会议后,人数便有所减少;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研究生进行扩招,招生人数达92200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7.16%;2004年启动增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比上一年增长13.40%;2009年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改革,比上一年增长14.57%。国家政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研究生工作由起伏不断,渐渐趋于稳定发展。

2.社会需要因素

国家振兴,民族富强离不开科技进步,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因此科技的发展与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较快的科技发展速度要求较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与之相适应;反之,高等教育规模制约着科技发展进程[1]。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TO后,受到对中国社会各层面的冲击,研究生教育面临国际竞争,便要求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因此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不仅要扩大和开放教育资源,进行教育资源共享,而且要开放我国研究生教育市场、资源,招收国外学子到我国学习、就业,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我国讲学、任教、进行学术交流等。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目标受社会需求变化的影响,而社会则受产业结构、就业的影响,从而对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要求。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只是一味地想要增加研究生的数量、扩大研究生的规模达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却忽视了研究生质量的问题。

3.经费因素

培养研究生的重要保障是教育资源,而经费的投入却是完善教育资源的前提。科研场所、实验教学设备、研究课题项目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经费支持。研究生教育的经费主要包括教育事业费和科研经费两个方面。最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明显增加,但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财政拨款的增速远落后于学生规模的增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记录,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普通高校的学生规模增加了2.3倍,而同期财政拨款仅增加1.4倍,高校的总收入也仅增加1.8倍,生均教育经费下滑。生均教育事业费从2001年开始出现负增长(-6.75%),至2005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生均教育事业费收入的下降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引进与稳定、设备添置与维护等办学条件的改善。另外,科研经费的缺乏也是大多数大学遇到的共同难题。由于做实验、买设备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科研条件和研究活动所需资金投入的时间比较长,能否有回报还取决于很多因素,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瓶颈。

4.师资因素

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决定教育事业的成败,研究生师资力量便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研究生导师队伍也随之增加。研究生扩招前期增长幅度很大,大约每年增长30%。研究生的数量尽管近几年增长幅度小,但一直在增长,然而导师的数量没能及时跟上。因此一个导师必须带十多名研究生,甚至更多。如此规模的学生,即便再有责任心的导师也不可能有很大精力指导所有学生。此外,由于导师终身制,年龄和知识都稍有点老化,使一部分导师失去上进心,很难花费大量精力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成果、了解学科最新发展动向,对一些成熟的成果进行重复研究,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再者,部分导师担任行政职务,繁重的事务,有时会让他们无暇顾及学生的学习和课题研究,致使有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松散懈怠,没有学习动力。因此造成研究生数量规模的发展不能与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发展。

二、如何协调研究生规模与质量的发展

1.完善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政策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在颁布政策,例如,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费根鲍姆提出“质量是一种全生命周期的考虑”[2]。但是国家仍需要继续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宏观调控,不断调整研究生的招生结构,提高研究生的质量,从而为国家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建立完善的研究生质量评估体系

高等教育评估已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多种管理功能,如导向功能、鉴定功能、调节功能、评价功能等[3]。首先在招生方面,建立招生评估制度,确保研究生生源质量。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是有效进行质量监控的保障。通过探索影响招生质量的诸多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制定相关的评估标准,建立能够充分反映研究生招生质量的评估体系,保证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其次在教学方面,根据研究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特点,着重评估研究生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料、师资队伍、教学文件、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效果[4]。在研究生教学质量评估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教材质量评估,而且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个性就很难有创造性,校园内应形成浓厚的、开放的学术氛围,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5]。

3.充足的经费投入

研究生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教育事业经费和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有较大程度的依赖性,充足的经费能够促进研究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仍然缺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集中投入若干所高水平大学仍然必要。然而,面对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普遍意义上的经费投入与招生规模同步增长更显重要。因此,政府需要加强规划管理和宏观调控,按照《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从法律上监督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和逐步增长;改革和完善研究生收费制度;鼓励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与企业等社会科技资源的结合,保证必要的研究经费投入。

4.实行导师负责制、聘用制

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实乃大师之谓也。”“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教师。 ”[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培养素质良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要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可见导师的学术水平、综合素质和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及与同行和其他学科的学者交流沟通的能力对研究生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合格及优秀研究生的重要保证。自从研究生扩招后,针对现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导师队伍不断增加同时,还要对导师指导所带的研究生数量有所限制,因为带的学生过多,导师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必然导致研究生的培养受到影响。因此实行导师负责制,可以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意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行聘用制,聘用有真才实学、负责任导师的作为研究生的指路人,能够充分调动导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周秀群.科技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2(3):9-10.

[2]S·托马斯·福斯特.何桢译.质量管理:集成的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1.

[3]王战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樊华等.优化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J].中国高教研究,2005(1).

[5]周远清.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2).

[6]John Brennan,Tarla Shah著.陆少华等译.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一个关于高等教育评估和改革的国际观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猜你喜欢

导师规模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V eraW an g
导师榜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