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识翻转课堂

2015-06-29王丽飒

科技资讯 2015年14期
关键词:传统课堂主动性局限性

王丽飒

摘 要: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国内外很受热捧,甚至被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从课前学习、课堂组织到评价体系均有不同,它有很多传统课堂无法相比的优势,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该文仅从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翻转课堂的优势、翻转课堂的局限性等几方面谈了对翻转课堂的认识。最后得出结论:只有结合课程情况、实际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并配合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翻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传统课堂 区别 优势 局限性 主动性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45-02

近几年,翻转课堂教学法(Flipped Classroom)在国内外很受热捧,甚至被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学习资料自主学习课程知识,并完成相应的课前任务,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该文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

1 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1.1 课前学习

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这种课前预习一般来讲只是布置任务——预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但在预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了,怎么办?没人帮忙,没人解惑。所谓的课前预习基本是学生自己一个人的学习。同时,需要学习的新知识课堂上老师还要讲。每个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对新知识的领悟是不同的,预习效果可想而知。同时,由于没有相应的针对课前预习的评价体系,大部分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久而久之,课前预习就成了一种形式。

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情况就明显不同。首先,老师会将要讲解的新内容录制成视频,并准备相应的其他学习资料,如学习网址、电子资料等,将这些分享给学生,要求他们课前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观看视频,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同时,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向老师求助、与同伴交流。这就相当于在课前预习时,有个老师在身边,遇到问题,随时有老师讲解。学生会发现,课前不再是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学习,而是有老师、同学的陪伴、帮助,而且课前就能将基本知识学会,很有成就感,自然愿意去学。与此同时,老师还会有相应的课前任务,只有学习了课前资料,才能完成这些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程度与效果也是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课前任务及相应的考核督促着学生去学习。课前学习的效果显著提高。

1.2 课堂组织

传统课堂中,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相应的知识点,学生大多时间是听老师讲。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往往是某几个学生参与,比如回答老師授课过程中的提问。由于每个学生理解、接受知识点的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可能会堆积很多疑问。由于时间、资源等原因,不可能实现对每个学生掌握程度的全面了解,很难实现分层次教学。

翻转课堂打破常规,学生课前进行学习,然后带着问题进教室,老师则根据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及反馈的问题组织相应的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讲课、答疑,但不讲新知识。通过分组讨论、答疑、展示等课堂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中,拓宽思路,解决问题的角度更广、能力更强。解决基础问题后,会有进一步的探究活动——相关知识的应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在课堂上就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自然较好。

1.3 课后安排

传统课堂上,老师讲完课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翻转课堂则把课后的作业搬到课堂上,直接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利用大把的课余时间去做其他事情,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全面发展。

1.4 评价体系

传统课堂中,课程的考核主要依据最后的试卷成绩及平时的作业记录,个别学生甚至通过抄袭作业等形式获得较高的课程成绩,考核结果很难真实反应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翻转课堂模式下,更侧重于过程控制:课前预习有测试,作业课堂上完成,课堂活动要参与,通过课堂任务及项目的完成情况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核结果更真实、客观。对学生的评价更侧重于他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与努力程度,而非卷面成绩,学生自然愿意积极、主动地学习。

1.5 教师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回家做作业,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传播者、课堂的管理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有学生进行研究讨论、合作探究,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者、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和探索者。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2 翻转课堂的优势

从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各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具有以下优势。

2.1 可以帮助繁忙的学生

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训练、演出等常让一部分学生没办法安静的坐着听老师讲课,但又不可能放弃这些课外活动。翻转课堂巨大的灵活性则能让他们自主安排忙碌的时间——可以提前学习或事后补课,做到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两不误。

2.2 可以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不同。传统教学方式中,最好和最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其他学生则是被动的在听,甚至跟不上老师讲解的进度。传统课堂无法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翻转课堂上,每个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速度来学习。学习速度快的学生可以学习、掌握更难的课程内容,速度慢的则可以反复学习,直到听懂为止。教师在课堂上则有时间辅导有需求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3 增加了课堂互动,让教师更了解学生

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把有类似、相关疑惑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小型讲座或演示。显然,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而不是独自在讲台上表演。同时,学生们可以发展自己的合作小组,共同协作,互相学习,而不再是依靠老师作为唯一的知识讲授者、传播者。无形中翻转课堂帮助我们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翻转课堂中,教师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交流、探讨,因此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更清楚的知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进一步,还能了解学生的生活,有机会发现、确认他们潜在的问题。老师对学生了解的深入更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2.4 改变了课堂管理

传统课堂上,教师必须始终密切注意课堂上的学生动向。因为一些学生稍有分心就会跟不上进度或者影响其他人的学习。而翻转课堂中,捣乱课堂的学生的表演失去了观众,因为其他同学都在忙于活动或小组协作。无聊的学生也没时间无聊,因为太忙了。老师管学生的传统课堂管理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新模式。

3 翻转课堂的局限性

翻转课堂虽有很多传统课堂无法相比的优势,但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3.1 对老师要求更高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只是一个任务的安排者、学习的促进者,但教师的角色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虽好,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翻转。老师首先要根据课程内容、要求等整体规划,确定适合的内容来翻转。其次,它要求老师能够制作相应的适于学生自学的课件、视频,设计合理的课前任务,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第三,课前要有足够的时间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给学生推荐、提供适量的相关学习资料;第四,要能够组织合理、多样、并能够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的课堂活动,能够通过设问、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些对其职业素质都有着更高的要求。若老师某一方面能力稍弱,则极有可能影响到翻转课堂的效果。

3.2 对网络有一定要求

翻转课堂得益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全球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反复观看自己老师的、其他学校、其他老师的课件、视频,解读相应知识点,从而完成课前学习以及课后知识的拓展。同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在网络平台完成相应的测试来进行,不懂的知识点马上可以通过网络自己解决,或利用网络请教老师、同学,学习效果较好;较之以前要利用大把的课余时间来批改做作业,老师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但若没有网络,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老师课余要花大把时间批改作业以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其课前准备及自身学习的时间就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有可能影响翻转的效果。

3.3 要求学生主动学习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学生课前预习,先自学知识,只有在自学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相应的课前任务,才能提出问题,才能带着问题进教室,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与老师、同伴互动交流,才能达到相应的学习效果。若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不进行课前预习,不参与课堂组织活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相反,则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学习主動性程度不同有可能拉大学生的差距。学习的主动权、掌控权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或缺乏主动性,都将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效果。

4 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形态,具有传统课堂不具备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结合课程情况、实际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并配合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翻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http://ctld.sjtu.edu.cn/index.phpq=flippedclassroom

[2] 李万龙.关于翻转课堂的文献研究[OL].

[3] 颠倒教学的“翻转课堂”[OL].

[4] 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5] 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猜你喜欢

传统课堂主动性局限性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网络互动课堂与传统课堂优势互补策略研究
解读我校“五字高效课堂”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论新时期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与传统课堂的融合发展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翻转课堂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