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及应对对策

2015-06-29韩冰

科技资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课程研究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

摘 要: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也是中高职衔接实践中的难点。我国目前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也尚在起步阶段。该文依托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所进行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了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如知识体系脱节、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重复、能力提升不明显等,并通过对原课程体系中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程所进行的拆解与整合,形成了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新课程体系,既满足了中职学生对高级技能的需求,又避免了重复学习对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课程设置 课程研究 岗位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52-01

我国对中高职衔接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一直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基础。而随着研究的深化,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我院在中高职衔接实践过程中,也将中高职课程衔接作为一个突破口,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了初步的应对对策。

1 问题

1.1 文化基础知识体系脱节

中职安排在文化基础课程上的学时较普通高中要少很多,致使中职毕业生在文化基础知识上存在很多不足甚至缺失。以数学为例,中职数学对函数的教学要求比较低,以理解为主,这就使得高职在进行微积分教学时,学生普遍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而高中数学中必修的排列、组合及二项式定理,甚至没有出现在中职数学的教学大纲中。

1.2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重复

以机电类专业为例,电工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不管是中职还是高职均为必修课程,且教学内容也难以体现出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对学生来说只是单纯的重复学习。

1.3 专业理论课程内容重复

各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由于专业面向的行业企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有相同的部分,使得中高职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存在较高的重复率。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为例,我院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课程中有关车辆结构的内容,与中职院校车辆构造课程内容重复;我院的轨道车辆制动课程,与中职院校车辆制动课程内容大部分重复,只是难度有所增加。

1.4 专业实践课程能力提升不明显

中职在课程的设置上有大量的实践学时,使得中职学生在动手能力上远远强于普通高中学生,因此高职的单项实践课程对中职学生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而综合实践课程又由于受到学时限制,不能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能力层次。

2 对策

2.1 文化基础课程注重知识补充

以中职文化基础课程为基础,重新设计高职文化基础课程标准,注重中职生欠缺知识的补充,将部分高中教学内容纳入高职教学。表1为我院数学课程的修改说明。

2.2 专业基础课程打破原有课程体系

中高职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的重复并不代表教学内容上绝对的重复,所以不能以单纯的取消重复课程来解决问题,为了保持专业基础知识的适用性与完整性,我院针对不同专业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为例(见表2),取消原有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了车辆电工电子技术、电机电控及plc、车辆机械基础等课程,将重复的课程内容去掉或简化,与中职学生未涉及的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以车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整合了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课程以及中职未开设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整合后包括线性动态电路、电压比较器应用电路、电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等内容,成为一门新的电气基础课。

2.3 建设新型岗位课程

为了充分利用中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我院取消了单项实践课程训练,并将原有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综合实践课程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建设了新型的理实一体的岗位课程,实现了与中职及企业岗位的双重对接。

3 结语

目前,我国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我院在此所形成的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及不断地完善,相信在社会、企业、中职院校、高职院校等多方的努力之下,必将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育锋,周凤华.中高职课程衔接:来自实践的诉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4):30-34.

[2] 黄彬,焦小英,林世俊.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20-24.

[3] 隋秀梅,韩冰,張庆玲.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2):25-26.

猜你喜欢

课程研究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
中职学校光电专业现代班组长培养的课程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基于任务驱动的保险实训课程研究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应用型信管专业课程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