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牧村藏族新生渡过汉语口语关
2015-06-30张晓红
张晓红
【关键词】 农牧村;汉语口语;技巧;互帮互学;走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2—0052—01
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都会遇到一年级新生不会说汉语的困扰。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渡过“语言关”,提高其语文学习质量,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必须跨越的门槛。小学阶段是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化学习规范语言的开始,让每个学生熟练地掌握汉语,灵活地进行汉语交流,是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让懂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师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师
如果教师不懂藏语,学生不懂汉语,那么这种教学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学生都很痛苦。懂汉藏双语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双语互换,让学生知道基本的语言意思,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口语表达热情。其实,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表扬,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从老师与同学的表扬里得到认可。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揣测学生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轻易打断学生的话,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学生每说一句流利的汉语,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另外,教师应该在课后用藏语和学生多谈心,让学生消除学说汉语的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对汉语的兴趣和自我肯定,使他们尽快渡过语言难关,顺利学习各门课程。
二、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汉语技巧
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类优秀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科学、系统、适时练习的结果。作为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态度,在拼音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在口耳相授,让学生看口形、听发音,认真模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汉语拼音掌握得扎实,才能为语言表达能力打好基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及有关的一切活动,它能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利用作文课或自习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所见所闻,入学后的收获等等。针对个别羞于表达的学生,要创造机会,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总之,教师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创造一切机会,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增进友谊,熟悉口语
友谊是学生成长中的一缕阳光,收获友谊是学生成长中最开心的事。县城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学前教育等因素,基本掌握了汉语口语,能熟练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所以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资源,发挥学生互帮互助的特点。一般情况下,这些不会说汉语的藏族学生,心理上或多或少有自卑感,他们不敢大胆交流,也不愿与人交流,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作为教师,一定要学会“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用热情、爱心、笑容来鼓励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护、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关心。另外,教师还应在班上成立语言小组,让同桌、同路、同片区的城乡学生互帮互助,结成语言手拉手对子。这样,学生不仅能在课前、课堂上彼此交流,迅速提高汉语口语能力,而且能拉近农牧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间的生疏感,使他们既学习了语言,也增进了友谊。
四、定期走访,让家长也担起学生学习语言的担子
提高农牧村学生的口语能力,家庭的作用不可小觑。作为教师,一定要定期走访农牧村的学生,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就学生的口语学习问题和家长达成共识。教师应让家长提供各种方便,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汉语口语。如,可以在写完作业后,让学生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动画片是学生的挚爱,生动有趣的画面和语言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动画片中人物的语言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增强学生汉语口语的熟练程度。家长看到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鼓励和奖励。另外,家长还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广场或游乐园,使他们在玩耍中灌灌耳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锻炼,掌握语言。
总之,让农牧村的藏族学生尽快掌握汉语口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这是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最基本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一日之功,不可急于求成。教师应多管齐下,发挥主导作用,口练心惟,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学生,尽快让农牧村藏族新生渡过汉语口语难关。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