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6-06-06王丽娜陈锐刘培丹

2016年17期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基础设施

王丽娜++陈锐++刘培丹

摘 要:城乡结合部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枢纽,因此对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改革;健康发展

一、城乡结合部

(一)城乡结合部的含义

早期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差异明显,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不断向外围扩张,使得毗邻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从农业转变为工业、商业、居住区以及其他职能,并相应兴建了城市服务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市边缘区,即城乡结合部[1]。“城乡结合部”最初由我国国土管理与规划部门提出,又可称为城市边缘区、城乡过渡带、城乡交错带等,主要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地的混杂地区,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国有建设用地包含着的地区[2]。城乡结合部兼具有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属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城乡结合部不同于城市用地与农村用地,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与郊区和城市中心区相比,大多数城乡结合部人口密度较低,缺少规划引导和足够的基础设施。

2、城乡结合部是农村流动人口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居留地,以获取低价土地和最低标准的廉价住房。

3、城乡结合部紧邻城区交通较为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方便城乡之间的交流。

4、城乡结合部发展较为多样化,受城市和乡村的双向辐射使得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二、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是城乡结合部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指交通、供水、能源和其他辅助条件等,其中交通包括比较完善的铁路、公路、航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能源包括供电、供气等。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和乡村的交界处,大多是由农村演变而来,人流量较大,其基础设施建设面积不足且规模较小,质量较差,配套不齐全,缺乏一定的规划和管理,建设的随意性较大[3]。很多地区还存在饮用水困难的问题,且没有生产和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难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使得整个体系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二)结构不合理

首先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国家注重大江大河的治理,而对与居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较少,没有足够的发展。其次,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发展结构不合理,大多地区偏重于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等的建设,而忽略了生活用水设施、环保设施、医疗设施等的建设[4][5]。这种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城乡结合部居民急需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

(三)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维护”

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在兴建时往往能得到政府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重视,但建成后由于缺乏长效的管理维护机制,且管理过程的繁杂,逐渐出现“重建设轻维护”的问题,有的基础设施甚至出现“失管失养”等现象[6]。如某地区新建的饮用水工程,由于水源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饮用水污染、供应不足等现象。

三、针对我国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对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

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财政投入的差别。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其投入资金也相应增加。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是促进其基础设施合理建设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同时使投入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多元化,使其建设有持续充足的财政资金作保障。

(二)加强管理机制

为了保障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的建设顺利、高效实施,需要引入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运营的监管机制,综合城乡发展动力和阻力,完善相关政策,统筹规划,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一体化等,从而加强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统一规划,确保其建设有序进行、井然协调[7]。

(三)自下而上,居民参与,立足人的需求

我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居民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水平和层次不相同,所以政府在提供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时要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不能盲目照搬城市发展基础设施的模式[8]。将“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参与模式,同时建立完善的民主参与机制,鼓励广大居民踊跃参与决策,充分发挥财政预算的作用。

四、结论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地域空间的特殊地带,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连接枢纽,是客观存在的空间要素,其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得到重视。本文结合城乡结合部内涵探讨了我国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解决对策,为改善现状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除了对现存问题分析研究外,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具体的保护措施,树立健全的理论体系和方法,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为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丽娜.城乡结合部的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探讨[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0-21.

[2] 王娟.中国城乡结合部的问题及对策——以利益关系为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3(161):163-165.

[3] 聂仲秋.城乡结合部和谐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34-43.

[4] 熊淑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经济发展[J].四川政报,1995,32.

[5] 姜爱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供给的财政政策建议——基于需求方的调研[C].北京:城乡一体化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2首都论坛文集,2012,105-107.

[6] 隆学文.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02(170):92-94.

[7] 左兰萍.加强环卫设施建设规划的几点思考[J].城市运行管理,2012,01:31-32.

[8] 李翠英.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3):26-27.

猜你喜欢

城乡结合部健康发展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绿色生态,课堂构建
“两学一做”对于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