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

2015-06-30陈泽枝杨晶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定位

陈泽枝 杨晶璆

摘 要: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地带,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既关系着农村的变化也连接着城市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区。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启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定位也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围绕城乡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的定位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定位

城乡结合部始终处在动态的变化发展中,从社会文明的历史变迁来看,它有着从传统到现在的转变;从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来看,则有着乡村向城市的推进;而从个人户籍身份划定来看,城乡结合部也是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作为一个多种元素聚集并不断变动的场域,城乡结合部无疑是存在问题最为凸显的,而这其中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城乡结合部是为谁而城市化的,或者说城乡结合部的受益者应该是谁?主题推动者是谁?

1 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现状

1.1 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又称之为城郊结合部,郊区,城市边缘区,半城市化地区,是城市向外拓展,农村靠近城市发展的地方。他既不同于我们的主城区,也不同于农村。在城市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结合部也随之面临诸多复杂现象的挑战。

对关于城乡结合部的研究著述中,课题组发现,学术界通常是从“问题视角”为出发点将其贴上灰色标签的。而实际上,从社会要素构成的角度看,城乡结合部在地理位置上以及经济发展包括文化上都是城乡交互相融的活跃地带,它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乡村,更不是一个问题地带,而只能说是一个特殊的区域,是学者研究的一个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形态,也正因此,城乡结合部是研究者发现特点、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升华理论的一片沃土。

1.2 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发展的动态性,要素的过渡性,结构的二元性,社会分层的活跃性。课题组发现城乡结合部集中存在三对矛盾 “人地、人人、人社”,“人地”矛盾即人与土地的开发建设和保护治理之间的矛盾;“人人”矛盾突出表现为原住人口与外迁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人社”矛盾重点体现为对原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社会治理。在三对矛盾之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问题突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与此同時,课题组也在三对矛盾基础上找到了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压力源和动力机制。

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资源分配不均、建设成效未显示、民众满意度与知晓率都低,民众期盼多、要求高。

城乡结合部发展的动力机制则主要体现在: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大;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城市化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政策利好,投入力度大;民众参与热情高,归属感强。

2 城乡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

城乡结合部“非城非乡”的边缘性特征,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状态,也引发了这样一个思考“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主要是为城市人口向外迁移出让空间,还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市民作过渡准备”。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为谁而发展?是农村还是城市?城乡结合部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当如何定位?这是值得引起社会关注和深思的议题。基于这样一个初步的认识,本文试图从“城市还是乡村”、“政府还是社会”、这样几个维度来探讨“城乡结合部为谁而城市化”这一课题。

议题1:着力点:城市还是乡村?

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是市中心与乡村相互靠拢、资源共享互利的一个过程。结合调研材料,课题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主要着力点还是在城市,城市主动将资源向外围拓展,城乡结合部也在积极配合,两者虽会有土地、制度管理等方面的矛盾,但终究会携手走向共赢的局面。而在小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因资源的局限,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受限,城市化更准确的定义是城镇化。

议题2:主导者:政府还是社会?

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人口剧增,城市资源紧张,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水、电、路灯生产性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政府将目光投向城市的外围“半城市化”地带—城乡结合部。相对于城市来说,城乡结合部已经具备一定的城市化基础,有广阔的土地,充足的资源,适合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城乡结合部进行城市化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政府行为。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化也有利资源的整合与宏观的调控,政府政策及人财物的支持是实现城乡结合部城市化的有利因素。

3 思考与探讨

3.1 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应营造“共赢”局面

城乡结合部这些问题的产生,有这样几个深层次的原因:

一是历史文化原因。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源泉。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自身仪式上难以很快进入。虽然城市化的面子实现了,可是骨子里依然是农民。二是社会经济原因,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与快速城市化的要求之间的脱节。不管条件的“一刀切”的做法使得“城市里的村庄”。三是体制的原因。二元制度的划分,将农村与城市隔在天河的两端,要在短时间内,城乡结合部实现融合,那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3.2 社会治理创新可提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共治”契机

新型城市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是把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追求目标的城市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摒弃城乡结合部“半城市化”状态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目前在一二线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创新为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共治”提供了契机。

城乡结合部实现由边缘向中心的融入,离不开社会治理创新这一有力推手。只有通过社会治理创新,城乡结合部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快速重组,才能够推动边缘与中心在人、财、物方面,乃至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更快更好的互融、互生、互长。

参考文献:

[1]刘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的功能定位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4.

[2]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0.7.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定位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浅谈城乡结合部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与解决的策略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城边村”学校周边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与建议
浅谈我国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