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互联网造就的新一代教师

2015-06-29桑新民

中国大学教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清华大学舞台课程

桑新民

认识于歆杰,我是先闻其名,后见其人。

2012年被称为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元年。在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级名牌大学引领下,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席卷全球。经过一年的观望和在谨慎思考中的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中国名校也大胆而果断地闯入了MOOC的全球化竞争舞台。这既是严峻挑战,也是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是对中国名牌大学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与服务等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一次硬碰硬、实打实的考核与评价。考核评价的标准不仅是全方位、公开化的,而且是国际化、民主化、持续不断的(或者说常态化的)。正是在这样一场硬碰硬的考核中,清华大学年轻教师于歆杰连闯数关,脱颖而出。

在一次全国性高校教学创新报告会上,我们有缘同台演讲。其实,我参加这场报告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见识这位MOOC海啸中的中国弄潮儿。认真聆听他的报告之后我兴奋不已。会后我向他提了两个问题:

其一,你对世界各国高校同类课程,尤其是同类网络课程,做了哪些研究和追踪?

其二,“电路原理”是一门世界通用的工科类基础课程,清华大学几代教授开设这门课程近八十年,肯定积淀了大量课程文化资源,现在传承到你手里,你认为清华大学这门课程之特色或优势何在?

这两个问题,是我研究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近二十五年掀起的教学学术运动(揭示了教学的学术本质,倡导用学术的规范推动教学创新,改变高校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异化状态,用学术引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中领略和概括出的两个关键性课题。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之深度、广度和水平,我认为可以作为衡量高校一个专业的名牌教授及其教师团队之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因为要真正把这两个问题说清楚,讲出水平,不仅需要对世界前沿的同类专业科研成果以及课程、教材、教学体系等人才培养模式作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这是一种教学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准),更需要有对自身学科教学传统和课程文化积淀的深刻反思和在此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点的专业教师团队,才有资格与世界同行进行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对话、交流,也才有可能雄居于世界同行教学与优秀人才培养之前沿舞台。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将此称之为高校教学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用这两大难题来叩问一位年轻教师,似乎有些过分。但令我吃惊与佩服的是,年轻的于老师对这两大难题不仅如数家珍,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充满自信。我立刻明白了:这位清华大学年轻教师之所以能在高手如云的各国同行激烈竞争之世界开放课程舞台上脱颖而出,其成功之道不仅凝聚了清华大学历代名师的智慧,而且展现了清华大学新一代年轻教师在教学与科研内在结合之舞台上付出的心血、结出的硕果。在当今名牌高校,舍得在本科教学上花大力气、下苦工夫的年轻教师实属难得。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大学走向世界舞台的希望和未来!

就在这一次交谈中,我强烈地意识到,应该把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引入南京大学教学舞台,共享优质课程资源,减少网络课程的重复性开发,开展名牌大学之间教学的协同创新。但这必须首先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并由相关专业的领导和教授来实施。回到学校以后我立即起草了一项策划建议书,用电子邮件发给了陈骏校长。没想到20分钟后就收到答复。经过简短的电话交谈,校领导迅速果断地做出决策,4小时之后就召开了专题论证会。电子工程学院的施毅院长以极大的热情接纳了此项跨校合作的实验,并在全院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组建了由有经验的基础课教师、实验课程教师和学生工作部门联合组成的“三合一”教学创新团队,并与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的师生协同工作。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做了一次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在MOOC舞台上展开战略合作的“红娘”,而且有缘加入了这项大学教学改革系统工程。

此前、此后发生的故事,在本书中都有详细介绍,我就不多啰嗦了。但对故事中的精彩之处,我还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本书是中国大学课程教学步入世界网络课程改革创新舞台的一项破冰之旅。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青海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四所不同类型的大学能够超越功利,跨越障碍,在跨时空的教学舞台上协同创新,充分展现了信息时代我国不同高校同类专业之间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推动和深化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改革,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启发和导向作用。全书朴实无华,简洁生动,不带任何包装,不仅真实可信,而且便于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风格的教师共同研究,共同实践。这样的学风是值得赞誉和倡导的。

此项研究最值得关注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课程推动现实大学课堂中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围绕这一世界性难题,四所高校的教师团队基于不同校情,进行了求真务实的探索。他们共同的做法是,把MOOC与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结合起来,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推动大学教学模式的转变,这样做的结果使“慕课找到了在大学第一课堂的落脚点,翻转课堂找到了最佳的课前学习资源和讨论平台”。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这样的跨时空协同创新舞台上,他们提出并探索着我国高校教学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比如,缩小我国不同高校教育质量差距的牛鼻子在哪里?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知识之矛盾如何解决?什么是有效的学习行为?如何激发和延伸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的时间?学生学了一箩筐知识,但是却不会创造知识,原因究竟何在?如何点燃学生心中探索未知的熊熊火炬,让学生始终处于激发态?为什么现在大学年轻教师上的课超不过他的老师?大学扩招以后高校教师教学负担加重,如何将教师从繁重的低层次重复性教学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到教学创新和对学生的指导帮助中来?如何使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使教师这个铁饭碗变成金饭碗?如何看待学生在新教学模式中付出的超越传统课堂的时间和精力?支持新教学模式需要什么样的技术环境、资源环境和平台环境?又需要什么样的学习理念、教学理念、管理理念?这一系列现实的难题,置身于传统课堂中的高校教师,很少有人会关注,更难得有人会去做深入的思考和创新实践探索。但在四校协同创新的教学舞台上,正是这些问题驱动和激励着教师团队和优秀学生共同的创作激情,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动力……有心的读者在本书中可以找到围绕这一系列难题的探索和答案。尽管答案还是非常初步的,需要所有读者共同参与,使之不断深化发展,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而且能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乐趣,这是有意义的教学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

但仅此还是不够的。因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不仅要按照不同类型学习者的不同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体系,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和个性化指导服务。这就使得教学过程变得非常复杂,教师的教学负担大大加重。这一难题的破解不仅推动了教师的教学从个体行为向团队协作的转变,而且需要建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基础上教育人工智能的支持。这不仅是世界高校教学创新的前沿,而且是信息时代教学评价、管理、服务新模式、新体系的科学基础、技术基础、理论与方法论基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邓肯·沃兹(Duncan Watts)认为,“有关人们行为和喜好的丰沛数据正改变着社会科学,使社会科学从数据最贫瘠的领域转变为数据最丰富的领域……我们获取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得到迅速成长,同时也需要获得新的工具。” 美国纽约大学著名互联网专家克莱·舍基(Clay Shirky)认为,“多个世纪以来,教育领域的决策从来就是在缺乏任何数据的基础上做出的……我们第一次要求自己拥有理解学生正在做什么的能力。我们能够理解在最大规模情况下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理解每一个体在十分钟的课程中是如何学习的……不同于旧有的调查世界(方法)和样本,我们能够连接上述两类规模——大数据是数以亿万计的小数据的汇集……教学的个性化,把有效努力从无效努力中分离出来的反馈循环,以及由大规模数据集的概率预测而产生的设计或体系。”他特别强调“信息技术作为进步的基础是不容置辩的,但当下面临的变革并不是技术层面上的……是组织变革。要做出应用数据的决定,就不得不成为知道如何变革自身的那种组织,以便回应新信息,回应经常与传统实践相冲突的新信息。”因此,“决定着教育之未来的,是那些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来适应学习的组织。”[1]

我们欣喜地看到,四所高校的教学协同创新团队在教学大数据的采集和研究方面已迈出可喜的步伐。在他们共同使用的教学平台上,自动生成的数据包括课程热度、课程健康度、学习进度、学习活跃度等全新的概念和数据,比如“课程健康度”包括了学习者七日活跃率、学习者总规模、讨论区发帖回复率、讨论区人均互动与次数,讨论区参与规模五个指标。对导出的数据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还必须与现实课堂中师生的学习经验进行对照研究,这样的“教育大数据研究”才是科学可行的,也才能精准地进行个体与群体学习行为之解读和统计分析,对学习效果作出及时反馈,用科学的数据指导教学的创新发展。

如何使此项研究和实践在更多的学科、更多的高校展开,在更高的学术层面上发展和深化?这是摆在我国大学校长、高等教育决策者,尤其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决策者、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难题。这道难题不破解,中国大学的改革发展只能是盲目地摸着石头过河,也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支持和培育互联网时代的新一代教师,不仅要给他们创造健康发展的土壤和条件,而且要总结、传播他们的成果和经验,并从高校教学评价体系的创新和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中,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21世纪的中华教育家将会从这样的群体和土壤中产生!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会在中国大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中打开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让师生看到希望、学校看到希望、社会和家长看到希望,尤其在大学发展的公平与效益、传统与变革、人文与科技、眼前与长远、道德与功利等众多两难抉择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世界各国的大学在MOOC舞台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刮目相看!当然,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但这第一步的迈出,已经没有退路也完全不必要去找退路!让我们一起披荆斩棘、激流勇进吧!

参考文献: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 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11.

[本文是作者为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所作的序]

[责任编辑:夏鲁惠]

猜你喜欢

清华大学舞台课程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台上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画与话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
自行车的发明
我们的舞台
清华大学的学生们在课余愉快地进行娱乐活动