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管理中班级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2015-06-30方燕

中国市场 2015年50期
关键词:班级建设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方燕

[摘要]现阶段,由于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逐年增加。文章从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基本单元——班级建设出发,通过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及问题,提出了建设优秀班级的方法和对策,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班级建设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0190

大学班级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平台,是大学教育教学的最基层组织单位,学校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都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在班级这一群体中,大多数重要的教学和管理决定都是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来传达并进一步付诸行动。在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今天,积极探索班级建设规律,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课题。

1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及问题

11基础差、学习能力不足

近几年,高职院校出现了生源持续下降,而招生计划不变甚至增加的局面。为满足高校招收,提档线逐年下滑。以湖南省高职院校为例,近几年,录取学生分数线都在200分左右,高中阶段被定位的差生便成为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主要对象。基础差、学习能力不足成为高职学生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自信心不足、缺乏远大志向、学习焦虑等现象。

12心理素质差、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弱

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出现高度的兴奋、激动和极度的愤怒、悲观。受外界影响,他们容易冲动、缺乏理性;情绪偏激、往往出现极端的行为。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过于依赖,生活自理能力差,有些学生太过于自我、自负,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也缺乏生活经验,对社会认知甚少,不能明辨是非,容易上当受骗。

13注重个人利益、集体意识差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习惯我行我素,不愿意被集体束缚,没有吃过苦,缺乏独立性,不懂包容忍让,不会过集体生活。另外,学生缺乏班级认同感,不愿意为班级服务,个人主义突出,缺乏团结合作意识,从而造成班级分裂,结构松散。

14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偏差

处于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大学生,偏重物质追求、贪图享乐,没有目标,整天无所事事,不想艰苦奋斗、努力拼搏,更愿意坐享其成,有些学生总是自命不凡,却眼高手低,举止轻浮,不肯脚踏实地。

2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是指以班级学生为主体,班委成员为桥梁纽带,班主任、辅导员为指导的一种学生管理活动。创建和谐优秀班级应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从班级形成、成长、成熟三个阶段进行建设,并通过构建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的班级制度、营造浓郁的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等一系列方式来实现。

21班级形成期建设

前期的分班和宿舍分配工作是班级形成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男生性格鲜明,喜怒哀乐形于色,喜欢运动,有抽烟、酗酒、沉迷网络;女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喜欢网聊等。分班时,班级人数在30人、男女生各半数为宜,过多的男生或女生班级,后期管理都很困难。宿舍是班级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宿舍分配中尽量遵守同宿舍的同学来自同一班级或同一专业或同一辅导员。混合宿舍内还很容易出现学生财产丢失和安全问题。因此,合理的班级和宿舍分配是优秀班级建设的前提。

22班级成长期建设

在班级成长期建设中,应构建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建设完善的班级制度、营造浓郁的班风学风。

221构建合理的班级管理机制

班级建设应建立班委、班主任、辅导员三级连带责任管理机制。班委应由学生民主投票、班主任和辅导员认真考核后产生;班主任原则上应该由本专业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应设置为专职岗位。同时,该管理机制应设置班委是班级建设中的直接管理机构,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第一负责人,辅导员负责班级间的综合管理。

班委应该是由有威信、能力强、有号召力和感染力、乐于奉献、思想品德优良的学生组成,作为班级建设中的直接管理机构,应该对班级的日常管理做到精细化、及时化,时常主动与老师和同学多沟通,及早掌握班级成员的一手信息,发现班级建设中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形成“班上同学有事,第一时间找班委解决”的习惯。班主任应强化班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让他们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应迅速、准确、全面地获得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保持及时更新,通过对基本信息的分析、整理找到工作的重点和方向。辅导员应该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及时下达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方针和政策,把握班级建设的大方向,积极开展班级间的互动活动,让学生能时刻保持以班级为单位的校园生活氛围。

222建设完善的班级制度,营造浓郁的班风学风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风建设过程中的有力保障。应坚持班级成员的一切考评与奖惩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班级制度应该坚持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制定,班委负责具体监督实施,班主任定期考核的原则。同时,由于每个班级的组成成员不同,因此每个班级都应形成各自不同的班风,在班级制度建设中不能不顾实际,生搬硬套。比如一个90%的学生来自城市的班级与一个90%的学生来自农村的班级,在制度构建中是区别很大的,前者应更趋向于解决自我、怕吃苦、坐享其成等方面问题,后者应趋向于解决不自信、不大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班级制度建设应该做到精细化。系统完善的制度体系应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纪律、寝室管理,每周的例会,到每个月、期中、期末的总结考评等。并且在班级制度建设中应该做到一学期一小改,一年一大改的原则。

23班级成熟期建设

班级成熟期建设重在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上面下功夫。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班级交流平台等方式来实现增强班级凝聚力这一目标。

231丰富高职第二课堂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百科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辩论赛,不仅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辩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不定期的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形式多样的体育竞技,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充实他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达到陶冶情操、增强体质的目的;每学期组织一到两次班级外出郊游活动,让他们自己动手、体验生活,不仅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还能大大促进班集体的融合。

23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班级交流平台

班级建设应该充分利用手机号码、QQ、微信、微博、世界大学城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班级的QQ群、微信群、聊天室和校友录等班级交流平台。把班级的“散兵游勇”集中到一起,方便大家之間的沟通交流。这样,大家不仅可以共享班级信息、图片、学习网站等资料,还可以一起交流感想,分享学习和生活经验。同时,也可以作为日常信息传递和工作安排的共享平台。

总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需要院校管理者、任课老师的多方联动,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意识,才能更好地搞好高职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畅创新学生管理模式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

[2]张平胜浅谈大学的班级管理[J].东方教育,2014(7).

[3]段晓萍做好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1).

猜你喜欢

班级建设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研究生团组织与班级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探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