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引入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利弊探析
2015-06-30黄静
摘 要:分析了高校引入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利弊。并针对系统局限性、复制比片面性、反检测手段多样性等等,提出设置专家组、建立导师责任制、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等解决办法,以供高校管理者,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学位论文;利弊
高校和学术界一向被认为是纯洁的象牙塔,是从事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净土[1]。然而,近年来,学术剽窃和作假事件频出,如国内外有贺海波事件、顾冠群事件、黄禹锡事件等等,诸如此类恶劣的学术不端事件不断发生,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个问题给学术界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因而催生各大数据库相继开发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1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使用的普遍性及其有利之处
据2011年4月中国广播网报导:“同方知网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孙雄勇发言称全国近5000家期刊编辑部在使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查投稿论文,520余家高校,包括基本所有211高校都在使用这套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查学位论文。”
想要了解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在检测论文复制比中所起的作用,首先要看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2]:
高校引入该系统能帮助其用于初步判断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否存在抄袭情况。首先它能够指出学位论文文字重复比例、重复位置以及原始论文,以供专家甄别是否存在抄袭情况;其次它能够短时间内发现个别严重抄袭的情况(工作中就发现个别毕业生的文字复制比高达98%),大大缩短了专家甄别论文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再次它的存在对学位申请者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 引入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有弊之处
2.1 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①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是基于文字的检测,最小检测单位为句子但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数据、图表检测效果就不理想。②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存在盲点。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学位论文检测结果重复率很低甚至为零,并不是因为该生没有摘录引用他人成果,而是他们的主要参考对象是书籍不是期刊论文,因而得知检测系统的比对资源库收录的范围不全面。这是因为该系统的比对数据是基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而对于作者从书籍、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则无法辨别。③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比对资源库收录的数据源不完整。笔者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同一篇论文在CNKI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和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中的检测结果有时会大相径庭。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是由于两个系统比对资源库期刊收录的不一致,也就是说CNKI的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比对资源库期刊收录的不全面等等。由此可见,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所得出的重复率并不能全面的反应真实的情况。
2.2 高校认定的未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重合比例设置的片面性。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规定,有将重合比例设置为20%也有设置为30%的等等。然而如此规定也得分具体情况,如我校07级一名毕业生,论文题目为《美国两任总统获胜演说的意识形态凸显》初检比例为53%,超过了我校规定的30%。经学生本人申请,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得出该生论文可以通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这主要是因为该生的论文大量列举了美国总统的演说,加以分析研究,以至论文检测重复比例超过50%,但其研究观点和结论均为个人成果。由此,学位论文的重合比例不能一概而论。
2.3 研究生反检测手段的多样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因为各大高校规定学位申请者要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后才能进入答辩程序,导致很多学位申请者对该系统充满恐惧,想出各种办法应对。而且应对系统的办法是越来越多。方法一:从淘宝(淘宝商城里有超2000商家提供检测服务)上先检测一遍,发现重复的地方,修改后提交学校。一篇学位论文的检测费用不菲,给毕业生造成经济损失。方法二:部分高校规定毕业生论文先是全部初检一遍,答辩后再抽查,也就导致了部分学生抱僥幸心理,提交检测系统的论文和答辩提交的论文相差甚远。方法三:将论文已知拷贝文字部分做成图片添加到毕业论文里以逃避检测。方法四:尽可能的从书籍上摘录。方法五:将论文句子打乱,改变语法甚至胡编乱造以求通过检测系统等等。由此,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给研究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3 解决途径
系统检测只能作为工具,高校不能过度依赖,最终决定是否是抄袭的应该是由学术专家(组)来研究决定。如我校规定: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者,可提请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裁定。涉及重大争议问题报请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做出决议。
建立导师的责任制。在要求导师严格培养的同时,将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结果直接发给导师,由导师监督判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我校使用该方法后略见成效,杜绝了学生为通过检测系统而胡编乱造,打乱语法句子以求蒙混过关的情况。
开展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我校每年以集中与分散的形式分别进行多场宣讲,集中宣讲主要是有研究生部牵头聘请校外专家,与校办、科技处、社科处等部门共同举办有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参加的主题宣讲活动;分散宣讲由承担研究生教育的学院可以联合组织或独立安排一次宣讲活动。以求培养研究生具备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求真务实的科学道德。
参考文献:
[1]赵红玉,卢有泉.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对AMLC系统运用的思考[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11,13(4):109-112.
[2]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介绍与演示[OL].(2013.07.11)[2013.09.05].
作者简介:
黄静,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部科员,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