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启发

2015-06-29葛文静

亚太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元制实践

葛文静

摘要:“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教育中一种比较先进成功的办学模式,被誉为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双元制体系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本文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对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关键词:双元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4-0117-0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是目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专业之一,国贸专业涉及到了贸易、经济、商品销售、银行信贷、法律等诸多学科专业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不过,目前国贸专业本科教育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造成很多高校都侧重理论传授而忽视实践运用,理论和实践未能实现有效的统一,导致导致学生所具备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往往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差很大。德国“二元制”教育模式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校企合作,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对于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有较强的启发意义。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特点

“双元制”是德国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有两个施教主体,一元是指学校,其教学任务主要是教授专业理论;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教学任务是教授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学生每一周的学习时间可以1-2天学习理论知识,3-4天接受实践运用教育。“二元制”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动脑与动手、教育与就业、专业与职业有机结合起来,并体现在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可以极大的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适应期,为用人单位节省新员工培训成本。“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如下的四个方面:

第一,教育主体“双元”,包括学校和企业。在雙元制大学体制中,企业与大学联合办学,学生首先接受企业的考核、面试,与企业签订合同,只有企业认同的学生,才能进入双元制大学就读。企业的认可实际上是一种入学考试。每学期3个月学校理论学习,3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从而直接培养能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第二,教育对象身份“双元”。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学员。

第三,学校设置的课程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岗位相对应,在“双元制”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大部分课程学习是在企业中完成的,只有30%—40%的课程在校园完成,在企业中进行的教学内容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运用能力,侧重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进行的教育内容则偏理论和文化课。企业和学校根据市场变化设置和选用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教材。企业所采用的教材是联邦职业教育所编制的技能模块,学校所采用的是基础教材和专业教材。学校课程根据企业岗位群所需技能进行分解设置,制定对应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第四,师资队伍“双元”,包括了学校理论授课老师和企业实训老师。理论课老师是享受国家编制的,必须要通过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且需要拥有2年师范教育工作经验;企业实训老师则是企业的员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也需要拥有2年工作经验,通过国家统一的心理学和教育学考试,符合实训老师资格条例的才可以担任。

二、国贸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多数高职学校国贸专业的培养计划都突出了实践运用的环节,但是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则往往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模式,忽视了自身学院特点,因而相关的目标设定就不够合理,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学校的师资配备、办学设施、生源等实际情况,也忽略了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目标定的过高或过泛,缺乏实事求是,最终学生毕业后很多都不能顺利实现就业。

(1)课程设置脱离企业和市场要求

虽然当前实践运用在高校中获得了普遍的重视,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改革却未能顺利实现。课程设置主要由学校负责,企业极少有机会参与。在课程的设置体系和培养上没能有效依据市场需求和新发展形势来及时开展,学生在校期间的重点仍然在理论学习上,实操能力差。

(2)实践课程缺乏真正“双师型”实践指导教师

目前高校缺乏真正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多数教师都是承担理论教学同时兼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大多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非常害怕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而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则可以把课堂气氛搞得十分活跃,所设置的情境模拟教学也可以十分生动、具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在给学生答疑解惑的时候也有真实的事例引导,让学生能更深刻的领悟,并把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在实训模拟中得到运用。

(3)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大多数学校国贸专业虽然也建有实习基地,但往往是在搞签约和挂牌议式的时候大张旗鼓,事后企业处于自身成本开支的考虑,很少能真正承担起实习基地的培养重任,实习开展过于形式,学生们不能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同时校外实习基地在与学校结合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个是学生多,基地少,实习岗位很难匹配好学生需求。例如: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就只需要3-5个同学来实习,那么学校的几百名实习生需要学校去交涉成百家用人企业,交涉接洽工作十分繁重。另外就是用人单位比如:国家海关、商检局是国家机关单位,学生们也只能简单参观,不能深入了解。

三、解决措施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对于国贸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实际要求,因地制宜突出应用型特色,为地方外贸企业培养相关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调整优化课程设置

国贸专业的实践重心就是要抓专业的特色和核心,以此突出强化本专业的优势,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充分调研,重视企业的意见,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师资、设备的实际逐年调整落实。在整个教学计划安排中,实践课程的设置不能低于35%,并且实践课程需要贯穿于学生的每一个学期,要充分和结合理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也需要注重学生在实践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以期尽快帮助学生迅速提高自身能力。

(1)把握理论课程与实务课程的比例

就目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国贸专业在开设的课程中需要涉及到这几门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国际物流、电子商务、商务礼仪、商务谈判等。合理的课程结构是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达到1:1.

(2)增加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与学分

模拟实验为学生提供模拟外贸出口业务的演练机会,应该在国贸一些专业课程中根据企业真实操作环节适当增加对应的实验教学学时与学分,例如《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属于操作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与企业实际结合也最紧密,学生在实验课程中,通过国际贸易进出口模拟软件、外贸单证等,对学校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仿真演练,这其中涵盖的内容主要是:交易前的准备,交易谈判、合同的签订、投保、出口报关等等,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迅速融合实际,让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得到实践的检验。

(3)重视案例教学的实践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国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中,加强案例教学的运用,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仿真情境,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可以让老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着的不足,从而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和知识的再次巩固,帮助学生快速提升,并让学生加深对这一块知识的印象。

(二)打造实践教学师资团队

根据目前担任国贸专业老师的情况来看,他们大多是长期在学校工作,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优秀老师,不过却缺乏在企业实际工作的經历,如果要想保证教学效果,且提高学生们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就需要尽快打造出一批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教师队伍,鼓励学校老师走进企业,展开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1)建立教师实践制度

对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一些实务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保证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之前应该到相关部门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接触实际业务,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

(2)培养专职实习指导教师

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导师的做法,建立专职实习导师制度,由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实习教学环节的监督、管理、专业指导和实习效果考核等工作,避免学生实习期间求师无门,而使实习环节形同虚设。

(3)建设专业仿真实验室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有真实的一个实践环境,可以让学生们都加入到仿真化的模拟环境中熟悉并掌握外贸专业的技能操作。首先,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对课程中使用的模拟软件非常熟练,目前单项训练的软件有外贸单证实务、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综合训练的软件有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实验指导教师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不断充实内容和更新信息,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最新动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其次,可以建立外贸工作室,展示产品,让学生了解这些产品的进出口商,货源地,市场价格行情变化等问题,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当中掌握商品知识,并主动探究从事这些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流程和技能。

(4)实现学校与实习基地深层次合作

首先需要和企业交流洽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标准,然后在针对性的开始相关的课程,进行有关的职业教育培训。其次,企业通过和学校展开合作,在学校招聘之后可以不定期的回学校进行企业宣讲,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到企业实训。其三,在定向培养的诸多学生中,挑选其中的优秀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同时,借助发达的互联网,可以考虑在学校由师生共建外贸工作室,与企业联系货源,通过互联网寻找客户,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通过这样的合作,学校建立了真实的业务平台,强化了学生外贸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国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职业资格证书与实践教学的互补作用非常明显,可以尝试把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入到大学教学体系中去,通过重点开设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课程,加强学生考证通过率,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和精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就已经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还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辅助学生开展学习,也可以给学生一点压力,规定学生毕业前提就是至少需要获取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认定,从而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的考取。

(二)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实践教学对多数高职学校而言,都缺乏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指标,这就会使得实践课程的开展出现一些问题。譬如:因为课时冲突,有可能实践课程会被理论课程占用,相关的实习基地、实验室等也会因为配置不够而出现一些问题,从而让实践性教学只是空口说教不能付诸行动。因而在过程中加强教学质量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监管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就及时处理什么问题,在适时调整相关的教学目标计划。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曾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0

[2]席庆高.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山东纺织经济,2011

[3]许海清.改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

[4]赵立华,陈海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煤炭高等教育,2008

猜你喜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元制实践
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政企多向嵌入合作应用型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