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P600极限拉深有限元模拟技术研究

2015-06-29陈灿马智勇

科技资讯 2015年14期
关键词:有限元方法

陈灿 马智勇

摘 要:基于dynaform有限元软件对DP双相钢的拉深行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实验研究,通过分析有限元不同成形条件下的压边力和冲头力等参数,发现拉深过程参数中的压边力、冲头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实际工程生产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拉深实验 有限元方法 DP钢

中图分类号:TG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033-02

有限元模拟实验可以反映不同等级钢的拉深性能,众多国内外学者对拉深的有限元过程进行了研究[1-7],如果外表面应力超过FLC那么达到失效准则,发生局部颈缩。

该实验方案是一个经过半圆形凸模拉深的圆柱杯,依据现有FLC判断未发生局部颈缩和破裂的测试。同时,假设压边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一个恒定的值。具体内容分为判断不同拉深率小板料的最大压边力。

1 仿真几何模型和材料参数

所有的工具部件都由硬化工具钢制造,HCR60,由摩擦学相关知识得到,在拉深过程中与板料接触的的表面需平整光滑,或者抛光表面粗糙度不超过Ra=0.5um(没有毛刺)。本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为双相钢(DP600 ZE)初始厚度为1.03mm。依据金属材料手册查得材料的摩擦和材料数据如下述表格。

预切板材需要加工到需要的尺寸。推荐使用每个板材靠近中心区的轧制方向。采用合适的网格模式来测量外表面的引力,最大网格半径是5mm,2mm的网格也可以,人工或自动记录结果。

板料利用超声波处理或其他等效的方法经过去油处理,每次拉深润滑量约2g/m2,所有的实验均需要润滑。

2 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

该文模拟所用的毛料直径为150mm,160mm,170mm三种规格,板厚统一为 1.03mm,成型后零件直径为100mm。按照拉深模具设计规则设计出模具,采用CATIA软件建立模具,模具及毛料几何模型。将上述模型导入Dynaform前处理系统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其中,所有的仿真采用统一的凹模及凸模模型,采用CATIA建模数据导入,板料依仿真需求更改直径尺寸。压边圈由凹模在Dynaform中偏移生成。建模过程中网格划分尺寸参数为:凸模凹模最大尺寸30mm,最小尺寸0.5mm,板料最大尺寸 2.5mm,最小尺寸0.5mm。模拟过程统一采用自动设置模式,依次设置板料,工具,工序,控制参数。图1为划分网格以及设置后的仿真模型。

定义板料为弹塑性材料,采用材料库中的materials type36号材料模型,仿真过程中,凸模速度设定为2000m/sec,压边力依据实验一仿真要求设定。实验一依次设置压边力,根据成形情况找到最大压边力。

3 仿真结果与分析

仿真所得结果如下。

(1)为确定拉深率为1.7时的最大压边力,对直径为170mm的板料进行多次拉深实验,以板料发生颈缩或破裂时的压边力为最大压边力。图2为冲压力为150KN、170KN、180KN时材料成型情况。

(2)同理,为确定拉深率为1.6和1.5时的最大压边力,分别对直径为160mm和150mm的板料进行多次拉深实验,以板料发生颈缩或破裂时的压边力为最大压边力。最终结果总结为:拉深率β=1.7,最大压边力180KN;拉深率β=1.6,最大压边力219KN,拉深率β=1.5,最大压边力170KN;

3.1 最大压边力

将仿真得到的拉深率为1.5,1.6,1.7时的最大压边力与实验值对比如图4及图5,最大压边力的实验值随着拉深率的增加而降低,模拟值中拉深率为1.6和1.7时与实验值吻合较好,拉深率为1.5时,与实验值出现较大偏差,仿真中参数设置或实验中实验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此类误差。

3.2 最大冲头力

将仿真得到的拉深率为1.5,1.6,1.7时的最大冲头力与实验值对比如图5及图6,由实验均值与模拟结果的线形图可以看出,实验与模拟较符合。可以看出随着板料直径的增大,实验过程中最大的冲压力也增大。

4 结语

通过建立板料拉深的有限元模型,本文成功的模拟了板料拉深过程中的变形过程,并通过分析拉深过程参数中的压边力、冲头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趋势,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为拉深理论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嵩.锥形件智能化拉深仿真系统的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8.

[2] 李彦波,刘荣丰,刘红武.基于JSTAMP/NV的AA5042薄壁筒形件变薄拉深仿真[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2,21(6):68-71.

[3] 喻祖建,李华基.板料多次拉深成形仿真过程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6,23(10):277-280.

[4] 陈妍,高霖,吴宪治,等.异形盒多道次深拉深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5):622-626.

[5] 陈妍.异形盒多道次拉深成形过程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6] 韩建保,云志刚,韩双庆,等.汽车覆盖件拉深成形拉深筋作用仿真研究[J].汽车工程,2004,26(2):236-239.

[7] 汪锐,罗亚军,郑晓丹,等.复杂零件多道次拉深成形的计算机仿真[J].塑性工程学报,2001,8(2):17-19.

猜你喜欢

有限元方法
960 MPa高强度钢材轴压柱局部稳定性能及设计方法
高校本科生有限元方法课程的教改探讨
基于有限元建模的机床动态分析
发动机药柱环向开槽结构完整性研究
复合材料与界面纳米结构热传导问题分子动力学与连续介质跨尺度耦合模型与算法
2.935 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电磁设计与仿真
基于多因素混合模型的运营期群桩轴力预测
基于有限元法的管子缺陷涡流检测的可靠性研究
圆钢管混凝土短柱局压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有限元方法的钢板焊缝缺陷红外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