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公共卫生同城化研究:基于广西西江经济带的数据分析
2015-06-30李全利
李全利
(广西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的不断创新促进了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范围内的跨越行政障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城化格局越来越普遍。同城化是指由地理位置互通、产业互补、文化相似以及基础设施配置水平较为平衡的城市或地区之间,通过频繁的要素往来和密切的经济合作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格局[1]。广西西江经济带是 “十二五规划”项目中的南方重要发展轴带,是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航运区,它以西江为链接轴带,也是连接华南、西南及海上丝绸之路的陆上起点通道,目前由西江沿岸的柳州、桂林、玉林、贵港、梧州、来宾、贺州等7个地级市组成。自2008年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广西西江黄金水道的7个沿线城市在经济发展、资源共享、社会进步、文化交流等领域都日益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人力资本等基础构建性因素的进步,公共卫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民生建设工程,不仅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供给。
在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同城化发展背景下,公共卫生建设并没有跟上其航运、经济、文化等发展指标的同城化程度。据广西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多年来,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地区经济产量与公共卫生支出并不成正比;截止到2013年,沿江经济带的几个地级市的公共卫生支出总量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西江经济带的几个地级市的公共卫生支出占本地区公共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最高的为贵港,达到14.29%,最低的为柳州,仅占8.13%[2]。由此,处于同一经济带的不同地区间的公共卫生公平性及其发展效率就可能受到质疑。公共卫生的同城化发展不仅有利于协调区域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可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所以,在当今普遍强调社会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广西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西江经济带的公共卫生同城化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表1 2014年广西西江经济带地区的公共卫生支出与地区总产值情况表
二、社会质量视角下的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发展情况
(一)社会质量对公共卫生的理论分析框架
社会质量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欧洲并被广泛运用在社会发展、管理研究等领域的一种科学化研究成果。社会质量是指在人们共同组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每个公民均能参与其中的程度,并且确保这种具有制度性构建的生活能够提升公民的福利[3]。它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经济发展 “量”而忽视经济发展 “质”的狭隘发展观。社会质量理论由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融合、社会赋权4个指标体系构成,这体系由低到高,分别反映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在制度覆盖范围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价值需求等要素[4]。其中,社会—经济保障要素是处于最基层的指标体系,它是保证其他3个指标得以提升和发展的基础 (如图1)。社会质量作为一种发展观和社会政策研究范式,其4个理论研究维度不仅可以对某项国家政策进行评价测量;而且对某项国家政策的实施结果也具有很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因此用社会质量理论为研究切入点,重点分析公共卫生的发展情况对于提高公共卫生效率和公平性意义深远。
图1 社会质量与公共卫生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广西西江经济带的数据分析框架
社会—经济保障作为社会质量理论的第一大构成要素,是整个社会质量理论的基础性的构建指标,也是唯一一个可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的研究维度。它强调了人们所从事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保障程度,公共卫生是其中的重要指标[5]。在社会—经济保障的构成维度中,可以量化的主要有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与公民就业、教育以及相关基础设施构建等4项 (如图1)。因此,如果以量化的指标来描述社会质量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程度的高低,社会—经济保障这一测量性的维度是最具有表现力的。所以,公共卫生的支出情况、社会保障与就业情况、教育投入以及地区农林水利事务支出情况等都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质量水平的高低。由于社会质量理论最基层的研究维度就是社会—经济保障,而公共卫生指标又是社会—经济保障维度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公共卫生作为一项国家保障,政府是最主要的建设主体,公共卫生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投入。因此,政府用在公共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正是衡量公共卫生发展水平的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货币性指标。
表2 2014年广西西江经济带社会质量排名表
从表2可以看出,广西西江经济带2014年有关社会质量的4项经济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按照传统的发展观分析,广西西江经济带的7个地区经济总产值最靠前的分别是柳州和桂林。但是其社会质量排名则是最低的,分别处于第6位和第7位。看来广西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没能与该地的社会质量形成正比。如果按照经济总产值排名,贵港在整个沿江经济区中排名第5,来宾排名第6,贺州则排名最靠后;但是从社会质量的排名来看,贵港在7个沿江经济区 (市级)中排在第1位,来宾排在第4位,而经济总量最靠后的贺州则排在第3位。由此看来,社会质量水平的高低并不能仅仅只靠经济总量这一个发展指标来衡量。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和社会发展的配套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广西西江经济带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是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诸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等民族地区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的提升将发挥积极作用[6]。
(三)广西西江经济带的数据对比分析框架
在广西西江经济带的7个市级地区中,桂林市的公共卫生支出额度最大,但是比例相对较低,仅占该地区公共财政总支出的10.05%,排名第4(如表1所示),而其社会质量排名也同样相对靠后 (如表2所示)。贵港的公共卫生支出虽然总量不大,但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还是相当靠前的,排名第1;而贵港在融合了其他财政支出比的社会质量排名也同样靠前。经过对比分析,在广西西江经济带的7个沿江地区中,公共卫生支出占其整个财政支出比例比较靠前的地区其社会质量水平也相对较高(如表3所示)。在沿江经济带不同地区的公共卫生占其财政支出的比例正好反映了该地区对公共卫生的重视程度,而公共卫生发展水平的好坏是公民最基本的健康权利能否得以保障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经济保障维度最主要的组成要素之一;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又是社会质量体系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公共卫生与社会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我们把表1和表2中的相关排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这一规律就显得更为明显 (如表3所示)。
表3 广西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与其社会质量的排名表
三、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支出的规模界定
通过分析广西西江经济带地方社会质量指标与公共卫生的关系,可发现公共卫生支出规模对社会质量程度的高低影响巨大。但是,公共卫生支出多少才算合适,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究竟达到多少才能够促进社会质量的提升等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社会质量指标最高的贵港市与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其他几个地区相比,其公共卫生支出占据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最高。这里就以贵港市为例,分析自2008年广西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的公共卫生支出和财政支出数据,探究公共卫生支出与财政支出究竟有没有关系。如果二者之间有关系,其相关系数又是多少?所以,只有解决了公共卫生支出究竟应该占财政总支出多大的比例才够科学这一命题才是确定公共卫生支出标准的关键。
表4 2008-2013年贵港公共卫生与财政支出情况表
(一)公共卫生支出与财政总支出的相关性分析
以贵港市为例,在2008年广西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其公共卫生支出整体上是随其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验证二者能不能构成一定的线性关系还必须首先分析二者之间有没有相关性。如果在二者具有相关性的前提下,要想测量公共卫生究竟应该占财政支出多少比例才能在这一区域经济体中占据优势,我们可以考虑把公共卫生支出额作为因变量,把财政支出额作为自变量来构建线性模型。那么要检验二者的相关性,可以通过spss简单分析的基本原理,先计算出二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r,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验证。
在以上Pearson相关系数公式中,n表示年份 (其中i=1=2008年,…i=n=6=2013年),xi表示第i年贵港市的财政支出额;x¯表示2008-2013年间6年间的财政支出平均数,yi表示贵港市第i年的公共卫生支出额;y¯表示2008-2013近6年的公共卫生支出平均数。把表4的数据带入公式后发现,在2008-2013年之间,贵港市的财政支出与其公共卫生支出的r2线性系数为0.974,很接近1,说明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表5 贵港市财政支出与公共卫生总支出的Pearson相关系数表
另外在对二者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表中也可以看出二者相关系数在0.01的显著水平 (双尾)上呈显著相关 (如表5),因此,可以对贵港市公共卫生支出与财政支出两个变量间的具体关系做一定的回归分析。
(二)公共卫生支出与财政支出的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相关性检验的结果分析看出,公共卫生支出与财政支出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建立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探讨 (在这一回归方程中,Pα表示某地区公共卫生支出;u表示二者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它是考察公共财政支出对公共卫生支出的最重要影响因素;Pβ表示某地区的财政支出;ε表示常数项)。
设:公共卫生支出Pα=f(公共财政Pβ)
公式:Pα=u*Pβ+ε
表6 模型汇总
a.预测变量:(常量)贵港市2008-2013年公共财政支出 (单位:亿元)。
b.因变量:贵港市2004-2013年公共卫生支出 (单位:亿元)。
把自变量财政支出放入模型方式后,如其模型摘要 (如表6)所示。它描述的就是方程的拟合情况,通过这个表可以知道相关系数的取值 (R)、相关系数的平方即可决系数、校正后的可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标准误差。可决系数的含义就是自变量所能解释的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百分比,取值介于0和1之间,越接近1,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在此计算的回归模型中可决系数R2等于0.974,取值很接近1,说明该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表7 方差分析Anovab
a.预测变量: (常量),贵港市公共财政支出 (单位:亿元)。
b.因变量:贵港市公共卫生支出 (单位:亿元)。
表4的方差分析表所示的是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的检验结果,主要用于分析整体模型的显著性。从中可以看出F统计量等于154.717,概率P值小于显著水平0.05,所以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即财政支出和公共卫生支出支出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表8 回归系数a量表
a.预测变量: (常量),贵港市公共财政支出 (单位:亿元)。
b.因变量:贵港市公共卫生支出 (单位:亿元)。
通过表5的回归系数分析,可以看出一元回归模型常数项为-4.760,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为0.177。回归系数0.04,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实际影响系数。各个参数都能通过T检验。所以该模型的一次回归方程如下:
这说明公共卫生支出与其财政支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77,即财政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公共卫生支出就应该增加财政支出的0.177个单位。而且只要某一地区的财政支出达到26.89亿元时,其公共卫生的支出额度达到17.7%左右才是比较合理的 (当Pα=0时,Pβ=26.89)。如果以社会质量指数最高的贵港市为例,西江经济带的其他几个地区的公共卫生支出应该占其财政支出的17.7%最为合适。所以,在经济同城化背景下,西江经济带各个地区应该以贵港为例,注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另外,整合沿江经济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发挥规模效应,构建西江经济带这一区域性质的公共卫生体系也是重中之重。
四、广西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的同城化发展策略
同城化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出现的一种区域化发展趋势和形态,它出现的基本条件可以归纳为自然、交通和经济等三方面的相近和相通性[7]。广西西江经济带城市群作为整个华南 “黄金水道”的重要资源集散基地,其在自然条件、航运交通、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纯粹追求经济价值的战略目标,其同城化的范围随着沿江经济带经济交流深度的增加而扩大。同城化是城市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卫生也是同城化交流要素的重要内容,对城市或者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公共卫生作为广西沿江经济带每个地区都必不可少的基础民生工程,其发展关系到整个沿江经济带的人力资源供给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同城化背景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广西西江经济带应该整合各地的公共卫生资源,发挥规模优势,努力提升整个沿江经济带的公共卫生水平在沿江地区形成同城化的卫生资源供给、分配机制。另外,建立同城化的卫生服务网络和管理结构也是提高整个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同城化的公共卫生资源供给体系
公共卫生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其投资要以政府为主体。首先,在公共卫生的资源供给上,西江经济带要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同城化的公共卫生资源供给体系。在经济相对较发达的柳州、桂林等地,应该照顾沿江其他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其次,广西西江经济带各地区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争取都能达到占其财政支出17.7%左右的水平。各地市应该形成公共卫生支出一条线,可以考虑把医疗卫生支出的资金集中在一块,发挥规模效应。这样就可以从总体上提高整个西江经济带的公共卫生发展水平。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也是建立当前卫生制度的核心[8]。公共卫生资源的供给对于提高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整个西江经济带地区的社会质量水平至关重要,这也是提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关键性举措。
(二)形成同城化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格局
在同城化背景下,公共卫生资源的供给不仅要打破地域限制,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格局也应该均衡。而且医疗市场自古以来就比较复杂,医生群体内部也存在着竞争,医生群体的构成关系以及医疗资源的配置是医疗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9]。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公共卫生设施不仅在地区间有差距,城市间也有差距。在人口比较多的玉林、桂林和柳州等地,其公共卫生的构成要素诸如制药工厂和医院数量等明显较多。所以要均衡整个沿江经济带的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格局,缩小各城市间的公共卫生条件差距。另外,城市作为农村的依附单位,其公共卫生资源分配还应该打破城乡间的差距。农村社区也应该建立差距较小的医疗卫生单位,以增强整个西江经济带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加快城乡间的社会融入[10]。总之,形成西江经济带地区的公共卫生同城化分配格局不但有利于西江沿江经济带城市间的公平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均衡该区域的农村医疗卫生发展水平。
(三)构建同城化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制度构成不仅与其经济基础密切相关,还与其居民的卫生意识和上级单位的政策走向有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了沿江经济带的城市居民,新农合制度在各个沿江地区也得以推广实施。但是,公共卫生的服务提供却呈现出巨大的差距,城镇居民的医疗报销额度和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在沿江经济带的一些贫困落后山区,乡村的医疗服务设施相当落后,医疗条件较差,很多高水平医生未能到贫困落后的地区行医,存在一部分居民有病无医现象[11]。所以,打破农村居民城市就医的限制,提高农村社区的医疗服务机构软硬件设施水平,构建便捷的转诊制度,提高地区间的医疗保障统筹层次是公共卫生同城化价值理念的必然要求。
(四)设置同城化的公共卫生监管机制
公共卫生事业的责任主体是政府,资金大部分靠财政,服务提供主要靠医院,监督主体是公民。公共卫生事业的复杂性给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带来难题。在同城化背景下,广西西江经济带各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并没有得到统一。各地对公共卫生的信息的搜集和公开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台。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尤其是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公立医院来说,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和内部治理机制对提高办医效率和公平性也是相当重要的举措[12]。因此,广西西江经济带应该在同城化的发展背景下建立一个专门的公共卫生监管部门。机构的组成应该考虑公民的参与力度,提高公民的社会赋权力度,给予其充分的监督权。另外,建立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单位的公共卫生网络平台对于整个沿江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信息公开和监管也必然会发挥积极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广西西江经济带政府部门作为该区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体,其用于公共卫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应该向贵港靠拢。广西西江经济带的数据表明,公共卫生支出在占据公共财政支出比例的17.7%左右最为合适。在同城化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广西西江经济带要想提高其公共卫生发展水平和效率也必须沿着区域同城化的趋势发展。为此,建立公共卫生资源供给体系、公共卫生资源分配格局、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以及公共卫生监管机制的同城化发展格局就显得尤为迫切。
[1]黄鑫昊.同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长吉为例[D].吉林大学,2013.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2014[EB/OL].http://www.gxtj.gov.cn/tjsj/tjnj/2014/indexch.htm.
[3]韩克庆.社会质量理论:检视中国福利改革的新视角[J].教学与研究,2011(1):35-41.
[4]姚云云,张文喜.社会发展质量诉求与我国社会政策价值导向——基于社会质量理论的回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12-17.
[5]Phillips,D.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A Comparative Study of Approaches to Quality of Life,ineluding Social Qua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Apporach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Quality,VOL.1,2011.
[6]乌云高娃.浅谈民族地区公共卫生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64-68.
[7]王俊华,李庆杨.制度创新与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8.
[8]游春.基于期权理念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3):125-128.
[9]吕金伟.汉初的医疗市场与医病关系——以淳于意医案为中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80-83.
[10]李全利.农村社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研究——基于社会融入视角[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3):226-231.
[11]代英姿.试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路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68-71.
[12]李全利,代志明.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治理机制改革研究——基于变革型领导理论的视角[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