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理清文章结构
2015-06-30魏小雄
魏小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章结构;语句;
段落;文体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117—01
对于广大高中生而言,如何理清文章结构,熟练掌握一些理清文章结构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这个问题,供学生们借鉴。
一、理清文章结构,须分析文章中语句之间的关系
毋容置疑,一篇文章,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海市蜃楼,是一个个句子一步步垒起来的,一个个句子就是一块块砖瓦,所以,要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就从分析文章的语句着手,分析一句话和一句话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就可以从文章中划分出句子的紧密程度,有助于整体上理清文章结构。
同时,老师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时,还要加强对一些特殊性语句的分析。如反复出现的句子,往往是文本的组材线索或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反问句或急促有力的短句一般是作者情感集中抒发的宣泄点,情感句、观点句或是意蕴丰富的语句一般是作者行文的文眼。这些特殊性语句,要么是提示,要么是强调,往往对理清文章结构,起到显著作用。
二、理清文章结构,须分析文章中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老师要加强训练学生分析文章段和段之间的关系的能力。针对出现的文章,认真阅读,然后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小层,理清文章的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把握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支撑句等内容。
1. 掌握分析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的能力。过渡和照应是使文章段落层次保持连贯、文章脉络上下畅达的一种手段。文章的过渡段、照应段都是结构段,主要作用就是连接层次和段落。过渡有明、暗,暗的过渡不用过渡段等语言标志。大多数文章的过渡,由过渡段或过渡性的语句来衔接。学生能够通过文章的上下文语境,把握该过渡或照应段的段意要点,还能够通过分析过渡的承上启下的内容与照应的对象,来看文意的衔接、转换,从而概括出其结构组织、思路运行的规律,进而达到正确分析文章结构的目的。
2. 具备分析开头与结尾的能力。说起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不提文章的开篇段和结尾段。所以学生要从文章整体结构上看开头与结尾,要注意它们与主体部分的联系。开头和结尾这两个层次与主体部分之间,或有因果的联系,或有接近的联系;或牵一事以引发,或叙类似的事物提引,或以首尾与主体对比,或对主体加以概括、总结。如鲁迅的《祝福》,开头一段,就是渲染社会背景,学生一旦具备了这些能力,那么理清文章结构,就不是难事了。
三、理清文章结构,须分析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语文老师对高中生进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引导和训练时,还要注意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
1. 文章中的中心句。学生要有找出或者是总结出文章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在文章的中间。有时文章中没有出现中心句,就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要点重点,然后自己概括中心句。
2. 文章中的标志词语。衔接上下文的,表示语法关系的关联词语,如表示因果,“因此”、“总之”、“由此看来”,表递进关系的,“更、而且”等,表指代性的词语,如“此”、“这”、“即”等,表态度的,如“我认为、我觉得、应该”等。
3. 文中的关键句。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一要联系语境,看其出现位置,把握前后表达的内容;二要从大处着眼,联系全文的主要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等,重要句子单独成段,其作用主要有,强调突出,总领成文,承上启下,总括全文。
四、理清文章结构,须分析短文的文体
理清文章结构,学生须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即认真全面地阅读整篇文章,这样做,可以做到宏观把握,高屋建瓴,增加理性分析,从而增强分析文章结构的准确度。不同文体的文章,结构规律往往不同。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感变化等来安排层次,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等结构全文。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说理,常按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三部分结构行文,说明文常采用“总分总”式或并列式结构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常按时间、空间、逻辑等顺序结构全文。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要准确把握各类文体的具体特点,才可以正确分析文章结构。如叙事类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常见的有,渲染社会背景,如《祝福》,烘托场面氛围,如《药》等。
总之,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文中材料的安排和组织,是支撑文章的骨架,是作者写作思维的外在形式。作者在文章中表情达意、叙事说理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表达出来。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